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福建华侨大学体育综合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福建华侨大学体育综合考研真题 B.负荷量 C.练习方式 D.练习方法 B.社会体育 C.竞技体育 D.学校体育 运动训练学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体育 活动。 A.群众体育 2.发展绝对速度可采用的训练手段是( )。 A.300 米计时跑 B.150 米计时跑 C.200 米计时跑 D.60 米计时跑 3.决定有氧耐力还是无氧耐力的关键是( )。 A.负荷强度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不包括( ) A.人体运动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C.运动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5.发展一般耐力主要采用( )的各种运动方式。 A.短时间、大强度 C.长时间、中小强度 6. ( A.训练内容 B.训练方法手段 C.训练条件 D.运动员和教练员 7.发展运动员无氧耐力的宜采用的方法是( ) A.长时间的中低强度跑 8.持续训练法是指( B.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 D.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B.短时间、小强度 D.长时间、大强度 )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 C.越野跑 D.间歇跑 )的训练方法。 B.法特莱克跑 A.负荷时间较长 B.负荷强度较大 C.负荷时间较短 D.有间歇时间 9.短时间持 续训练是指负荷时间在( )。 B.5-10 分钟 A.1-5 分钟 C.10-30 分钟 D.30 分钟以上 10.竞赛环境不包括( )。 A.场地器材条件 B.地理气候 C.裁判和观众 D.个人状态 )1.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专项运动训练理论,它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过程一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 般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 ( ( ( ( ( ( ( ( )2.项群训练理论鲜明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3.只要队员有较强的实力,心理素质的稳定与否与运动成绩关系不大。 )4.可以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5.给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对教练员没要求。 )6.反应速度的提高与运动员对应答的熟练程度无关 )7.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 )8.高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9.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训练强度,相应适当减少负荷量。 )10.教练员在训练中不宜听取运动员的意见。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2.简述适宜负荷原则的释义、科学基础及贯彻此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在篮球、足球、排球中任选一项,结合其项目特点,试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B.洛克 D.12 个 C.萨尔兹曼 D.德绍 B.10 个 C.11 个 》的出版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形成。 B.终身学习导论 D.终身教育指导 学校体育学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卢梭的身体训练思想由( )继承,并创办了泛爱学校。 A.巴泽多 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毕业获得( )必修学分。 A.9 个 3.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A.终身教育导论 C.终身教育理论 4.骑士七艺的内容是( ) A.骑马、跳高、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B.骑马、游泳、投枪、射剑、狩猎、击剑和长跑 C.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D.骑马、跳舞、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5.( )年,毛主席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A.1951 6.学习化社会最为本质性特征的是( ) A.终身性 7.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以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为基本特征,把 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结合起来的一种培训模式是( ) A.岗前培训 8.凯洛夫将教学过程分为( )六个阶段。 A.感知、理解、概括、巩固、熟练、测验 B.感知、理解、概括、巩固、复习、熟练 C.感知、记忆、概括、巩固、熟练、测验 D.理解、记忆、概括、巩固、测验、熟练 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 A.综合密度 10.新课程于 2001 年 9 月在全国( )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 A.37 个 B.专项密度 B.院校培训 C.校本培训 D.学校课程培训 C.39 个 D.40 个 C.练习密度 B.1952 C.1953 D.1954 D.一般密度 B.发展性 C.理想性 D.平等性 B.38 个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 ( ( ( ( ( )1.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 )2.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世纪 50 年代初毛泽东已经注意到了学生的“健康”问题。 )4.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意味着学校教育工作要多元目标并重。 )5.大、中、小学一条龙的训练体系开辟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第二途径。 )6.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体育课,口令是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
)7.体育教学是一个教、学、练合一的个过程,并以练为主,在教中练,在练中学,通 ( 过反复练习实践,达到理解教材的技术结构,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 ( )8.体育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练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 质作为入手点,把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技术、技能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教 育和培养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9.一个具体动作、一节课、一个专题单元的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 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则不能被看作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 生的需要。 )10.教师在教学中起绝对的领导作用,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和管理得好,可以不用考虑学 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请简述大学竞技体育的意义? 简述学校体育的结构及特点? 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1.有观点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阐述理由与依据。 运动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对循环血中红细胞总数的影响表现为( A.红细胞总数明显下降 C.红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 2.左心房接受来自( A.肺静脉中含氧较少 C.肺动脉中含氧较少 B.红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D.因人而异 B.肺静脉中含氧饱和 D.肺动脉中含氧饱和 )。 )的血液,再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输送到机体各器官和组织。 )毫米汞柱。 D.100-120 )。 B.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 D.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均减弱 )。 B.60-80 C.80-100 B.功能余气量 3.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血压舒张压为( A.30-40 4.耐力训练可导致安静时心率减慢,其机制是( A.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 C.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均增强 5.肺总容量减去肺活量等于( A.补呼气量 6. 水、无机盐、( A.维生素 C.脂肪 7.不同食物在胃内排空速度的顺序为( A.糖类>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脂肪>糖类 8.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C.分泌激素和排出原尿 9.激烈运动时,肾血流量( B.蛋白质 ) ) C.残气量 D.潮气量 )可不经消化被小肠直接吸收入血。 D.有机铁 ) B.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蛋白质>糖类 B.排出水和尿素 D.分泌激素和排除代谢产物
A.上升 10.胰岛素可( A.促进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但无规律 ) 组织利用葡萄糖。 B.抑制 C.不影响 D.以上均可能存在 二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 ( ( ( ( 囊和椭圆囊的囊斑上。 ( ( ( ( ( 新修补。 )1. 窦房结、房室束和心室肌在正常情况下,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 )2. ATP 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并释放出能量。 )3. 感受器是指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殊部位。 )4. 呼吸的生理意义是摄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5. 角加减速度的感受器在半规管的壶腹嵴,直线加减速度的感受器在前庭器官的球 )6. ATP-CP 是无氧功率的物质基础,而乳酸能则是速度耐力的物质基础。 )7. 人类合理膳食的总热量有 30%-40%由脂肪供给。 )8. 在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主要是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 )9. 剧烈运动后被消耗掉的磷酸原在 20-30 秒内合成一半,1 分钟左右可完全恢复。 )10. 正常生理情况下,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用在于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简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供能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请结合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分析我们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