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可拓学原理与应用.doc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资料共3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可拓学的原理与应用 主讲:陈云山 第一章 新学科——可拓学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从山寨手机到创意的革命 创意革命的未来和可拓学的归宿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研究的对象是矛盾问题,探讨按照一定的程序 生成开拓创新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可拓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拓展的,通过各种变 换的方法,能够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问题与创新 问题=目标﹡条件 矛盾问题有三类:不相容问题、对立问题和客观矛盾 问题 可拓学的逻辑细胞是:描述天下万物的物元,描述天 下万事的事元,描述关系的关系元,合称为基元
基元 物元=(物,特征,量值) 事元=(动作,特征,量值) 关系元:由关系词、特征和该关系词关于该特征的量 值所组成。 基元:物元、事元和关系元合称为基元。它把事、物 或关系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元的基本性质—可拓展性和共轭性是创新的基础。 一切创意都可以用基元的变换和它们的运算式来表示。 复杂的物、事和关系可以用物元、事元和关系元的复 合形式来表示,叫做复合元。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可拓论:可拓集理论、基元理论和可拓逻辑 可拓方法 化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 处理对立问题的三种方法和转换桥 从整体出发,考虑处理复杂问题的关键策略 可拓工程 研制各个领域中能出点子、想办法的智能系统 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管理和决策上的应用研究 检测和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可拓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可拓学是一门哲学、数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学科,一 门以解决矛盾问题为目标的新的横断学科。有矛盾问题 存在的地方,就有可拓学的用武之地。它在各门学科和 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成效,不在于发现新的实验事 实,而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从山寨手机到创意的革命 经济领域的山寨革命好蓝海战略 网络经济和网络战争 非军事战争和军事战争 超限战好处理不相容问题 政治智慧和处理对立问题 不对称创新与创意的革命 创意革命的未来和可拓学的归宿 可拓策略生成引擎和可拓策略生成网站
从数据中挖掘变化的知识 未来的聪明机器 把可拓学建设成具有多分支的新兴学科 第二章 生成创意的共轭之说 虚与实:空城计何以能成功? 软与硬:三个臭皮匠好三个和尚 负与正:别人不要,我要! 潜与显:为何老停电? 生成创意的共轭之说:虚与实 物有虚实两部,虚实结合,方成一物 虚部是有价值的,虚部分为主观虚部和客观虚部 诸葛亮用虚部对付司马懿——实是基础,虚可以使 用  在一定条件下,实部和虚部可以互相转化 用水把洞变为实部,将老鼠赶出洞外——虚与实转 化,可以产生创意 生成创意的共轭之说:软与硬 物有软硬两部,软硬结合,方成一物。 软部是有价值的,软有内部联系、外属联系和外联联 系等类型
三个臭皮匠和三个和尚  在一定条件下,硬部的变化会导致软部的改变,软部 的变化会导致硬部的改变 洛克菲勒的联盟—增加第三者 工厂的改革 生成创意的共轭之说:负与正 物有负正,对某一特征而言,有正必有负,有负必有 正 人们往往注重正部而忽略负部。负部是相对于某特征 而言之,负部是有用的 负部与正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利用这种转化,可以 提出很多处理矛盾问题的创意 英国犯人船事件—把包袱变成天使 “牛鬼蛇神”和人才—改变规则会使负部变为正部 新生工厂—烂船也有三斤钉 生成创意的共轭之说:潜与显 物有潜显,潜显结合,是为一物 潜部有有利和有害两种类型
在一定条件下,潜部可以转化为显部,显部可以转化 为潜部 杀鬼见血—创造潜化和显化的机会 从被冷落到做左丞相—潜部到处都有,使潜部显 化就是创意 未卜先知—预知潜在危险和危机并加以预防,使 它潜化也是好创意 为何老停电? 第三章 生成创意的拓展四法 发散树: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相关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蕴含系:日本人为何能捷足先登 分合链:钱不够怎能留学 发散树: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曹冲聪明,但不是最聪明! ——很多物有同一种功能 竹竿为什么进不了城门? ——一物有很多特征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很多动作可以做同一件事 发散树: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一个对象有很多特征,每个特征又可以对应不同的功 能 具有同一个特征的对象有很多个 一个量值,往往很多事物、很多特征都有 发散树: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可以用来处理矛盾问题的物、事或关系不止一个,即 是事物和关系是可以拓展的。利用这种“可拓展性”,可 从对象、特征和量值进行多方面的发散,包括一对象多 征、一征多对象、一征多值、一值多征、一值多对象、 同征同值多对象。这六个方面的发散构成一棵很大的 树,叫做发散树。 对于不同的矛盾问题,在树上可找到多个替代原事物 的“树叶”,这就是变换的来源。通过变换及其运算,可
以得到很多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出合适的 创意,进行开拓创新和使矛盾问题转化为不矛盾问题。 相关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客观世界中,存在对象相关、特征相关和量值相关, 对不同对象而言,存在同特征的相关和不同特征的相 关,它们构成一个庞大的相关网。 利用相关网,人们可以找到处理问题时需要的相关事 物,从而生成创意。 相关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围魏救赵—魏王和魏兵是相关的 加利率压房价—贷款利率和房价是相关的 买100减30—利润和销售量是相关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