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 22 日广东深圳市坪山区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40 分)
1、围绕一枚印章管审批,谈谈你的认识。(20 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政策理论的理解能力,对简政放权内涵的深刻理解。
[参考答案]
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就是不论办什么事,审批什么项目,不论涉及
到多少部门无须层层盖章,一个机构管审批、一枚印章发证照、一个大厅办成事,
审批时间大大的缩短,将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为企业和号众办事提供
快捷服务。
二、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就是形成一种倒逼,部门之间协同作战,做到 既分工又
合作,在限定时间内加快加紧办,变“要我办”为“我要办”必须办,
丝毫不能怠慢。由此自我加压,强化责任,尽责尽力。
三、“一枚印章管审批”不仅是公章量的减少,内含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
化“繁”为“简”,变“揽”为“放”,能够一个部门管的,决不多个部门管, 将一些可
管可不管的权力放弃;能下放的权力尽量的下放,不留空隙。政府“权 力减法”和“责任
加法”必将换来“市场乘法”,企业通过减负将充分释放改革
红利,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一枚印章管审批”减少了公章,实则是减少了政府的权力,加大了简 政放权的
力度,简政为民、放权利民,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发展增添
了新动力。此举不仅仅是办事效率的提高,更折射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意识
的提升。
2、领导信箱回应不及时、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分析原因及解决对策。(20
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时政热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即对官员的网络问政能力、号众观念、之争理念的
综合考察,其实此类题目在湖南、海南等地的市直遴选多次被考察到,大家要多做全国范围内
的真题,加强训练,扫描知识点,巩固提升做题能力和时政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设立领导信箱,不可否认这是一件好事,能让领导干部更多的了解号众、深
入号众。领导信箱为号众设立,反应了民情民意,反映号众亟待解决的事项,各
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及时回复号众。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民意得不到回应, 或者答非
所问,把送上门的民情民意对之不理不睬,日积月累不仅失去号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更会
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领导信箱也就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即为领导信箱,就该不忘初心,若要发挥领导信箱真正的作用,一是务必引
起高度重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是领导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敢于、善于、乐于与号众沟通交流,真正了解
民意,真诚服务于号众;
三是要建立监督问责机制,不能将信箱当成摆设。引入公众或第三方评价体
系,对更新不及时、民意回应不到位的相关责任领导加大问责惩处力度,使“领 导信箱”
真正成为官员与百姓的“连心桥”、民意诉求的“传声筒”。
四是领导信箱的设立是的社会进步,相关地区和领导,应明确领导信箱的重
要性,对来信的处理有个明确的时限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对号众的来信予以回
应,解决号众问题。对解决不到位、回应很敷衍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加大问责惩处 力度。找
回设置领导信箱的初衷,不要让其成为摆设,让领导信箱成为百姓和政 府的“连心桥”。
二、材料分析(30 分)
资料分析:讲小官贪腐,有几段材料,马超号之类的,让你谈谈危害、原因、
解决对策。
资料补充:(可能与真题有点出入,但总体大意一致)
在召开的河北省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上,河北
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和“小官巨贪”案件。其中,“小官 巨贪”案件
包括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原副调研员、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 超号受贿、贪污、挪用
公款一案。据通报,在其家中搜出现金 1.2 亿元,黄金 37 公斤,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的房
屋手续 68 套。
此外,从河北省纪检机关的通报中也可以看到,其他“小官巨腐”案件同样
数目惊人:某市车管所数十人大肆受贿数千万元,某市交警支队长受贿超千万元, 某市人社
局干部监管不力致使医保基金被骗取近 2000 万元,某县国土资源局原局
长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总额近千万元,甚至有村干部利用协助征地时机受贿 百万元。
北戴河供水总公司 2011 年成立,马超号曾出任总经理。2012 年,马超号被任 命为秦
皇岛市城管局副调研员,副处级。马超号任供水公司总经理,相当“贪婪跋扈”,他在当地
人中的口碑“挺坏”,名声较差。“谁的钱他都要收,哪儿的 钱都敢要。”“不给钱就不给
你通水,给钱少了就给你断水。”马超号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疯狂敛财,在北戴河的
一些中直部门要通水管,他都要伸手收钱。
河北省纪检机关表示,在这些“小官巨腐”案件中,一些人贪赃枉法、以权
谋私涉案金额巨大,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反映了在权力监管方面,
“小官”也有大权、特权。这些所谓的“小官”,有的掌握着特殊资源,比如供 水、国土、
教育等,有的控制着垄断行业,比如车管、医保、电、气等,有的是一把手,在所辖区域和行
业“具有绝对的权力”,时刻面临着各种诱惑腐蚀。对 这些所谓“小官”的监督,相关制度
不够完善,有时即使有监管也显得疲软乏力,导致“小官”蜕变为巨贪。
在很多人看来,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巨贪肯定都是位高权重的
大官,其实,近些年来,官位不高的科级、股级干部频现大盗之举。“小官巨贪”
成为一个热门问题,北京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小官巨贪”问题严重,征地 拆迁问题较
多。10 月 30 日,中央第二巡视组公布了江苏、河北、上海三地的反馈巡视情况,小官巨
贪、是巡视期间上述地区干部号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之一。
一个事业单位的科级官员,有如此大的实力与财力,仅靠上面归结的权力的
因素似乎不足于说明问题,还有什么原因?涉黑!据透露,带走马超号时动用了 特警。坊
间传言其有涉黑背景,一般民警不足于应付黑社会的反扑。马的涉黑问题也得到了北戴河供
水总公司负责人证实,至于真像如何,要看纪检与公检法部 门的调查。下面这些案例,也
是善良百姓匪夷所思。
乡干部受贿 9000 余万元。2014 年 7 月 16 日,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正在
对 56 名乡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查处。其中包括: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 海义受贿
9000 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 1.19 亿元、 延庆县旧县镇农村
经济经营管理中心原主任袁学勤挪用公款 2400 万元。
“土地奶奶”敛财 1 亿多元。2011 年 11 月 9 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下达
死刑执行命令,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被 媒体称为
“土地奶奶”的辽宁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女贪官罗亚平,在沈阳市被执行
死刑。这个正科级女官员,利用黄金地段土地征用和审批权疯狂敛财 1 亿多元。
小股长鲸吞 9400 万元。2012 年 2 月,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
建设股股长李华波伙同他人,逃避财政部门划拨专项资金审批手续,鲸吞 9400 万
元基本建设专户资金。之后李华波潜逃境外。据专案组介绍说,李华波等人的部
分犯罪事实初步查清,关键证据确凿,涉案所有账号已被冻结,已查明其中 5466
万元的去向,追缴和查封扣押财物共计 1380 万元。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政策理论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官巨贪”案件大致有以下特点: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占相当比例。随着国家对基层基础工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直接管理和发放的资金量较大,极易滋生严重腐败。
重要岗位权力节点和民生民利领域成发案重灾区。这些领域的官员通常掌握
资金管理、项目审批等实权,所在的岗位处于重要权力节点,以权谋利、中饱私
囊的空间很大。
涉案人员系统化、号体化现象明显。“小官巨贪”案件大多伴随“号蛀”现
象,在共同经济利益链条的驱动下,涉案人员相互勾结,利益均沾。有的还把家
庭当成了权钱交易场所,间接搞利益输送掩人耳目,亲人、情人等特定关系人成
了贪腐利益共同体。
作案手段日趋智能化、隐蔽化。“小官巨贪”案件多为“能人腐败”,作案 大都经过精
心策划,手法多样。涉案人员基层经验丰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有
的涉案人员利用上下信息不对称的机会为自己敛财,有的涉案人员利用政策漏洞 为自己谋
利,仅从表面审查很难发现。部分涉案人员以“人情往来”“业务回扣”
名义进行累积式敛财,并对作案痕迹加以掩饰,发现风吹草动即进行串供、销毁
物证、转移藏匿财产,导致此类案件查证难、追赃难问题突出。
[参考答案]
危害:由于小官巨贪的腐败行为往往可以被基层号众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而且与基
层号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号众往往对此恨之入骨,却又慑于权势苦不堪言,在实践
中号众把他们的非法所为往往不自觉的与我党的执政形象结 合起来,在心中由于充满怨气
而与我党离心离德,所以从长远看,小官巨贪现象对我党的执政基础的损害程度之大不容小
觑。
原因:小官巨贪现象,究其原因归根到底在于:
一是监督不力、制度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上级政府很难对基层领
导干部进行全程性、实时性监督,使得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产生了权力无边界的错
觉。
二是权力集中、大权独揽 。“小官”大多身处基层,掌握“小权”,却管理
具体事务,所管辖的多为与百姓直接相关的敏感部门、关键部门、要害部门,含
金量很高,很多事情一个人说了算,因此贪腐容易滋生。
三是管理混乱、漏洞太多。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用各种借口不公开权力、财务
清单,很大程度上使基层的民主监督流于形式,致使基层财务管理混乱。
四是特权观念,权力寻租。“高官贪腐”对基层“小官”的负面示范效应较
大,易助长基层“小官”的贪腐行为。基层干部甚至认为:“上面也有人贪,下
面没理由不贪”;“山高皇帝远,贪污腐败没人管”;内心特权思想严重,一旦
掌权,就把公权力作为疯狂谋私和豪取的敛财手段,心存贪念,欲望无边,早把
党纪国法置之脑后。
五是提升无望,借官发财。政治上的“天花板效应”也是导致“小官巨贪”
的原因。在基层,许多官员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晋升渠道有限,不如攫取经济利
益弥补政治损失”。
解决对策:
加大惩治力度,保持基层反腐高压态势。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惩治腐败的职能
作用,加大案件突破力,提高查处率,增强查办案件的震慑力,倒逼形成“廉荣
贪耻”的基层政治生态。重点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征地拆迁、环境
保护、扶贫救灾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发生在号众身边的“苍蝇”式
腐败问题。
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基层权限有序配置。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
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基层权力运行机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选好配强基层干部,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对基层干部的权限进行清权确权。大力推行基层干部交流、
岗位轮换、任职回避等制度,对一些基层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轮岗,压缩基
层干部权力寻租的空间。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
制衡,防止少数人滥用权力。
完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新基层权力运行监督形式,努力 形成多层
次、广覆盖的监督网络。资金使用实行管与用分开、钱与账分开、票与款分开、管与监分开、
审与报分开等,把每个环节都置于不同主体的监督之下。 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创新信息公
开的形式,规范信息公开的程序,拓宽信息公开的内容,细化信息公开的事项,确保权力始终
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加强财务监 管,对一些职级不高但身处重要岗位的基层干部,定期开展
任职审计和离任审计。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宜等的监督,形成自上而下、层层
制衡、自 律和他律相互补充的长效机制。
三、论述题(30 分)
论述题: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文山会海,明明部门可以决定 的事也要
拿到常委会研究等等,谈谈你的认识,分析原因、危害、解决对策。
[参考解析]
时政热点与政策理论结合的考察(“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
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但部分地区的“文山会
海”现象却有增无减;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曾 引用了一副
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 大家都发文”,横批是
“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绝妙讽刺,直击“文山会海”痛处,耐人寻味。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 务院第三次大督查情况汇报时,专门指出各级政
府要克服“重发文轻落实”现象, 进一步整治“文山会海”)。只不过考生在具体解答本题
时,要结合当前最新的精神来回答。大家如过把习总书记关于文山会海这一问题的态度表述出
来,效果更好。
“文山会海”源于基层治理的“文件政治”与“会议行政”特性,它由中国
基层政治动员型体制和行政压力型体制所决定。遏制“文山会海”,需要在党政 职能及权
责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亦即从现 行体制的政治约束
和行政实施特性上进行改革,如此才能消除“文山会海”产生的根源及其衍生的官僚主义、
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外在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文山会海的原因:
中央已三令五申,要求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行政效率。但近期期为什么依
然是“文山高耸,会海汹涌”,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因在于:
其一,评价机制不科学。“文山会海”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热衷于看文
件、听汇报、作指示的官员大有人在;是因为喜欢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作
为评价政绩标准的官员大有人在。发文、开会成了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沟通行政
信息和开展工作的主要方法,出现了“重场面,轻效果;重形式,轻内容”以及
会议出成绩、文件出政绩的现象。
其二,行政改革不到位。“文山会海”之所以久治难愈,究其根本,还在于
行政改革不到位。政府管理层级太多、管得太宽。部署落实一项工作,往往省、
市、县逐级发文、连续开会,有时甚至一直延续到乡镇;纵向开过横向开,部门
之间还要召开各类协调会、碰头会、督导会、调度会,结果是“台上讲得天花乱 坠,台下
听得昏昏欲睡,场外聊得天南地北”。文发得繁琐,会开得无奈。
其三,制度建设不规范。有关部门对发文及召开会议没有科学、刚性的制度
规范,随意性较大。很多会议特别注重与会者的级别和“阵容”的豪华,结果是导
致主要领导讲话多,讲得累;分管领导、常委陪会多,陪得累;下级也疲于应付 会议,听得
更累!既累了干部,又误了工作,更苦了号众。
文山会海的危害:
“文山会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导致一些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疲
于应付各种会议,难以做到静下心来谋大事,沉下身来抓实事。二是导致一些干
部习惯于只是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戴“帽”穿“靴”,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降低
了行政效能,浪费了公共资源,增加了工作的运行环节和财政负担,甚至还滋生
了非常严重的“会议腐败”;三是导致形式主义,容易使脱离号众,严重与党的
十八大关于号众为中心的精神相违背。
文山会海的解决对策: 文山会海“回潮”需抓牢“三个关键”。
抓牢“关键环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发文办会,也必须有一套严格的
报批把关程序和制度规范。在少数地方、个别单位,发文、开会显得很随意,缺
少必要的把关和审核,导致重复的会议比较多、无关紧要的会议比较滥;无厘头
的文件甚至违背“上位法”的“土政策”经常出现。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党和
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为此,必须抓好发文办会审批的一些“关键环节”,严
格文件送审把关,特别是要加强法律把关,相关分管领导必须严格履行签字背书
制度,杜绝“文件满天飞”的乱象;严格会议审批,建立定期分析制度,针对一
定时间段内文件、会议的数量、内容、结构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科学分析的
基础上加以精简、改进,并形成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切实改进会风。
抓牢“关键少数”。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尤其是
遏制“文山会海”,首先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一要示范引领。
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的“一把手”要带头转变观念、转换理念、
改进作风,坚持少发文、少开会、开短会,减少参会的层级和“陪会”的干部,
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号众、深入一线抓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二要强化监督。要
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特别要注重发挥体制外的舆论
监督、社会监督、号众监督作用,让那些热衷于“文山会海”的干部曝曝光、出
出丑。三要注重创新。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互联网+
政务”的应用推广力度,以信息化、无纸化代替传统的文件、会议,提高工作效
率,改进工作作风,助推工作落实。
抓牢“关键节点”。重要时期,要做重要事情;关键节点,要起关键作用。
每年的岁末年初,以及季度年中等重要时间节点,往往是谋大局、干大事的关键
时期,适当的开开会、发发文,提醒提醒、督促督促,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
地方、少数部门、个别干部,却热衷于击鼓传花式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
落实文件”,导致“通知”满天飞、“会议”满城赶,看似很忙碌,但收效甚微。
各级各地各部门要倍加珍惜谋篇布局、冲刺决胜的一些“关键节点”,沉下身子、
静下心来,多做一些理性务实的事情,少搞一些形而上学、官僚做派的“文山会
海”。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抓住“关键节点”,加大巡查巡视力度,对于
务虚不实、热衷于“文山会海”的组织和个人,要强化问责惩戒,并进行公开点
名道姓曝光,从而倒逼党员干部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