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作为实证。根据史料分类,以下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炎帝、黄帝传说
B. 半坡遗址
C. 司马迁《史记》
D. 《荷马
史诗》
【答案】B
【解析】
【详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
料(间接史料),半坡遗址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
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所以 B 项符合题意;传说、史书、史诗都属于二
手资料,因此 AC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B。
2. 毛泽东评价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商鞅之法……此诚我国
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其“大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①推行分封制②奖励军功③实施推恩令④统一度量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周推行分封制,②奖励军功属于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内容,
③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④统一度量衡属于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内容,
由此可知 C 符合题意;ABD 错误,排除。故选 C。
3. 杜甫(712-770 年)在《垂老别》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
川原丹。”造成诗中所描述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五代十国
B. 藩镇割据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
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是安
史之乱时的惨状,755 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
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所以 C 项符合题意;五代十国(907 年—979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段大分裂时期,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藩镇割据是在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的,所以 B 项不符
合题意;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导
致唐末国力大衰,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C。
4. “(某航海家)把他最崇敬最热爱的大海作为长眠之地。确实,他是大海之子……按照他
的意愿,带回南京的只有一双鞋子和一撮头发,葬在南京城外的坟墓里,供后人凭吊。”因
为“他”
A. 七下西洋
B. 抗击倭寇
C. 东渡日本
D. 收复台
湾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某航海家)把他最崇敬最热爱的大海作为长眠之地。确实,他是大海之
子……葬在南京城外的坟墓里,供后人凭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航海家是郑和,
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所以 A 项符
合题意;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不是航海家,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葬在
日本,也不能说是航海家,所以 C 项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也不是航海家,
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A。
5. 把《春秋》微言大义系统化,主张“大一统”,强调用“三纲”“五常”忠君守礼的思想
家是
A. 孟子
【答案】D
【解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详解】依据题干“主张‘大一统’,强调用‘三纲’‘五常’忠君守礼的思想家”,结合课
本所学,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
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实现思想大一统,可知,思想家指的是董仲舒。D 正确;孟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AC 排除;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B
排除;故选 D。
6. 某中学文化社团,就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可供查阅的资料是
A. 《齐民要术》
B. 《伤寒杂病论》
C. 《梦溪笔谈》
D. 《天工
开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
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
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
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所以 D 项符合题意;A 项《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
的农学著作,排除;B 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医学著作,排除;C 项《梦溪笔谈》
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著作,排除。故选 D。
7.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制作了下列表格,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A. 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B. 近代民族英雄反侵略的英勇斗争
C.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最终取胜
D. 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虎门销烟”“虎门血战”“黄海捐躯”“壮烈殉国”,结合课本所学可
知,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在
虎门炮台血战到底,壮烈牺牲;甲午中国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抵抗日军,最
后壮烈牺牲;在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侵华的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壮烈殉国。故表格反映的
是近代民族英雄反侵略的英勇斗争,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B 正确。
表格内主要只涉及反抗外来侵略的人物、事迹,ACD 与表格内容无关,排除;故选 B。
8.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下列
印证此说的史实有
①辛亥革命②北伐战争③武汉保卫战④战略大决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
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 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
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 年,广东国民政府
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
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 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38 年 6 月至 10 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1938 年 6 月--1938
年 10 月底的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
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是宣告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标志。①②③
符合题意,A 正确;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属于战略决战,④与题干无关,BCD 排除;
故选 A。
9.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发出这痛感的历史背景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
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
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防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故 D 正确;北洋军阀的格局混战是
1912 年—1928 年,故 A 错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 1919 年,故 B 错误;日本制造九一
八事变最终导致东北沦陷,故 C 错误。综上故选 D。
10. 如下图是某次会议代表步入会场时的情景。该次会议主要成果是
A.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治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可知,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所以 C 项符合题意;而 ABD 三项
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 C。
11. 20 世纪 90 年代,汪辜会谈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重要一
步”表现在
A.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确立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祖国大
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
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因此“重要一步”表现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 D 项符合题
意;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20 世纪 50 年代,又确立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
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所以 C 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 D。
12. 西方人嘲讽说;“在原子弹的领域里,你们中国人的大脑还是真空的。”用实际行动回击
这一嘲讽,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B. 王大珩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A. 邓稼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 年由
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A 正确;王大珩是 863 计划的提出者,B
排除;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C 排除;20 世纪 70 年代,屠呦呦成功发现
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D 排除;故选 A。
13. 1949 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
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
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A.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
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 B 项符合题意;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以 C 项不符合题意;反对帝
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B。
14. 有关近、现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解放日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 《定军山》--中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C. 《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
D. 《平凡的世界》--生动描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于 1939 年 3 月,这部作品由诗人
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
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与坚强,
所以 C 项符合题意;《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所以 A 项不符合题意;
《定军山》,是中国自行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平凡的世界》是中
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所以 D 项不
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C。
15. 从源头看,世界文明可分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以下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代希腊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代印
度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欧洲海洋文明,所以 B 项符合题意;ACD 项
都属于亚非大河流域文明,排除。故本题答案 为B。
16. “整个中世纪,各种重叠的管辖权相互争夺统治权。”在中世纪欧洲舞台上占主导地位
B. 教会
C. 领主
D. 市民
的是
A. 国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欧洲中世纪,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王权在很大程度上依
附神权,故 B 符合题意;国王是王权的象征,王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神权,故 A 不符合题意;
领主是封建势力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借助神权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故 C 不符合题意;市民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封建统治的对立面,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7.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下列国家或政权,社会性质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政权的是
A. 中国西周政权
B. 拜占庭帝国
C. 日本幕府统治
D. 阿拉伯
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周政权属于奴隶制政权,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国家或政
权,社会性质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政权的是中国西周政权,所以 A 项符合题意;拜占庭帝国属
于封建性质的帝国,所以 B 项不符合题意;日本幕府统治属于封建制政权,所以 C 项不符合
题意;阿拉伯帝国属于封建性质的帝国,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A。
18. 中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这场运动的性质
是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C. 文学艺术领域内的革命
D. 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文艺复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D 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
可知 ABC 项不符,排除。故选择 D。
19. “大海深处……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
的奴隶的白骨,他们……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此诗谴责的殖民暴行是( )
A. 贩卖黑人奴隶
B. 屠杀印第安人
C. 劫掠式贸易
D. 开辟大
种植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从 16 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
乘船到非洲,携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
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
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据“题干关键信息“大海深处……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
并结合所学,此诗谴责的殖民暴行是贩卖黑人奴隶。故选 A;BCD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20. 广泛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给予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俄国十
月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给予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对世界历史发展
产生重大影响,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排除;B 项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排除;D 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排除。故选 C。
21. 下列文献,可以清晰地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权利法案》
D.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