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甘肃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年甘肃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 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意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右图为“颖川赖氏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 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 A.宗法制的特征 B.礼乐制的遗风 C.禅让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痕迹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其中论及的制度变化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三公制→三省制 C.世袭制→禅让制 D.封国制→行省制 3.有历史教材评论某次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 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这次改革 A.由执政官梭伦推行 B.推选伯利克里为首席将军 C.指克里斯提尼改革 D.将雅典民主推向“黄金时代” 4.“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 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 反映出 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5.右图所示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奏疏的部分内容。这份奏 疏主要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英法联军侵华和火烧圆明园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6.俄国历史的某一时期,彼得格勒同时举行了分别支持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的两场游行。 四位同学对此展开讨论,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上述游行应发生在 1917 年 12 月 B.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临时政府最终镇压了布尔什维克 D.当时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7.2015 年 10 月 1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 2015 年最新人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 目名单,在共 47 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这说明 ①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 ②中国是抗日主战场 ③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④联合国伸张正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2015 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双 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九二 共识” A.以两岸“三通”为前提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开拓了国际关系新领域 D.发展为“一国两制”构想 9.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 再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 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下列活动与这一思想吻合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10.“唐代以前笨重的长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 造了一种轻便的耕作工具,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这种耕作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花楼机 11.阅读右面两幅图片,产生从左到右图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封建政府优化商业环境 C.纸币便于随身携带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实
的倡导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 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B.诱导了民族工业产生 C.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 D.导致民族工业的衰落 13.右图反映的是我国 1953—1985 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 的原因是 A.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 B.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 14.1912 年 3 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 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 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 了 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国民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15.罗斯福新政时,美国政府发动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右图:“蓝鹰”标记),给遵守 相应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以资鼓励。这一措施 A.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B.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复苏 C.有利于国家调整工业生产 D.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16.“美国经济 1991 年 3 月到 2000 年 2 月出现了持续 107 个月的良好运转态势,失业率和 通货膨胀率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C.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D.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7.2015 年 12 月 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 2016 年 10 月 1 日加入 SDR(特 别提款权),这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的表 述,正确的是 A.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B.稳定国际贸易体系 C.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D.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18.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 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文人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 19.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成功研制青蒿素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家或医学奖。小明 同学对中医药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他收集下列相关资料,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提出了辩证施治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中医“四诊法” D.华佗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20.“自 14 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追 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材料中“新文化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 21.18 世纪早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这样赞美牛顿:“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显现光明。”这是因为牛顿 A.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 B.开创了严密的试验科学 C.创建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D.使人类认识了微观世界 22.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新闻纸(newspaper)、铁路 (railway)、火轮机(steamer)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反映了我国 沿海居民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C.引领国人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D.力图改变晚清的政治制度
23.规范汉字书写已成为今天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新文化运动时期 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白话诗歌的负面影响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24.“如同在六七十年代先后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一样,中国人这次……也是完全依靠自 身的智慧和力量……这就说明了,在航天科技领域,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了世界航天大 国的行列。”该报道反映出中国 A.打破了西方核垄断 B.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掌握导弹发射技术 D.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25.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 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下列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26 题 15 分,第 27 题 10 分,第 28 题 10 分,共 35 分) 26.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是金现代社会政治发展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15 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政变,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英国历史进程,也改变 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王荣堂、姜德昌《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 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 个国家,一个建立在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模式基本制度体系的建立应该是 1949 年。纲领创立了中国模式的基本制
度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改变了英国历史进程”的宪法性 文献,分析其历史意义。(5 分) ——刘卫民《中国模式研究》 (2)材料二中“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在美国有何具体表现?“切实可行的 政体”指什么?(4 分) (3)材料三中“纲领”是什么?其性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6 分) 27.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和河流污 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1848 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 年通过《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 利。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 1842 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 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 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1981—1985 年,在美国的危害生态工业的国外投资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 35%。 日本“最肮脏”生产部门的国外投资中,2/3—3/4 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全球每年生 产有害垃圾 5 亿吨,90%来自发达国家,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正是由于全 球化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每一次世界经济组织召开会议的时候,都会举行游行 示威活动,抗议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 ——吴兴楠《全球化与未来世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为改善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4 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 原因。(2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保护方面谈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4 分) 28.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上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 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 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 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 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 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就是说,维 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接着又说“包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中国文化概论》 就是说,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的品德。(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2 分) (3) 材料三中顾炎武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哪一名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 形成背景。(4 分) 三、综合探究题(15 分) 29.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思想最为诱人的一点,就是把“人”当做宇宙的中心。黑格尔称智者 学派普罗泰格拉的学说是“伟大的命题”,因为它强调了人的价值,人的作用。马克思
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 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 替。”列宁认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 ——摘自《马恩列斯全集》 材料三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伟大的命题”是什么?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智慧的化 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 分) (2) 根据材料二,概述恩格斯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以来适合中国国情并“最有生命力”的政 治制度创新。(6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