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乐山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B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10 题;共 19 分)
1. (1 分) 照样子,比一比,看谁写得多,再组词。
交 校 ________
郊 ________
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 分) 为字宝宝找家。
友
有
我________许多好朋________。
心
新
我背着________书包,________里真高兴。
3. (1 分) 按要求写词语。
痛
痛
快
快
(
AABB
)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1 分)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第一次出现,从来没有过的举动、事业或发明创造。________
②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________
③往远处望。________
5. (1 分) 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再选词填空。
生旦净________
粉________登场
惟妙惟________
喜________乐见
唱念________打
动人心________
有________有眼
余音绕________
淮剧是盐阜一带老百姓________的一个剧种。陈德林是一位著名的淮剧演员,当他________时,台下立即爆发
出热烈的掌声。他演的戏情节________,表演的人物________,动作做得________……当表演结束时,
观众还是不肯散去。
6. (1 分)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①《养花》一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他获得“________”的称号。
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既须________,又长________,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②《美猴王》节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________,这本书里有“三打________”的故事,“三打________”
是另一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故事。“三请________”和“三气________”则是________中的故事,此外还有一
部名著是________。
③《矛与盾》节选自________,文中“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意思是:________
④《鹬蚌相争》节选自________,出自本文的成语是________,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⑤《别董大》是一首________诗,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之情。
⑥《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蝶恋花”是________,“答李淑一”是________。
词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5 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西沙群岛是我国的边防前哨。(改成反问句)
②大龙虾划过来,划过去(扩句)
8. (2 分)下列事物中,比游隼俯冲速度慢的事物是(
)
A . 飞机
B . 流星体
C . 猎豹
D . 光
9. (1 分) 知识回顾。
(1) 轩轩总是贪玩不好好学习。不珍惜时间,我想对他说:“盛年不重来,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
(2) “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这两句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他________。
(3) 《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告诉我们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联系是________。
(4)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廉颇,________的海力布。
10. (5 分)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___,只有敬亭山。
(2) 湖光________,潭面________。
(3) 大漠________,长河________。
(4) 几行________,无数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共 2 题;共 27 分)
11. (6 分)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
林。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________
②河渭不足________
③北饮大泽________
④弃其杖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3) 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4) 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5)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12. (21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苹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
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
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
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
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
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
天?
⑦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
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⑧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
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
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
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⑩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
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
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
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
懂它们。
(1) 第③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
(2) 第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 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4) 文章最后说,“我从章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
人的道理”。
三、 写作 (共 1 题;共 5 分)
13. (5 分)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她)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
要求:①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定一个题目。②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不少于 350 字。书写工整,不写错
别字。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10 题;共 19 分)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