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6 分) 1.(2 分)(2013•黔东南州)贵州山清水秀,是中国的后花园.我省很多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卫 ) 生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社会活动中,符合节约、节能、减排、防污的是( A . B . C . D . 大办酒席 鲜花扫墓 工业排污 燃放爆竹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大办酒席过于浪费; B、鲜花扫墓替代了焚烧纸,很环保; C、工业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D、鞭炮的燃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解答: 解:A、大办酒席过于浪费,与节约相违背,故 A 错误; B、鲜花扫墓替代了焚烧纸,既节约了能源,又避免了空气污染,故 B 正确; C、工业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故 C 错误; D、鞭炮的燃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节约、节能、减排、防污这些话题是近几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也是化学考试的热点 话题. 2.(2 分)(2013•黔东南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 误的是( ) A. 原子序数 B. 元素名称 C. 元素符号 D. 中子数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A 为原子序数是 16;B 为元素 名称硫;C 为元素符号 S;D 为相对原子质量是 32.006,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2 分)(2013•黔东南州)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下面 是常见物质的区分,其中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A. 硬水和软水…甲肥皂水振荡 B. 羊毛和涤纶…燃烧闻气味
C. 氢气和天然气…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 D. 石灰水和雨水…滴加酚酞溶液 考点: 硬水与软水;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 纤维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离子,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中可溶性 钙、镁离子的含量少,与肥皂水混合产生较多泡沫; B、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氢气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均为蓝色;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解答: 解:A、硬水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 以鉴别,故 A 正确; B、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无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 别,故 B 正确; C、氢气和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均为蓝色,通过点燃观察火焰 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 C 错误; D、石灰水显碱性,雨水略显酸性,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可以鉴 别,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4.(2 分)(2013•黔东南州)图中“ ﹣氧原子”,“ ﹣氢原子”,“ ﹣碳原子”.根 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 X 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X 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8 C. 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D. 物质 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4g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不是“克”分析. 解 答: 解:A、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有 4 个氢原子、2 个碳原子和 6 个氧原 子,生成物出 2X 外,有 4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 的一个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因
此 X 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B、由 A 分析可知,X 的一个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根据化合物中 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 X 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 量比为 12:(16×2)=3:8,故说法正确; C、由 A 分析可知,X 的一个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 评: 本题难度较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 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2 分)(2013•黔东南州)密闭容器内有 X,O2,CO2,H2O 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 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克 23 80 2 2 反应后的质量/克 待测 32 46 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 X 的质量为 23 B.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 物质 X 只含有碳、氢元素 D. 物质 X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考 点: 专 题: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 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而得出待测的值,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质量,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23+80+2+2﹣32﹣46﹣29=0,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 X 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故说法 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 X 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根据反 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解 答: 参加反应的 44g 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 44g× =32g,参加反应的 27g 水中 含有的氧元素质量是 27g× =24g,所以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32g+24g=56g,大 于反应的氧气质量 80g﹣32g=48g,故 X 中一定有氧元素,故说法错误; D、由 C 分析可知,物质 X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 评: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6.(2 分)(2013•黔东南州)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 A. K2SO4,NaNO3,NH4Cl B. BaCl2,Na2SO4,NaOH C. CaCl2,Na2CO3,AgNO3 D. FeCl3,CuSO4,NaCl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 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 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BaCl2 和 Na2SO4 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项错误. C、CaCl2 和 AgNO3 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CaCl2 和 Na2CO3 在溶液中相 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CuSO4 溶于水呈蓝色,FeCl3 溶于水呈黄色,故选 项错误. 故选 A. 点 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 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7.(2 分)(2013•黔东南州)有 X,Y,Z 三种金属,其中 Y 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X,Z 不能与 稀硫酸反应;将 Z 浸入的 X 盐溶液中,在 Z 的表面有 X 析出.下列选项符合 X,Y,Z 的是 ( ) A. Ag,Zn,Cu B. Zn,Mg,Cu C. Al,Ag,Zn D. Ag,Mg,Zn 考 点: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与金属材料. 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说明金属活动性处于 H 之前;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 新的金属,说明新的金属的活动性不如金属活动性强.利用这些变化的规律性,对金 属 X、Y、Z 的活动性进行对比. 解:由题意可知,Y 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X、Z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得金属 Y 的活动性 大于 X、Z;将 Z 浸入 X 的盐溶液中,在 Z 的表面有 X 析出,说明金属 Z 能把 X 从其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则金属 Z 的活动性比 X 强.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 序为 Y>Z>X;所以: A、Ag,Zn,Cu 的活动性符合 X,Y,Z.故 A 正确; B、由于 Zn 的活动性大于 Cu,Zn,Mg,Cu 的活动性不符合 X,Y,Z.故 B 错误; C、由于 Ag 是活动性最弱的,不符合 X,Y,Z.故 C 错误; D、由于 Zn 能与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 Ag,Mg,Zn 的活动性不符合 X,Y,Z.故 D 不 正确. 故选 A. 点 评: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结果,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根据 在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多少可比较反应速度. 8.(2 分)(2013•黔东南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OH 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C D CO(CO2) Fe(Cu) 通入 NaOH 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 加过量 CuSO4 溶液,过滤 NaCl(KNO3) 溶解,过滤,蒸发 A. A B. B C. C D. D 考 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 质.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 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 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A、NaOH 溶液和 Na2CO3 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 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用浓硫 酸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 能与过量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 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 KNO3 先 结晶出来、过滤、蒸发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点 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 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满分 26 分) 9.(6 分)(2013•黔东南州)现有 H,O,S,Fe,Cu 五种元素,选择其中适当元素,回答下列 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两个氧原子 2O .②3 个氢氧根离子 3OH﹣ . (2)请用化学式填空: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②酸 H2SO4 . (3)写一个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考 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 专 题: 分 析: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 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②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 答: 解:(1)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 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氧原子表示为:2O.
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 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 (2)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②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符合要 求,其化学式为:H2SO4. (3)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 故答案为:(1)①2O;②3OH﹣;(2)①H2O;②H2SO4;(3)Fe+H2SO4═FeSO4+H2↑.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 方程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点 评: 10.(6 分)(2013•黔东南州)下列图中字母 A﹣I 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C 是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 是一种黑色固体.“→”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 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aCO3 ; (2)操作 1 的名称为 过滤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4)写出 G+F→I 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Cu(OH)2↓+Na2SO4 . 考 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 题: 分 析: 解 答: 框图型推断题. 本题的突破口是黑色固体 B 和稀硫酸反应产生 G 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因此 B 是氧 化铜;硫酸铜和 F 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I,F 可能是氢氧化钠;A 高温煅烧产生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即二氧化碳,产生的 D 又能够和水反应产生 E,E 能够和 碳酸钠反应产生 F 氢氧化钠,故 E 是氢氧化钙,D 是氧化钙,A 是碳酸钙,然后带入验 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黑色固体 B 和稀硫酸反应产生 G 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因此 B 是氧化铜;硫酸 铜和 F 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I,F 可能是氢氧化钠;A 高温煅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C,即二氧化碳,产生的 D 又能够和水反应产生 E,E 能够和碳酸钠反应 产生 F 氢氧化钠,故 E 是氢氧化钙,D 是氧化钙,A 是碳酸钙; (1)A 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2)操作 1 是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离得 到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因此是过滤; (3)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G+F→I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答案为:(1)CaCO3;(2)过滤;(3)CaO+H2O=Ca(OH)2;(4)2NaOH+CuSO4=Cu(OH)2↓+Na2SO4. 点 评: 解答这类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好突破口,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首先确定转化关系图 中的某物质,然后根据转化关系或物质组成、颜色特点,进行逆推而完成对转化关系 图中物质的判断,做推断题要根据信息敢于假设. 11.(6 分)(2013•黔东南州)A,B,C,D 是 1﹣18 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B 原子有三个电子 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B 原子核外电子数少 1;C 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D 原子核电荷数比 C 原子核电荷数多 2.请回答: (1)请在表格中用实线完善元素周期表的边框,并标出 C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2)B 的离子符号 Mg2+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A 与 D 两种元素可组成微粒个数比为 1:1 的物质 Na2O2 .(填化学式) 考 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 题: 分 析: 元素推断题.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的分布情况来画; (2)依据该元素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推知元素的种类,依据其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其离子的 带电情况; (3)依据 AD 两元素的特点推知元素的名称,而后利用条件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的分布情况,绘制部分边界如下: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说明 C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 则其原子序数是 6,则是氧元素,故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解:(1)元 解 答: (2)B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 B 的核外电子数是 12,由于 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内质子数,所以该元素是镁元素,化学反应中易失掉核外最外层 ; 的两个电子,故其离子符号是 Mg2+;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A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B 原子核外电子数少 1,则 A 的核外电子数是 11,质子数也 为 11 是钠元素,D 原子核电荷数比 C 原子核电荷数多 2,故 D 元素是氧元素,两种元 素可组成微粒个数比为 1:1 的物质是 Na2O2; 故答案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