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从速度、容量、价格三个角度比较 cache、主存、硬盘。
答: 按照 cache→主存→硬盘的顺序
速度越来越慢、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
2. 说明 cache、主存、辅存三者的作用(即其中存放什么信息)。
答:Cache:存放 CPU 在当前一小段时间内多次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主存:主要存放 CPU 当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放大量的后备程序和数据。
3. 简述随机存取的两点含义。
答:①可按地址访问存储器中的任一单元;②访问时间与单元地址无关。
4. 简述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的定义。
答:存取时间:从存储器收到读/写申请命令,到从存储器取出/写入信息所需的时间。
存取周期:存储器作连续访问操作过程中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
5. 磁带、主存、硬盘、光盘四种存储器分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直接存
取存储器中的哪一类?
答:主存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
磁带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
硬盘、光盘属于直接存取存储器。
6. 引入 cache 的目的是什么?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什么?
答:引入 cache 的目的是为了匹配 CPU 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差异。
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存储器的容量。
RAM 区:5KB
7.已知 CPU 地址总线 A15~A0(低)。用 ROM 芯片(4K×4 位/片)和 RAM 芯片(2K×8 位/
片)组成一个半导体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中 ROM 区地址从 3000H~3FFFH,RAM 区
地址从 6000H~73FF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存储器需用多少块 ROM 芯片和多少块 RAM 芯片?(2 分)
(1)组成该存储器需用多少块 ROM 芯片和多少块 RAM 芯片?(2 分)
ROM 区:4KB
所以需 4K×4 位/片的 ROM 芯片 2 片;需 2K×8 位/片的 RAM 芯片 3 片。
(2)各芯片需连入哪几根地址线?(2 分)
4K×4 位/片的 ROM 需连 A0~A11;前两片 2K×8 位/片的 RAM 需连 A0~A10,第三片需连 A0~A9
(3)分别写出各片选信号的逻辑式。(4 分)
采用全译码
A15 A14 A13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0
0
0
0
0
0
4K×4 4K×4
2K×8
2K×8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设 ROM 芯片片选为 CS0、三片 RAM 分别为 CS1、CS2、CS3
1
1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K×8
则 CS0=
15
AAAA
13
14
12
CS1=
CS2=
CS3=
15
AAAAA
12
13
14
11
15
12
AAAAA
13
14
11
15
11
AAAAAA
12
13
14
10
8. 设计一半导体存储器,其中 ROM 区 4KB,选用 ROM 芯片(4K×4 位/片);RAM 区 3KB,
选用 RAM 芯片(2KB/片和 1K×4 位/片)。地址总线 A15~A0(低),双向数据总线 D7~D0
(低),读/写线 R/W
(1) 组成该存储器需用多少块 ROM 芯片和多少块 RAM 芯片?
4K×4 位/片 ROM 芯片 2 片
2KB/片 RAM 芯片 1 片
1K×4 位/片 RAM 芯片 2 片
(2) 各芯片需连入哪几根地址线?
4K×4 位/片 ROM 芯片需连 A0~A11
2KB/片 RAM 芯片需连 A0~A10
1K×4 位/片 RAM 芯片需连 A0~A9
(3)给出芯片地址分配和片选逻辑式
采用部分译码,存储器共 7KB,需要地址线 A0~A12 共 13 根
A12 A11 A10 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0
0
1
1
1
1
设 ROM 芯片片选为 CS0、2KB 的 RAM 和 1K×4 的 RAM 片选分别为 CS1、CS2
4K×4 4K×4
1K×4 1K×4
0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2KB
CS0= 12A
CS1=
12AA
11
CS2=
12
11
AAA
10
9.动态存储器为什么需要刷新?
答:动态存储器依靠电容上的电荷存储信息。平时无电源供电,时间一长电容电荷会泄放,
需定期向电容补充电荷,以保持信息不变。
10.简述刷新与重写的区别。
答:
刷新:非破坏性读出的动态 M,需补充电荷以保持原来的信息。
重写:破坏性读出后重写,以恢复原来的信息。
11.常用的刷新方式有哪些,其中哪种方式最常用,一般如何实现?
常用的刷新方式有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其中异步刷新最常用,一般用 DMA 控
制器实现。
12. 若一个文件超出 1 个磁道容量,余下的部分是存于同一盘面上,还是存于同一柱面上?
答:存于同一柱面
13.各磁道周长不同,其磁道容量是否相同?
答:相同
14.简述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答:由于编程时指令地址的分布基本上连续,对循环程序段的执行往往要重复若干遍;在一
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对存储器的访问大部分将集中在一个局部区域中,而对此地址范围之
外的地址很少访问。这种现象称之为局部性原理。
15.CPU 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 完成存取的次数为 360 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 40 次,
已知 cache 存取周期为 50ns,主存存取周期为 250ns,求 Cache 的命中率、cache/主存系统
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答:
命中率 h=360/(360+40)=90%
平均访问时间 ta=50ns*90%+(1-90%)*250ns=70ns
效率 e=50ns/70ns=71.4%
16.简述 Cache 写的两种方法。
答:
写直达法:写操作时数据既写入 Cache 又写入主存
写回法:写操作时只把数据写入 Cache 而不写入主存;当 Cache 数据被替换出去时才写回
主存
17.双端口存储器何时会产生读写冲突?
答:当两个端口同时存取同一存储单元时,会发生端口间的读写冲突。
18.设存储器容量为 64 字,字长 32 位,模块数 m=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
存储周期 T=240ns,数据总线宽度为 32 位,总线传送周期=60ns。若连续读出 4 个字,问顺
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
解:
连续读出四个字的信息总量是 32*4=128bit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 4 个字所需的时间分别是:
t2=mT=4×240ns=960ns
t1=T+(m-1) ×60ns=240ns+180ns=420ns
顺序存储器的带宽为 128bit/960ns=16B/9.6*10-7S≈17MB/S
交叉存储器的带宽为 128bit/420ns=16B/4.2*10-7S≈38MB/S
19.相联存储器与一般存储器的显著区别在于哪里?
答:一般存储器是按地址访问存储器的,而相联存储器是按内容寻址的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