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題的备选答案,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解析】“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故
选:A。
2.贺州市昭平县素有茶乡之称。史书记载我国唐朝:“上自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由此
可见,唐朝(
)
A.茶叶成为主要粮食 B.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C.茶叶输往世界各地 D.喝茶只是江南人的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材料的描述表明饮茶之风盛行全国,B 符合题意。故选:B。
3.如图是建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石拱桥。它最能说明隋朝赵州桥(
)
A.对后世影响大 B.交通功能不突出
C.只存于隋朝时期 D.桥梁安全性能低
【解析】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
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题干图片是建于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石拱桥。它最能说明隋朝赵州桥对后世影响大。故选:A。
4.图表为 18 世纪~20 世纪初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数据表。导致中国制造业份额发生重大变化,
是由于当时我国(
)
A.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没有主动向西方学习
C.错失两次工业革命之机 D.国内政权更替频繁
【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18 世纪--20 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少,就其原因。1840 年鸦片战争
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因此 A 不正确。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因此 B 不正确;国内
政权更替频繁不符合史实,因此 D 不正确。18 世纪--20 世纪初,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错失
了两次工业革命发展时机,因此 C 符合题意。
故选:C。
5.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
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析】据“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
篇论文。”可知,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
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试看
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 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
论》。
故选:D。
6.如图中起义部队的最终行动方向。表明当时工农革命军(
)
A.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义
B.目标攻打敌人中心城市
C.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D.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
【解析】由图中秋收起义部队、南昌起义部队转移路线,结合所学,1927 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
攻打长沙,遭到严重损失,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南昌起义胜利后,部队撤出南昌,最后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部分农民武装,到达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可知,当时工农革命军的目标是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故选:C。
7.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 1945 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 76.4%.导
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解析】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 1945 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
占 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
中华民族的生存,1937 年,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进
行全民族的共同抗战,题干情况就是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的结果。
故选:D。
8.1949 年 4 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
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至此,人民解放军开始(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1949 年 4 月,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
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至此,人民解放军开始
渡江战役。三大战役后,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
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
政权垮台。
故选:D。
9.连环画是同学们喜爱的课外读物。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据
此可知,该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当时进行的。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据“老孙归社”可知,当时我国农村政策的描述正确的是为了将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成社会
主义集体经济。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
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 年,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
农业合作化。1953 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 1956 年底,国家基
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同时农业合作
化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B。
10.1492 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 月 28 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
岛的最近点出发。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
A.迪亚士航行 B.哥伦布航行
C.达•伽马航行 D.麦哲伦航行
【解析】据题干“星期日,10 月 28 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
发。”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 1492 年开始从西班牙出发,
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故选:B。
11.1851 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览厅“水晶宫”,
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l851 年英国能首先举办世博会的政治原因是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最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原因是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2.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动机的发明
C.电器的发明 D.内燃机的创设
【解析】据所学知,汽车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所以卡尔•本茨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内燃机的创
设成功。
故选:D。
13.1787 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 1787 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
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
)
A.立法确定 B.会议形成 C.总统确定 D.人民决定
【解析】1787 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 1787 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
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立法
确定。1787 年宪法是由制宪会议制定的,它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
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故选:A。
14.“……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 1945 年 4 月 25 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
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
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B.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
D.东两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解析】“……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 1945 年 4 月 25 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
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线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
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出自雅尔塔会议;材料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二战
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二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遭难,基于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1945 年 2 月,
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等。1945 年 10 月 24 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
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 小题 14 分,第 17 小题 12 分,共 32 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
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
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
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黃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
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
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解析】据材料“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
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
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
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黃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
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
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为‘唐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盛唐气象的表现包括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主交往与交融
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繁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长安
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是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
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故答案为: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主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文学艺术的多彩与繁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统治
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
动。
1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外交、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案,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又有 28 个国
1971 年
1972 年
家同中国建交
1978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0 年
1984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物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
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脸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
正确的。“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海城市
1985 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 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
1992 年
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 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 13 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
2017 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
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有理事会会议义,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
2018 年
‘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休”的重要讲话。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说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时的外交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