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情兼雅怨   2、古文运动   3、郊寒岛瘦   4、四六   5、诗界革命   二、材料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初。其致也,情瞳陇而弥 鲜,物昭晣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灌下泉而潜浸。于是 沈辞佛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 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请说出这段文字的作者、出处,并简要说明这段文字的理论内涵。   2.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曰:   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质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厥而存其真乎?曰:不 必也……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匾石室之遗,而鹰者亦必有一番 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质,即事顺而理亦真。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 博雅之儒,文而丧质,所得而未知孰质而孰真也。   概述此段话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冯梦龙编著的作品,作出评论。   3、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 则皆足以相济;   苟不善用之,则或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 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理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 者,**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 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 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难得与?
  请说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和作者,并解释它所表达的核心理念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试述《孟子》中的文学批评论说。   2、结合具体文献,论述李清照的词学主张。   3、试论《琵琶记》被后世称为“南戏之祖”的原因及此剧的影响。 古汉语与古文字:   一、名词解释(30 分,每小题 3 分)   1.右文说   2.四声别义   3.古无轻唇音   4.三十六字母   5.《经典释文》   6.甲骨学五堂   7.利墓   8.《说文》学   9.《汗简》   10.商承祚   二、论述题(80 分,每小题 20 分)   1.试简述上古汉语的代词系统。   2.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方式?请举例论述之。   3.请谈谈裘锡圭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上的成就。   4.试简要评述已公布的清华简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研究成果。
  三、翻译下面的文段(20 分)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普之谓 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 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 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 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 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