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4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唐诗研究真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长安古意》的作者是______。
2.长庆体是以白居易、______为代表的一部分诗歌。
3.温李体中的温指的是温庭筠,李指的是______。
4.从文学史贡献上说,沈宋主要使得格律诗______,为盛唐诗歌之繁荣打开了通路。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6.陈子昂的诗论主要见于《______》。
7.“三吏”、“三别”是杜甫的著名作品,其中“三吏”包括《石壕吏》、《______》和《潼关
吏》。
8.《唐百家诗选》的编者是______。
9.《箧中集》的编者是______。
10.《王右丞集》是______的作品集。
11.《刘宾客集》是______的作品集。
12.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______》和李贺《李凭箜篌引》,是三首描写音乐的著名
诗篇。
13.唐代白话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寒山、拾得、______。
14.在唐代诗人中,______是受道教影响最深的一位,这已成为古今学者的共识。
15.王昌龄的______诗堪与李白争雄,足称联璧。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
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唐诗别裁集》的编者是(
A.洪迈
B.高棅
C.孙洙
D.沈德潜
)
)
2.《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
A.陈振孙
B.高仲武
C.殷璠
D.计有功
3.《戏为六绝句》的作者是(
A.陈子昂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
A.孟浩然《过故人庄》
B.王维《山居秋暝》
C.储光羲《钓鱼湾》
D.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
5.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是(
A.欧阳修
B.苏轼
C.严羽
D.胡应麟
)
)
6.《诗品》的作者是(
A.王昌龄
B.皎然
C.白居易
D.司空图
7.指出“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的诗人是(
A.陈子昂
B.沈佺期
C.李白
D.杜甫
)
)
8.《盈川集》的作者是(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9.白居易,字乐天,号(
)
A.青莲居士
B.香山居士
C.白云居士
D.江湖散人
10.属于“大历十才子”的诗人是(
A.韦应物
B.戴叔伦
C.张继
D.钱起
)
11.下列诗人出现在“旗亭画壁”故事中的是(
A.王之涣
B.李白
C.杜甫
D.王维
)
)
12.强调“不平则鸣”的作家是(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
13.“张王乐府”中的张是指张籍,王是指(
A.王昌龄
B.王之涣
C.王翰
D.王建
)
)
14.下列诗篇不属于省试诗的是(
A.祖咏《终南山望余雪诗》
B.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李商隐《桃李无言诗》
D.李肱《霓裳羽衣曲诗》
)
15.“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诗人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元稹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下列诗文集哪几种属于中唐诗人的(
A.《白氏长庆集》
B.《刘宾客集》
C.《樊川文集》
D.《李翰林集》
E.《韩昌黎集》
)
2.属于盛唐的诗派有(
A.边塞诗派
B.沈宋
C.大历十才子
D.元白诗派
E.山水田园诗派
)
3.下列诗集属于唐诗总集的有(
A.《唐人选唐诗十种》
B.《浣花集》
C.《唐诗别裁集》
D.《极玄集》
E.《翰林学士集》
)
4.下列作品属于刘禹锡的有(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始闻秋风》
C.《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D.《西塞山怀古》
E.《江雪》
)
5.下列诗人受牛李党争牵连的有(
A.柳宗元
B.温庭筠
C.李商隐
D.韩愈
E.李绅
四、作品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阅读杨炯《从军行》,试回答:
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与初唐一般的诗相比,这首诗在题材、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2.阅读李商隐《无题》,试回答: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字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②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中的双关、比喻手法。
3.解释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中的“西陆”、“南冠”。
①西陆:
②南冠: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上官体
2.韩孟诗派
3.以诗赋取士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唐代绘画艺术的发达,有助于创造或深化诗的意境?
2.唐人诗论有哪几种表现形态?
3.佛教对唐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