logo资料库

201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 4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 A.《礼记·祭义》 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 A.引起行为 C.沟通情感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 A.论题 C.论据 B.改变态度 D.交流信息 B.立论 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 A.分类说明 C.比较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 A.行动描述 C.景物描述 B.定义说明 D.概括说明 B.事物描述 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 A.借助说明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 A.比拟 C.暗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 A.主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 A.短句 C.散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乔治·E·帕克 C.艾维·李 11.交谈时距离在 1.2 米到 2.1 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 A.密切界域 C.社交界域 12.以统一某种意见为主要目的的交谈是( ) A.论辩式交谈 C.联络式交谈 B.借代 D.借喻 B.谓语的排比 D.宾语的排比 B.简单句 D.复杂句 B.爱德华·伯内斯 D.雷克斯·F·哈洛 B.人身界域 D.公共界域 B.商讨式交谈 D.探询式交谈 13.交谈者为了避免期待受挫或产生某种窘迫局面,在实施某一行为(邀请、宣布或请求) 之前所作的一番言语探测称之为( ) A.相邻对的转换 C.相邻对的内嵌 14.演讲对口语表达的高级要求是( ) B.相邻对的前置 D.相邻对的衔接
A.清晰性、规范性 C.丰富性、多彩性 15.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是( ) A.语法停顿 C.心理停顿 16.“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 ) A.《尚书》 C.《荷马史诗》 B.流利性、自如性 D.丰富性、流利性 B.逻辑停顿 D.语气停顿 B.《北史》 D.《论语》 17.演讲者从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电视、网络中所得到的材料属于( ) A.直接材料 C.创见材料 B.间接材料 D.现实材料 18.用抒情议论来表明演讲者的感受和态度,指出方向,展示未来,鼓舞听众斗志的演讲结 尾方法是( ) A.号召呼吁法 C.预示未来法 B.总结归纳法 D.委婉含蓄法 19.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批评方式称为 ( ) A.挑剔式批评 C.羞辱式批评 B.笼统式批评 D.埋怨式批评 20.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问题的批评方式是( ) A.点化式 C.温婉式 21.口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B.交换式 D.自责式
A.融洽关系 C.塑造形象 22.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是( ) A.华美富丽风格 C.亲切细腻风格 B.传播信息 D.沟通情感 B.委婉含蓄风格 D.幽默风趣风格 23.比较而言,更接近、更适合口语交际,以双向互动为特点的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是 ( ) A.5W 传播模式 B.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C.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 D.环形传播模式 24.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是( ) A.文字 C.图像 25.提出“风格就是本人”这一观点的是( ) A.王力 C.布封 B.声音 D.语境 B.伏尔泰 D.张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化解口语交际编码失误的情况主要有( ) A.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我化解 B.编码失误发生在双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C.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代为化解 D.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代为化解 E.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自我化解 27.省略作为一种表达手法,其特点包括( )
A.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直截了当、痛快酣畅 D.表意明确、层次清晰 E.难以发现其中的错误 28.公关口才的作用有( ) A.畅通信息渠道 C.播撒人文关怀 E.促进各项工作 29.下级与上级交谈的技巧包括( ) B.融洽人际关系 D.维护组织形象 A.注意倾听,全神贯注 B.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C.抓住关键,简单明了 D.过程优先,结果从略 E.抓住要领,虚实分明 30.形成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包括( ) A.个性气质 C.生活阅历 E.情趣爱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B.职业特点 D.文化修养 31.口才 32.间接抒情 33.论证方式 34.主辅式交谈 35.解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简述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 37.简述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38.简述对语境实施控制的形式。 39.简述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的技巧。 40.简述形成口语风格的客观因素。 五、论述题(本题 10 分) 41.论述即兴演讲控制场面的技巧。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 42.根据案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先生准备买车,跑了一天,最后来到某 4S 店门口,正犹豫是否进去,销售员 B 先生热情 地迎出来,看他满脸疲惫,便说:“先生,请进。喝口水,歇一歇!”A 先生一听,觉得确实 有点口渴,就进去坐下。B 先生端来一杯冰水,双手递上,又拿来纸巾放到桌上。A 先生喝 水、擦脸后,精神为之一振,便问 B 先生有关车型情况,B 先生一一为其介绍并推荐其中一 款适合的车型。B 先生最后说:“这款车此前因车窗电机故障,网上有些负面评价。不过,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解决啦。”A 先生闻听,决定就买这款车。一切手续办好后,全体 4S 店 员工围绕 A 先生,送上鲜花,祝贺 A 先生加入××品牌车主行列。 问题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中的公众原则? 问题二:公众原则有哪些具体要求? 问题三:本案例是如何体现这些要求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