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河北唐山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
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
2.图 1 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4.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 个绿原酸分子含有 9 个氧分子
5.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
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 2 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 1:1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B
C
D
鉴别 H2O2 溶液和 H2O
加入 MnO2
鉴别 NaCl 溶液和 NaOH 溶液
滴加 CuSO4 溶液
除去 H2 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过灼热的 CuO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 3 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 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
C.M→N 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 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8.2021 年河北省 PM 2.5 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
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
10.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
的是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
11.如图 4 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12.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1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蜡、铁和玻璃都是晶体
B.汽水、冰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C.人体、大地和石墨都是导体
D.金刚石、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
14.对图 5 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
B.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 500 g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 75 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 5 s
D.河北省 12 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25℃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17 分)
17.图 18 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①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 80℃
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②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大气压强。
(3)对比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18.图 19 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
(1)蚕丝属于
(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
的方法区分蚕
丝和纯棉两种布料。
(2)桑叶茶中富含 Ca、Fe、K 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
。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
(选填“氮肥”“磷
肥”或“钾肥”)的作用。
(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
转化为化学能。
19.根据图 20 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仪器 a 的名称是
;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
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2)乙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
;步骤②中
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
。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
20.我国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
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 21 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C 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 F 俗称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D 的一种用途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 7 分)
21.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图 30 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
【知识应用】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
性。
【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 I:氧化钙;猜想 II:氢氧化钠;猜想 III:氯化钙。
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
水分。
【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所以否定了猜想 II。
【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图
31 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1)步骤②的现象是
。
(2)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59.5
65.0
74.5
100
116
(1)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
(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
。
四、计算应用题(共 4 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
结果不得分)
22.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
2 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 32 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6
C
7
B
8
D
9
A
10
A
11
C
一、选择题
1
A
12
B
2
B
13
C
3
C
14
A
4
D
15
B
5
C
16
C
二、填空及简答题
17.(1)4P+5O2=点燃=2P2O5
(2)大于
(3)有氧气
18.(1)天然
点燃闻气味
(2)Fe
(3)氮肥
(4)太阳能(光能)
19.(1)漏斗
滤纸破损(装置本身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2)去除其表面的 Al2O3 薄膜
(3)有红色固体析出
(4)金属活动性:Al>Cu>Ag
20.(1)干冰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4)中和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做建筑材料等)
三、实验探究题
21.吸附
吸收
腐蚀性
溶液不变色
CaCl2+Na2CO3==CaCO3↓+2NaCl
温度越低,氯化钙溶解度越小,降温时固体易析出
回收净化后重复利用
四、计算应用题
22.(1)0.4
(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