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广东中山大学文学基础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
命题。
2、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的《与陈伯书》
3、袁宏道推崇宋代诗人苏轼为“诗神”
4、《红楼梦》中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
在宁”说的是其中的人物秦可卿
5、林纾小说《荆生》中“狄莫”这个人物影射的是胡适
6、希腊神话中,抢一个金苹果的三位女神分别是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
7、鲁迅在广东中山大学教授文学概论时,用日本作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作为
教材。
8、恩格斯说席勒戏剧《阴谋与爱情》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二、简答题
1、为何说“八股通曲”
2、比较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的创作风格
3、TS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意思.(间接考《荒原》)
三、断句与翻译
柳宗元的《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
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
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
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翻译: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
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
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
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真
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
耍,和麋鹿低头抬头十分友善,然而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想要吃掉麋鹿。三年之后,麋
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
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麋鹿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
己死的原因。
注释
畋(tián),打猎.
麋(mí)麑(ní):小鹿。
之:代指麋鹿。
畜(xù):饲养。
垂涎:流口水。
扬尾:摇尾巴。
皆:都
其人怒,怛之。怛(dá),惊吓,呵斥。其:那个。之:代群犬。
是:这。
日:天天、每天。
习示之:之:代群犬。
良:的确。
自是:从此。自:从。是:这。
就:接近。
习:常常。
偃(yǎn):互相碰撞翻滚。
啖其舌:舔它自己的舌头(想吃鹿)啖(dàn),吃,这里的意思是舔。
稍:渐渐,逐渐。
善:友好,友善。
走:跑(过去)。
抵触:相互亲近地碰撞。
甚:很。
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使:让。
如:依照,按照。
益:更加。
就:接近。
俯仰:周旋,应付。
积久:日子一久。
涎(xián),唾沫,口水。
示:给。
众:多。
共:一起。
以为:把……当作。
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
稍使与之戏:戏:游戏,玩耍之:代群犬。
忘己之麋也:之:助词,无实意。
然时啖其舌:然:表转折。其:自己的。
悟:明白。
狼藉:指麋鹿的尸体
怛:恐吓
四、论述题
1、分析对比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渔家傲》。(1500 字)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以“考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15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