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湖北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湖北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概念辨析(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家 庭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子女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社会教育中的师傅以及 起到教育作用的其他人员,都是教育者。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五步教学法:指常见的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形式有许多,一般是指 导、读、讲、练、测五步教学形式。导是指导入新课,在教学的开始就要千方百计地诱发 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读是指预习阅读,要安排在课内进行。讲是指释疑解难, 着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知识,认识模糊的内容。练是指练习巩固,是消化、巩固、提高的 阶段。测是指检测反馈,检验教学效果。 3.习惯:指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自动化的动作 和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 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 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 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习惯是品德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参照群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直接参照群体又称为成员 群体,即某人所属的群体或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群体。参照群体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表现在 三个方面:参照群体为人们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人们有效仿其参照群体 的愿望,因而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参照 群体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某种“一致化”,从而影响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选择。 5.知、情、意、行:指道德教育的内容。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 提高过程。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 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道德情感是指 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在一般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 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道德意志是指人们 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 的道德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道德行为是指 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 6.教育投资:指为了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投 放到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全部费用之总和。在我 国,教育投资由国家或中央教育投资和地方教育投资组成。所谓政府的教育投资行为是指 政府在一定行为动机的驱动下,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教育投资活动作出的行动反应。所谓 地方教育投资是指运用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实力支付的教育投资。有人把省级以下的教 育投资如县级教育投资也称为地方教育投资。合理的教育投资行为有利于教育经费的增加
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不合理的教育投资行为,不仅不利于教育经 费的增加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教育的发展,甚至还会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二、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简析教育生产性的具体表现。 答: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 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 技术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 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增加,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因而教育 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 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教育。科学知识需要在短时间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 但它也负担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高等学校常常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中等学校中也有实验室、校办工厂等,为学生 提供实习的机会。目前世界的高等学校都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 2.如何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指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形态之间比较,具 有自身的规定性,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规律,教育改革必须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不能只 根据政治经济的需要亦步亦趋地随意“改革”。 我们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和诠释主要集中在教育的“服务”功能,对教育为社会 服务的理解又往往集中在为政治服务,集中在教育直接为特定时期的社会目标和政策服务 (只是在不同时期,由于目标和政策的不同,教育为之服务的具体内容不同)。这实际上是 把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一从普遍历史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简单地还原到特定的时间-- 空间条件,把普遍性完全等同于特殊性,因而,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简单化、教条化了。另 一方面,虽然也常提及教育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但在本质上,由于把教育的社会功能 理解成教育直接参与某项社会目标的完成,把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当作教育的直接、具体 的行为,甚至用社会的具体目标完全取代教育自身的目标,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最终就 必然表现为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和任务的单纯的、被动的适应、顺应。这看似充分发挥 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显示了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是以牺牲教育社会功能的本质为代价 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不仅毫无“相对独立性”可言,事实上成了某种手段或工具(“教 育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非是这种认识的极端化的、然而
也是必然的表述),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完全是以它作为工具的直接效用来衡量的。当人们回 顾近几十年间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时,常会叹息教育受到太多的“冲击”,教育发展所必需 的连续性、稳定性丧失殆尽,殊不知,造成这种冲击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正是教育社会 功能的机械化、教条化的认识。 3.简述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答: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先驱者马 克思、恩格斯全面研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论 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条件,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 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历史地考察了由于社会分工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 离和对立,造成人的体力和智力片面发展的过程,论证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人的 全面发展,阐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指出未来社会必将通过教 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崭新的人。 (2)教育目的都是具有社会制约性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 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 治设施的制约。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 件、互为因果的。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 条件下还很尖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 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只有把握了教育目的的相关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制定合适的教育目的。 4.简析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答:教育改革是涉及教育各方面各环节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但成败的关键,在 于以高考制度为首的制度的彻底变革,如果抓不住这个关键,则改革必然不能成功。教育 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彻底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 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 人为目标。教育的各方面和各环节,都应当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 和重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方向。 (1)追求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一般来说,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宗旨, 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因而,基础教育改革,始终应把有利于为学生发展打 好全面基础作为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所有儿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让所有儿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即面向全体、身心和谐发展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不讲儿童发展或基本素质,都不能体现基础教育的价值特性。 (2)促进教育公正。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迄今为止仍有许多不公正的现象,
效率优先仍是社会改革的一般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则应特别突出教育公正原则,努力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是国际上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 我国社会稳定和进步的现实要求。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制度上,应优先强调教育公正思想, 建设正义的制度。 (3)弘扬教育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始终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事业,改革应增进教育的人 文性。基础教育改革应把人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珍 视个性和创造力,赞美高尚人格和美好事物,不懈地提升人性和发掘人的力量。改革不能 使教育非人化,而应使教育更加人性化。 (4)强化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基础教育是综合性的社会文化事业,关系着国家的长治 久安、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整体的社会效益, 坚持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增进福祉的指导思想。在举国上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 设的大环境中,教育市场化思潮也大行其道,利益计算的市场法则正在侵蚀着基础教育的 公益法则。对此,基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根本立场,即信守服务于个人发展、社会稳定 和进步的基本价值观,高举公益事业的大旗。这是一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选择。 总之,教育改革需要杜绝形式化倾向,同时遵循科学规律,同时需要处理好追求利益 最大化的市场行为。将教育引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三、论述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试分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纠正这一现象的设想。 答:(1)我国的考试制度为高校、为社会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推动了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然而,大规模的选拔性统一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20 多年来它利弊共存, 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影响。最显见的影响就是各级学校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 追求高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实现素质教育的已经形成了两大矛盾。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感到知识、文凭在生存和发 展中的作用。因此,从学生到家长,从家长到学校,一直到整个社会,都形成了追求分数, 专注考试的社会风气。学生求学要读重点中学。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 来好升学、好就业,而升学率高的学校用数字说明了他们的实力,升学率高意味着好的学 习环境、高的教学质量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我国学校追求升学率有其合理性;升学率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效果和 学生学习的重要尺度;升学率与学校完成教育目标,与考试测评结果紧密相联,追求升学 率将是我国现行体制和国情下的必然结果,将长期存在下去。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要 有整体性的综合调控手段,否则难以奏效。 (3)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的不良后果中最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使 得绝大部分学生只能专注于应试科目的学习。即使学生对一些非高考应试科目比较感兴趣, 他们也往往会遭到老师和家长制止,同时社会力量也很少对一些非应试科目进行专门的培 训,这导致学生对一些基本常识的了解,造成他们将来生活能力上的不足,制约其未来发
展。 (4)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是打破长期以来的围 绕考试制度的形式,而提倡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形成。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现并不仅仅是教 育体制的问题,它是一个应该有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参 与解决的问题。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体制虽然正在向有利于素质 教育的方向发展,但制度的变革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而且也需要其他方面的有效配合。 制度的变革可能会伴随着其他一些矛盾的出现,公众应及时转变观念,才能促进素质教育 的顺利实施。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让人们更正确、更具体地了解 素质教育的真谛。 2.试论美育的功能及其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促进作用。 答: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 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1)美育的功能 ①美育的直接功能。美育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审美观以及审美、创作能力的培养等)与美育概念的狭义或形 式美育相关。 ②美育的间接功能。这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 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 ③美育的超越性功能。“超”是相对于既定的美育功能观而言。这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美 育概念。实质美育概念相联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人生意趣和理想境界追求等, 已经“超”出了原有的直接和间接功能范畴。 (2)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这是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学校美育的任务之一首 先是要以此为基础,爱护、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力,使之更加敏感、细腻,更加丰富。为 此,学校美育应当充分展示自然、艺术、社会和教育本身所蕴涵的美的因素,从而养成学 生热爱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动机。 ②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前者表 示对美与丑及美的质量层次的判定;后者表示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但是 后者只有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才可以说个体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十分重要。一是因为只有具备鉴赏能力才能谈得上创造美。二是具有鉴赏美的能力可 以为主体的生活带来情趣与活力。这也是学校美育的最大意义所在。 ③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个体将自己对美的感悟和把握用不同的形 式表现出来,就会自然形成审美创造活动。创造美的能力十分重要。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
个体会对自己的劳动与生活的条件、环境、对象以及主体自身产生自然的创造美的冲动和 审美改造冲动。这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长远和根本性的影响。 ④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不是要培养艺术家。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 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 3.党的十六大提出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全社会建立符合中国国 情特点的终身学习系统。请结合实际论述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和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主要 动因。 答:(1)终身教育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对国 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 于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 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 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 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 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 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它对制度化的教育提 出挑战,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显现每个人的个性。 终身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的个性化;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的 多样化;人、教育、生活的整合,即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2)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全面的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 的和完善的人。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决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 育的全部,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既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 迭加、重复、也不排斥学校的存在与价值,而必须内在地包含并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学校 教育为基础。 其次,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化社会即 形成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与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社会,在 此社会中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 学习不仅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整个社会,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积极的,是完整的 和富有创造的。 再次,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之 路。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着眼于它的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表现,对于整个过程 中不同阶段、不同结果应有不同评判标准,也即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使人们各展所长、 各得其所。 最后,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更贴近。成人教育、继续教
育、回归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 为教育发展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天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