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环境影响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 10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应当与主
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C.同时设计、同时投产使用、同时竣工环保验收
D.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竣工环保验收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
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是( )。
A.客观、公正、准确
B.客观、公开、准确
C.客观、公开、公正
D.公开、公正、准确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海》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
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
所构成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应当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负
责。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机关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机构
A
【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二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环
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规划编制机关编制或者组织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编制。规划编制机关应当时环境影响评侨文件的质量负
责。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 )
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A.规划编制机关
B.规划审批机关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A
【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四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
实施后,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
告规划审批机关,并通报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
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审查小组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
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的情形不包括( )。
A.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B.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C.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D.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影响,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
策和措施的
D
【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
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一)基础资料、数
据失实的;(二)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三)时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
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六)
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
理由明显不合理的;(七)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
6.根据《建设顼 a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属于环境敏感区。
A.基本农田
B.生态保护小区
C.水源保护区
D.资源性缺水地区
D
【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
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
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一)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
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
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
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
半封闭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
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
意义的保护地。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不属于防护琳。
A.环境保护林
B.牧场防护林
C.水土保持林
D.水源涵养林
A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禾和灌禾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
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肪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
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
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
禾;(四)薪发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
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棒、
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未,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
法处理
B.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
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C.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两个月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
D.在林术、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C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七条,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
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
位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
理。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林术、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
的林木。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
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人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
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的有( )。
A.用材林、母树林、薪炭林
B.用材林、母树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C.用材林、经济秫、薪炭林的边缘地带
D.火烧迹地的棘地使用权
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五条,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
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
出资、合作条件,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二)
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
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
权。依照前款规定转让、作价八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未的出资、
合作条件的,已经取得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可以同时转让,同时转让双方都必须
遵守本法关于森林、林木采伐和更新造林的规定。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
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 )规定。
A.国务院
B.地方人民政府
C.财政部
D.省级人民政府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连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
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规定。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
方,由( )组织封山育林。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林业部门
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八条,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
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 )
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A.伐区调查设计文件
B.人民政府
C.采伐许可证
D.林业部门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五条,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
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
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
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盗伐、滥伐的林
木或者变卖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收购林木的价款( )的罚款。
A.一倍以上两倍以下
B.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C.两倍以上三倍以下
D.两倍以上四倍以下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三条,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
伐、滥伐的林未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的盗伐、
滥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收购林禾的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
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山企业变更矿区范围,必须报
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 )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
A.当地人民政府
B.变更核准机关
C.原审批机关
D.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
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八条,国家规划矿区的范围、
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的范围、矿山企业矿区的范围依法划定后,由
划定矿区范围的主管机关通知有关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矿山企业变更矿区
范围,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
矿许可证。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日是每年的( )。
A.6 月 5 日
B.5 月 5 日
C.3 月 5 日
D.6 月 15 日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每年 6 月 5 日为环境日。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
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 )机制。
A.环境污染报警
B.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C.环境资源能力检测
D.环境污染监测预警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
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时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
承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
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 )制度。
A.审批、检测、评估和修复
B.审批、调查、检测和评估
C.调查、监测、防治和修复
D.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
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
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家所有的草原,由( )代表国家行使
所有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D.当地人民政府
A
【解析】《申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九条,草原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
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任
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草原。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
济组织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 )登记,核发使用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
A.国务院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D.草原管理部门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曲第十一条,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
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核发使用
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未确定使用权的图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登记造册,并负责保护管理。集体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