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3.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右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
2015 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6 小题,满分为 18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 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 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5.本卷计算中 g 取 10 牛/千克。 O—16 Ca—40 S—32 K—39 Mn—55 I—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1-5 小题每题 4 分,6-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50 分。请选 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我市对生活垃圾已经实施分类投放,金属饮料罐应投放在标有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试卷Ⅰ A.可回收废物 B.有害垃圾 C.厨房垃圾 D.其它垃圾 7.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过滤泥浆水 D.滴加液体 8.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 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9.如图,某同学将一张细条状铝箔纸的两端分别压在干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铝 箔纸发热并燃烧。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时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相连 B.用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也能燃烧 C.实验中铝箔纸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该实验能说明短路带来的危害 10.20℃时,在两只各盛有 5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30 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 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氯化 钠固 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7.高纯硅是信息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试卷Ⅱ 请回答: 石英砂 焦炭 高温 粗 硅 HCl 高温 SiHCl3(粗) 精馏 SiHCl3(纯) H2 高温 高纯硅 + 物质 X (1)一个 SiHCl3 分子中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为 ▲ ; (2)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原理:SiHCl3(纯)+H2 高温 Si+3X,则 X 的化学式为 ▲ 。 23.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右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 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 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A 中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C、D、E、F 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 (1)“A+H2O=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 (2)写出 B 和 D 反应得到 C 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3)列举 3 种能与 E 反应得到 F 的物质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6 小题,24 小题 4 分,25 小题 5 分, 26、28 小题各 8 分,27 小题 9 分,29 小题 6 分,共 40 化合价 +6 +5 +4 +3 +2 +1 0 F A B E D C 分)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物质类别 27.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 迅速伸入盛有 CO2 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 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 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 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 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 。 步骤 4: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 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 ▲ 成立。 29.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在学习了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 酸能电离产生 H+和 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 Na+和 Cl-”。 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 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2 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 ▲ 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7 小题,30、35 小题各 8 分,31 小题 7 分,32、33、34 小题各 6 分,36 小题 9 分,共 50 分) 31.丽水是茶叶之乡,茶叶中富含微量元素(如铁、锌)、蛋白质、维生素及茶多酚等物质, 具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因而经常饮茶有一定延年益寿之功 效。 (1)茶水中的蛋白质最终消化成 ▲ 才能被小肠吸收; (2)取少量茶叶放在洁净的烧杯中,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盐酸 10 毫升, 摇动使茶叶充分浸泡,制得浅黄色茶叶浸泡液。取该茶叶浸泡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 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刻由浅黄色变为 ▲ 色,说明茶叶中含有铁元素; (3)某品牌电茶炉的规格是“220V 1200W”,用电 茶炉给水加热,正常工作 5 分钟消 耗的电能为多少? 33.上课时,老师演示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可学生 二氧化碳吸收量 分组实验又是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科对此产生了疑问。 老师解释说:“从某个角度分析,每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有 其各自的特点和长处”。请你对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 析比较,从三个不同角度说出它们的差异和优势。 34.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 15℃恒温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 0 B A C 光照强度 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 B 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 (2)图中 BC 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 ;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 ▲ 。 呼吸作用强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5.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 SO2 会污染空气; 资料二:测量 SO2 含量的反应原理为 SO2+2H2O+I2=H2SO4+2HI; 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可减少 SO2 排放,反应原理为 2CaO+2SO2+O2 请回答: 高温 2CaSO4。 (1)原煤燃烧产生的 SO2 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 ▲ ,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 酸化等; (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 1 米 3,缓缓通过含碘(I2)1.27 毫克的碘溶液, 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 SO2 的含量为 ▲ 毫克/米 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 质不与碘反应); (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 128 克 SO2,要除去这些 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 煤中加入含氧化钙 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
浙江省 2015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卷)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1-5 小题每题 4 分,6-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50 分。请选 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9 D 2 A 10 C 3 A 11 D 4 B 12 D 5 A 13 B 6 D 14 A 7 C 15 C 8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1)鳃 (2)脊椎骨(或脊柱) 大象 17.(1)3 (2)HCl 18.太阳能(或 光能) 力 105 19.(1)细胞核 (2)反射弧 20.(1)地壳(或板块) (2)A(或同型血) (3)切断传播途径 21.低 转动旋钮 22.(1)减小 (2)弹跳时间 23.(1)化合反应 (2)Cu(OH)2+H2SO4=CuSO4+2H2O (3)C、H2、CO(或写 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6 小题,24 小题 4 分,25 小题 5 分,26、28 小题各 8 分,27 小题 9 分,29 小题 6 分,共 40 分) 24.(1)A (2)雌蕊 25.(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 分) (2 分) (2 分) (2)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 平 26.(1)阻值最大处(或最右端) (2)不行,因为小灯泡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0.5 27.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或假设一不成立) 二 (3 分) (2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3 分) 28.(1)颈椎承受的压力随着低头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分)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l1=Fl2,当低头角度增大时,l1 增大,G不变,l2 减小, (3 分) 故 F增大 (3)ABC 29.(1)红 (2)稀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 (2 分) (3 分) (3 分)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7 小题,30、35 小题各 8 分,31 小题 7 分,32、33、34 小题各 6 分,36 小题 9 分,共 50 分) 30.(1)2.5×103 (2)p=F/S=9×104N/1 m2=9×104Pa (3)G=mg=65 ㎏×10N/㎏=650N W=Gh=650N×700m=4.55×105J 31.(1)氨基酸 (2 分) (3 分) (1 分) (2 分) (2 分)
(2)红 (3)W=Pt=1200W×5×60s=3.6×105J(或 W=Pt=1.2kW×1/12h=0.1 kW·h) (3 分) (2 分) 32.(1)电池(或电源) (2 分) (2) 分值 4 分 3 分 2 分 1 分 评分说明 能结合该水培植物正确分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例如:水培植物中有生产者绿色植物,也有消费者鱼和田螺,还有分解者微生物; 同时在周围环境中还有水、空气和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构成统一的整 体,所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能结合该水培植物正确分析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但分析中生物因素缺少一项, 或者非生物因素没有说明。 例如:水培植物中有生产者绿色植物,也有消费者鱼和田螺,同时在周围环境中还 有水、空气和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 。 能分析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但是不能结合水培植物说明;或者直接说明有什么 生物,没有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 例如:因为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因为有植物、小鱼、田螺、水、空气。 能说明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或某一因素。 例如:这里有植物;这里有小鱼;这里有田螺等。 0 分 没有作答,作答内容与生态系统成分无关。 33. 比较角度 1 2 3 4 5 差异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优势 评分说明 不需要加热 需要加热 前者节约能源或 操作简便 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得 的氧气质量多 产物除了水,没有废弃物 相同质量的反应物 制得的氧气质量少 产物多种,较少被利 前者节约资源(或 氧原子利用率高) 前者有利于环境 用 保护 反应结束后的催化剂容 易回收利用 反应剧烈,气流不易控 制,混合液容易冲出容器 反应结束后剩余物 质回收利用较难 反应平稳,气流容易 控制 前者节省成本 后者更加安全 每个角度 2 分,每个角 度的差异和 优势各 1 分,优势应 是对差异的 概括才能得 分。 34.(1)等于 (2)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强,二氧化碳吸收量越多 (3)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35.(1)酸性降水 (2)0.32 (3)解:设需要氧化钙的质量为 x 高温 2CaSO4 2CaO + 2SO2 + O2 112 128 x 128 克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112∶128=x∶128 克 解得 x=112 克 生石灰的质量为:112 克/80%=140 克 36.(1)U滑=U总-U额=7.5V-2.5 V=5V I滑=I额=0.25A R滑=U滑/ I滑=5V/0.25A=20Ω (2)7.5 (2 分)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2 分) (3)当小彩灯灯丝熔断时,小彩灯两端的电压为 220 伏,小彩灯中细金属丝表面的绝缘 层被击穿,细金属丝与灯丝支架导通,其它小彩灯发光。 (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