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内容提要
献 词
关于技术审稿人
Forward for Chinese-Language Edition
Foreword for the Second Chinese Edition
中文版第一版序
中文版第二版序
作者简介
原书序
前言
本书的目标
读者对象
对第一版所做的改动
本书的内容组织
本书的风格
本书使用的图标
命令语法约定
目录
第一部分 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
第1章
TCP/IP 回顾
1.1 TCP/IP协议层
1.2 IP包头
1.3 IPv4 地 址
1.3.1 首个八位组字节规则
1.3.2 地址掩码(Address Mask)
1.3.3 子网和子网掩码
1.3.4 子网规划
1.3.5 打破八位组界线
1.3.6 子网掩码的故障诊断
1.4 地址解析协议(ARP)
1.4.1 代理ARP
1.4.2 无故ARP
1.4.3 反向ARP
1.5 ICMP
1.6 主机到主机层
1.6.1 TCP
1.6.2 UDP
1.7 展 望
1.8 总结表:第1章命令总结
1.9 推荐读物
1.10 复 习 题
1.11 配置练习
1.12 故障诊断练习
第2章
IPv6 概述
2.1 IPv6地址
2.1.1 地址表示法
2.1.2 IPv6的地址类型
1.全球单播地址
2.标识IPv6的地址类型
3.本地单播地址
4.任意播地址
5.多播地址
6.嵌入的IPv4地址
2.2 IPv6包头格式
2.3 IPv6扩展报头
2.4 ICMPv6
2.5 邻居发现协议(NDP)
2.5.1 NDP消息
2.5.2 路由器发现(Router Discovery)
2.5.3 地址自动配置(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2.5.4 地址冲突检测(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2.5.5 邻居地址解析(Neighbor Address Resolution)
2.5.6 私有地址(Privacy Address)
2.5.7 邻居不可到达性的检测
2.6 展 望
2.7 复 习 题
第3章
静态路由
3.1 路由表
3.2 配置静态路由
3.2.1 案例研究:简单IPv4静态路由
3.2.2 案例研究:简单IPv6静态路由
3.2.3 案例研究:汇总路由
3.2.4 案例研究:选择路由
3.2.5 案例研究:浮动静态路由(Floating Static Route)
3.2.6 案例研究:IPv6浮动静态路由
3.2.7 案例研究:均分负载
1.负载均衡和Cisco急速转发
2.基于目标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快速交换
3.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均衡和过程交换
4.哪一种交换方法会被用到
3.2.8 案例研究:递归表查询
3.3 静态路由故障诊断
3.3.1 案例研究:追踪故障路由
3.3.2 案例研究:协议冲突
3.3.3 案例研究:被取代的路由器
3.3.4 案例研究:追踪IPv6故障路由
3.4 展 望
3.5 总结表:第3章命令总结
3.6 复 习 题
3.7 配置练习
3.8 故障诊断练习
第4章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4.1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
4.1.1 路径决策
4.1.2 度量
1.跳数
2.带宽
3.负载
4.时延
5.可靠性
6.代价
4.1.3 收敛
4.1.4 负载均衡
4.2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4.2.1 通用属性
1.定期更新(Periodic Updates)
2.邻居(Neighbours)
3.广播更新(Broadcast Updates)
4.全路由选择表更新
4.2.2 依照传闻进行路由选择
4.2.3 路由失效计时器
4.2.4 水平分隔
4.2.5 计数到无穷大
4.2.6 触发更新
4.2.7 抑制计时器
4.2.8 异步更新
4.3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4.3.1 邻居
4.3.2 链路状态泛洪扩散
1.序列号
2.老化(Aging)
4.3.3 链路状态数据库
4.3.4 SPF算法
4.3.5 区域
4.4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
4.5 静态或动态路由选择
4.6 展 望
4.7 推荐读物
4.8 复 习 题
第二部分 内部路由选择协议
第5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
5.1 RIP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5.1.1 RIP的计时器和稳定性
5.1.2 RIP消息格式(RIP Message Format)
5.1.3 请求消息类型(Request Message Type)
5.1.4 有类别路由选择(Classful Routing)
1.有类别路由选择:直连的子网络
2.有类别路由选择:在边界路由器上的路由汇总
3.有类别路由选择:小结
5.2 配置RIP
5.2.1 案例研究:一种基本的RIP配置
5.2.2 案例研究:被动接口(Passive Interface)
5.2.3 案例研究:配置单播更新(Unicast Update)
5.2.4 案例研究:不连续的子网
5.2.5 案例研究:控制RIP的度量
5.2.6 案例研究:最小化更新信息的影响
5.3 RIP故障诊断
5.4 展 望
5.5 总结表:第5章命令总结
5.6 推荐读物
5.7 复 习 题
5.8 配置练习
5.9 故障诊断练习
第6章
RIPv2、RIPng和无类别路由选择
6.1 RIPv2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6.1.1 RIPv2的消息格式
6.1.2 与RIPv1的兼容性
6.1.3 无类别路由查找
6.1.4 无类别路由选择协议
6.1.5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6.1.6 认证
6.2 RIPng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6.3 RIPv2的配置
6.3.1 案例研究:RIPv2的基本配置
6.3.2 案例研究:与RIPv1的兼容性
6.3.3 案例研究:使用VLSM
6.3.4 案例研究:不连续的子网和无类别路由选择
6.3.5 案例研究:认证
6.4 RIPng的配置
6.4.1 案例研究:RIPng的基本配置
6.4.2 案例研究:RIPng进程的定制
6.4.3 案例研究:RIPng的度量控制
6.4.4 案例研究:路由汇总
6.5 RIPv2与RIPng的故障诊断
案例研究:配置错误的VLSM
6.6 展 望
6.7 总结表:第6章命令总结
6.8 推荐读物
6.9 复 习 题
6.10 配置练习
6.11 故障诊断练习
第7章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
7.1 EIGRP的前身:IGRP协议回顾
7.1.1 进程域
7.1.2 IGRP的计时器和稳定性
7.1.3 IGRP的度量
7.2 从IGRP到EIGRP
7.3 EIGRP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7.3.1 依赖于协议的模块(Protocol-Dependent Modules)
7.3.2 可靠传输协议
7.3.3 邻居发现和恢复
7.3.4 扩散更新算法
1.DUAL:预备概念
2.DUAL有限状态机
3.扩散计算:范例1
4.扩散计算:范例2
7.3.5 EIGRP的数据包格式
1.EIGRP包头
2.一般的TLV字段
3.IP特有的TLV字段
7.3.6 地址聚合
7.3.7 EIGRP和IPv6
7.4 配置EIGRP
7.4.1 案例研究:EIGRP的基本配置
7.4.2 案例研究:非等价负载均衡
7.4.3 案例研究:设置最大的路径数
7.4.4 案例研究:多个EIGRP进程
7.4.5 案例研究:关闭自动路由汇总
7.4.6 案例研究:末梢路由选择
7.4.7 案例研究:地址汇总
7.4.8 认证
7.5 EIGRP故障诊断
7.5.1 案例研究:邻居丢失
7.5.2 “卡”在活动状态的邻居
7.6 展 望
7.7 总结表:第7章命令总结
7.8 复 习 题
7.9 配置练习
7.10 故障排除练习
第8章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v2)
8.1 OSPF的基本原理与实现1F
8.1.1 邻居和邻接关系
1.Hello协议
2.网络类型
3.指定路由器和备份指定路由器
4.OSPF接口
5.OSPF邻居
6.泛洪扩散(Flooding)
8.1.2 区域(Area)
1.路由器的类型
2.分段区域
3.虚链路
8.1.3 链路状态数据库
1.LSA的类型
2.末梢(Stub)区域
8.1.4 路由表
1.目的类型(Destination Type)
2.路径类型
3.路由表的查找
8.1.5 认证
8.1.6 按需电路上的OSPF
8.1.7 OSPF的数据包格式
1.数据包头部
2.Hello数据包
3.数据库描述数据包
4.链路状态请求数据包
5.链路状态更新数据包
6.链路状态确认数据包
8.1.8 OSPF的LSA格式
1.LSA的头部
2.路由器LSA
3.网络LSA
4.网络汇总LSA和ASBR汇总LSA
5.自主系统外部LSA
6.NSSA外部LSA
8.1.9 可选项字段
8.2 配置OSPF
8.2.1 案例研究:一个基本的OSPF配置
8.2.2 案例研究:使用Loopback接口设置路由器的ID
8.2.3 案例研究:域名服务查询
8.2.4 案例研究:OSPF和辅助地址
8.2.5 案例研究:末梢区域
8.2.6 案例研究:完全末梢区域
8.2.7 案例研究:NSSA区域
8.2.8 案例研究:地址汇总
8.2.9 案例研究:在区域之间进行过滤
8.2.10 案例研究:认证
8.2.11 案例研究:虚链路
8.2.12 案例研究:运行在NBMA网络上的OSPF
8.2.13 案例研究:运行在按需电路上的OSPF
8.3 OSPF故障诊断
8.3.1 案例研究:孤立的区域
8.3.2 案例研究:路由汇总配置错误
8.4 展 望
8.5 总结表:第8章命令总结
8.6 推荐读物
8.7 复 习 题
8.8 配置练习
8.9 故障排除练习
第9章
OSPFv3
9.1 OSPFv3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9.1.1 OSPFv3与OSPFv2的不同之处
9.1.2 OSPFv3的消息
9.1.3 OSPFv3的LSA概述
9.1.4 OSPFv3的LSA格式
1.路由器LSA
2.网络LSA
3.区域间前缀LSA
4.区域间路由器LSA
5.AS外部LSA
6.链路LSA
7.区域内前缀LSA
8.可选项字段
9.2 OSPFv3的配置
9.2.1 案例研究:OSPFv3的基本配置
9.2.2 案例研究:末梢区域
9.2.3 案例研究:一条链路上的多个实例
9.2.4 案例研究:运行在NBMA网络上的OSPFv3配置
9.3 OSPFv3的故障诊断
案例研究:帧中继的映射
9.4 展 望
9.5 总结表:第9章命令总结
9.6 推荐读物
9.7 复 习 题
9.8 配置练习
第10章
集成IS-IS协议
10.1 集成IS-IS协议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10.1.1 IS-IS区域
10.1.2 网络实体标题
10.1.3 IS-IS的功能结构
1.依赖于子网的功能
2.独立于子网的功能
10.1.4 IS-IS 的PDU格式
1.TLV字段
2.IS-IS Hello PDU格式
3.IS-IS协议链路状态PDU格式
4.IS-IS协议序列号PDU报文
10.1.5 IS-IS的扩展属性
1.三方握手
2.跨域范围(Domain-Wide)的前缀分发
3.扩展度量(Wide Metrics)
4.IPv6的IS-IS路由选择
5.动态主机名交换
6.多拓扑结构
7.Mesh组
10.1.6 泛洪扩散的时延
10.1.7 提高SPF的效率
10.2 集成IS-IS协议的配置
10.2.1 案例研究:IPv4集成IS-IS的基本配置
10.2.2 案例研究:更改路由器的类型
10.2.3 案例研究:区域的迁移
10.2.4 案例研究:路由汇总
10.2.5 案例研究:认证
10.2.6 案例研究:IPv6集成IS-IS的基本配置
10.2.7 案例研究:过渡到多拓扑模式
10.2.8 案例研究:层之间的路由泄漏
10.2.9 案例研究:多个L1区域运行在同一台路由器上
10.3 集成IS-IS协议的故障诊断
10.3.1 IS-IS邻接关系的故障诊断
10.3.2 IS-IS链路状态数据库的故障诊断
10.3.3 案例研究:运行于NBMA网络上的集成IS-IS
10.4 展 望
10.5 总结表:第10章命令总结
10.6 复 习 题
10.7 配置练习
10.8 故障诊断练习
第三部分 路由控制和互操作性
第11章
路由重新分配
11.1 重新分配的原则
11.1.1 度量
11.1.2 管理距离
11.1.3 从无类别协议向有类别协议重新分配
11.2 配置重新分配
11.2.1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IGRP和RIP
11.2.2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EIGRP和OSPF
11.2.3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和路由汇总
11.2.4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OSPFv3和RIPng
11.2.5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IS-IS和RIP/RIPng
11.2.6 案例研究:重新分配静态路由
11.3 展 望
11.4 总结表:第11章命令总结
11.5 复 习 题
11.6 配置练习
11.7 故障诊断练习
第12章
缺省路由和按需路由选择
12.1 缺省路由基本原理
12.2 按需路由基本原理
12.3 配置缺省路由和ODR
12.3.1 案例研究:静态缺省路由
12.3.2 案例研究:缺省网络命令
12.3.3 案例研究:缺省信息始发命令
12.3.4 案例研究:配置按需路由选择
12.4 展 望
12.5 总结表:第12章命令总结
12.6 复 习 题
第13章
路由过滤
13.1 配置路由过滤器
13.1.1 案例研究:过滤特定路由
13.1.2 案例研究:路由过滤和重新分配
13.1.3 案例研究:协议迁移
13.1.4 案例研究:多个重新分配点
13.1.5 案例研究:使用管理距离设置路由器优先权
13.2 展 望
13.3 总结表:第13章命令总结
13.4 配置练习
13.5 故障诊断练习
第14章
路由映射
14.1 路由映射的基本用途
14.2 配置路由映射
14.2.1 案例研究:策略路由选择
14.2.2 案例研究:策略路由选择和服务质量路由选择
14.2.3 案例研究:路由映射和重新分配
14.2.4 案例研究:路由标记
14.2.5 案例研究:从OSPF路由表中滤掉被标记的路由
14.2.6 案例研究:使用路由映射重新分配IPv6路由
14.3 展 望
14.4 总结表:第14章命令总结
14.5 复 习 题
14.6 配置练习
14.7 故障诊断练习
第四部分 附 录
附录A
教程: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A.1 二进制数
A.2 十六进制数
附录B
教程:访问列表
B.1 访问列表基础知识
B.1.1 隐式拒绝一切
B.1.2 顺序性
B.1.3 访问列表类型
B.1.4 编辑访问列表
B.2 标准IP访问列表
B.3 扩展IP访问列表
B.3.1 TCP访问列表
B.3.2 UDP访问列表
B.3.3 ICMP访问列表
B.4 调用访问列表
B.5 自反访问列表
B.6 可供选择的关键字
B.7 命名访问列表
B.8 前缀列表
B.9 对放置过滤器的考虑
B.10 访问列表的监视和计费
附录C
CCIE备考提示
附录D
复习题答案
附录E
配置练习答案
附录F
故障诊断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