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河南洛阳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
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
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
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图一 少林寺塔林
图二 嵩阳书院
图三 中岳庙
A.佛、儒、道
B.儒、道、佛
C.佛、道、儒
D.道、佛、儒
2.对中国人而言,19 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
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3.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
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比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中国的哪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
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
【
】
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1923 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
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6.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
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D.打倒列强,除军阀
7.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
变化的是
【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
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9.“……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
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
】
10.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 543 万人,征集担架 20 万副,大小
车 88 万辆,挑子 30 万副,牲畜 76 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 96000 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
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 l:3 的概算。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1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在右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
【
1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
容的是
【
】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3.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
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
】
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
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C.《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
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宪章运动的开展
C.十月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D.工业革命的进行
16.罗斯福在 1933 年的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B.整顿农业
D.兴建公共工程
17.斯大林指出某一政策的特征是“在于利用市场,通过市场,而不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
不要市场,在市场以外来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B.五年计划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8.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对日宣战④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9.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下列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
A.印度独立
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B.非洲独立年
D.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20.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
】
A.《战争与和平》
C.《百年孤独》
B.《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
21.(5 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图一 指南针
图二 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船
(1)图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
(2)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什么人起了桥梁作用?请说明图二和图一之间有何内在联
系?(2 分)
(3)以指南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曾远远超过西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却未在
中国文明中成长?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 分)
22.(6 分)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从 l912 年到 l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
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 分)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
23.(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
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材科二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
(1)据材料一,谈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 分)
(2)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2 分)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对此你有何认识?(2
分)
24.(5 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请你为下图建筑所见证的英国社会巨变
写一篇短文。(提示:应包括曾在此处颁布的历史文献及其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等,l20
字左右)
25.(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雅尔塔会议
图二 欧盟总部
材料二 二战以来,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
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为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参与
各种国际组织。
(1)材料一中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哪一国际组织的产生?图二反映的区域性组
织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
(2)据材料二,中国为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活动,试举两例。(2 分)
(3)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
么?(1 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认识。(2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第二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
分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l
A
11
D
2
B
12
3
D
13
4
C
14
5
B
15
6
D
16
7
D
17
8
C
18
9
C
19
10
B
20
C
C
B
B
D
A
C
D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5 分)
(1)宋朝(1 分)促进了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1 分,与题意相符即可给分)
(2)阿拉伯人(1 分)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1 分)
(3)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禁锢等。(1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2.(6 分)
(1)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
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 分)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辛亥革命的
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1 分)
23.(7 分)
(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
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2 分)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 分)
(2)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3)先进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学说;先进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等。(2 分,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它言之有
理,亦可酌情给分)
24.(5 分)
关键词:l689 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高于王权――君主立宪 制的确
立。
评分说明:写出关键词 5 点且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可得 5 分。如果出现与关
键词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台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25.(7 分)
(1)联合国(1 分)加速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1 分)
(2)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中国在上海
承办 APEC 会议;2001 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
(3)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或推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
l 分)
(4)说明中国综合目力不断提高;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
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
利益等。(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