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 I、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4 页,有两个大题,20 个小题。满 分为 6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 I 的答案在答题卷 I 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 28 铅笔涂黑、涂满。将 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 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题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共 20 分。其中 1—l0 小题,每小题 l 分;11 一 l5 小题, 每小题 2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4.2014 年 2 月,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开站运行 。该站(站点见右图甲处) 位于 A.东半球 北半球 B.西半球 南半球 C.东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11.下列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②下游河段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③防洪是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 ④流经“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 共 40 分) 试题卷 Ⅱ 16.(8 分)2013 年 ll 月,浙江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宁波积极响应(“五水共治”:治 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波主要河流简图 材料二:“五水共治”——宁波在行动 行动一:我市实施新修订的《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条例》。 行动二:我市成立专门的“五水共治”办公室。 行动三:全市在宁海召开“万企联千村、全民治污水”现场 会,力求形成“全民参与,共治污水”的氛围。 行动四:我市削减“三公经费”预算,将省下来的钱用于治 水。 (1)写出材料一中 A 河流的名称,并从气候角度分析该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3 分) (2)结合材料二,总结宁波“五水共治”的经验。(3 分) (3)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参与“五水共治”这项行动?(2 分)
宁波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社会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l5 小题,1 一 l0 每小题 1 分,ll—l5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l 答案 C 2 B 3 D 4 C 5 A 6 D 7 B 8 D 9 A 10 C ll C 12 D 13 B 14 A 15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 16.(1)甬江。(1 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冬季不结冰。(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2)制定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相关部门,加强管理;组织活动, 发动宣传;依靠群众,全民参与;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重视等。(3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 给分) (3)参与相关宣传活动;不向河湖倾倒垃圾;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17.(1)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2 分) (2)交友不慎;缺乏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制观念淡 薄;父母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疏于管教;社会保护不力;学校保护不力等。(3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3)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抵制 不良诱惑;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等。(3 分,l 点 1 分,其他酌 情给分) 18.(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任意 l 点,l 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2 分,l 点 1 分) (3)一方面,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任意 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另一方面,我国还是发展 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表述也可);与发达国家差距大等。(任意 l 点 1 分, 其他酌情给分) (4)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落后就要 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主动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 重任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19.(8 分)(1)向人大代表或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2 分,l 点 1 分) (2)受教育权。(1 分)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能唤起人的潜能;奠定个人走向未来的 基础;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3)共同富裕。(1 分) (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财政投 入;完善办学设施;扩大办学规模;深 化教育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 策制度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20.(1)1500 年前,我国科技发明领先世界,之后落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科技发明件数总 体上减少,占世界比例总体上降低,科技发展总体水平降低;1500 年后,与世界其他国家 的差距拉大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分)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 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等。(2 分,l 点 1 分,其他酌情给 分) (3)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我国科技投入水平提高等。(任意 l 点 1 分)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总体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发达国家 差距较大等。(任意 l 点 1 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 分,l 点 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