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60 分)
1.论刑法的性质
2.论犯罪
3.论一般自首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如何理解刑法平等适用原则?
2.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三、概念辨析题(判断以下表述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判断正确得 1 分,理由正确得 2 分。
若认为表述正确,则无需说明理由;若判断正确而理由错误,不影响判断成绩。每题 3 分,
共 30 分)
1.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其发生的,是直接故意犯罪。
2.寻找犯罪目标属于犯罪预备。
3.正当防卫不可能构成犯罪。
4.数罪并罚不能适用缓刑。
5.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则一定不需要承担刑事
责任。
6.危害行为或者危害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都应适用我国刑法。
7.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绑架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8.未成年人犯交通肇事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醉酒驾驶,情节严重的,构成危险驾驶罪。
10.年满 70 周岁的老年人犯罪,不应适用死刑。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需说明理由)
(一)某甲,男,15 周岁,某冬日晚上零点左右酒后回家,途中看到一位老人醉卧于路边,
见老人身上的皮大衣很好,估计能卖个好价钱,就用脚踢了老人两下,老人哼了两声又不
动了,于是扒下老人身上的皮大衣(价值 3400 余元)穿在自己身上走了。次日晨 6 时,路
人发现老人死在原地。法医鉴定:老人系冻死。
请分析:某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10 分)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5 分)
(二)张某与王某用纸牌赌博。张某输给王某五千元后,发现王某出“老千”(作弊),于
是要求王某还钱。王某拒绝,张某就把王某按倒在地上,强行搜出自己输给王某的五千元
钱放进自己衣袋内。王某准备打手机报警,张某迅速夺下其手机(价值 2000 元),说:“明
天上午九点我会让人还你手机,免得你打电话喊人来。”,然后离开现场回家,随后王某报
警。次日上午九时,守候的警察抓到前来替张某还手机的朋友杨某,随后又抓获了张某。
请分析:
1.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10 分)
2.杨某是否构成张某的共犯?(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