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 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几何图形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之上的面积来表 示;它的数学计算公式为∶ CS-f(Q)dQ-P0Q0 2.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 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3.挤出效应∶指政府增加支出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作用。 4.货币资本∶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 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5.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交换价 值只有在一个产品在进行交换时,特别是产品被作为商品在经济关系中出售及购买时,才具 有意义。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减。(×) 2.在市场经济中,投机活动是一种理性行为,有助于经济稳定。(√) 3.对于单一价格垄断者米说,平均收益总是等于价格。(√) 4.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产量曲线相同。(×) 5.住房是耐用消费品,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 6.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总需求减少。(×) 7.与凯恩斯主义相比,古典经济理论对市场的信心较大,而对政府的信心较小。(√) 8.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是他们之和必等于 1。(√) 9.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系指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10.挤出效应是政府投资增加带动私人投资增加。(×) 三、简容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1.简述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形成原因。 答∶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 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高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 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如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完全垄断市场的成因∶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第三,政府的特许∶第四,自然垄断。 2.简述 IS-LM 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IS-LM 模型又称为扩大的凯恩斯模型,坚持简单模型中价格不变的假定,着重引入货币 市场,主要是分析利率的决定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率可变的情况下分析国民收 入的决定,该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的效应,同时也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效应。该模型是宏观经 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IS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的模型,根据封闭经济中的等式∶ Y(国民收入)=C(消费)+H(投资)+G(政府购买,经常被视为恒值)其中 C=C(Y),消 费水平随收入正向变化;=li),i 为利率则可获得收入 Y 与利率 i 在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图像, 斜率为负,斜率大小受投资与利率敏感度及投资乘数影响,曲线位置受自主性支出决定 LM 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模型,根据等式∶
MP=L1(i)+L2(Y),其中,I 为投资,S 为储蓄,M 为名义货币量,P 为物价水平,M/P 为 实际货币量,Y 为总产出,i 为利率。 通常将 M/P 视为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定值,利率和货币量呈反向关系,而收入和货币量呈正向 关系,从而得出一条收入 Y 与利率 i,斜率为正的直线,斜率大小由货币供应量对利率和收 入分别的敏感度决定,而位置由货币供应量决定 将 IS-LM 移至同一图上,二者交点便反应了产品市场和货市币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水平 和收入水平,对于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很有意义。 3.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答∶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是通过部 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它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各部门的资本家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 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 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部门创 造的剩余价值量。 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竞争形成的.是指社会各部门利润率的一种平均化趋势.其公式是∶平 均利润率=全社会利润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是指按照平均利润率而获得的利润.剩余价 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是工人剩余劳 动的凝结。平均利润是利润转化而来的,利润是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剥削关系被掩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剥削关系。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答∶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 型经济。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 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5.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1)市场主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 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 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 宏观调控。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 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 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 四、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论述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答∶有一条等成本线 AB 和三条等产量曲线 Q1、Q2 和 Q3.等成本线 AB 的位置和斜率决定于 既定的成本量 C 和既定的已知的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wr。等成本线 AB 与等产量曲线 Q3 既无 交点又无切点,因此 Q3 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等产量曲线 Q1 虽然与等成本线相交于 a、b 两点,但 Q1 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 AB 和等产量曲线 Q2 的相切点 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生产 均衡点 E 有∶MRTSLK=wW/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 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这是两种生产要素 的最优组合的原则、 2.论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并用其分析近期的全球金融危 机的根源及经济实质。 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在分配上,资 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有越业越多的剩余价
值。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不可避免 地要在经常发作的经济危机中循环。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宣告了上世纪 80 年代末由"华盛顿共识"所确立的新自由主义经 济理论的基本破产。美国金融危机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国内投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 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一旦第一块骨牌倒下, 就会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第二,由于各国金融的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 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所以此次金融危机上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这些 事实再次证明了放任市场自由发展最终将导致市场危机,金融自由化必须慎之又慎。因此对 内我们要严格控制金融混业经营带米的连锁风险,对外更要控制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 奏,设置适当的"防火墙",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传染。 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实已经告诫我 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 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 Nasdaq 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当前我国沿海地区 和其他一些重点城市正在全力以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即把大批制造业转移出本地,将腾出 的空间作业态转换,重点发展金融、通信和设计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此刻,如何避免美国经 济所走的弯路,避免经济过度虚拟化后形成泡沫经济,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起来,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我们眼下正在探索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应当是一个很 好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也称"25 产业",介于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 间,包括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科技交流和科技服务等,《它既是服务业,又和实体生产性 经济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 体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 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 贷风暴即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 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 产品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的规模。 3.试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何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搭配解决滞胀和通货紧缩问题? 答∶(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财政措施, 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接近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水平。通常当经济萧条 时实施扩张性的政策,当经济过热时实施紧缩性的政策,通常政府会交替使用扩张和紧缩的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根据情况实施扩张 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政策的具体运用略) (10 分) (2)当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时,一方面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同时要把两种政策的程度,协调配合。在刺激需求增加供给的同时,稳定利率和物价 水平,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注意利率不要上升过快,阻碍经济增长。 … (5 分) (3)当经济出现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持续下滑的所谓"通货紧缩"时,要根据情况 采取不同的政策。当经济萧条不严重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同时用紧缩 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若经济陷入严重紧缩时,就要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相配合来抑制紧缩。………………………(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