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新疆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总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位置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识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其答题的答题区 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和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某人北京时间 10:00 乘飞机从北京出发,飞行了 7 个小时后抵达某城市,地区时为 11:00, 则该城市位于 A.东七区 B.东二区 C.西七区 D.西十一区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冷热不均 B.地势高低起伏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海陆分布 3.下列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田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4.在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5.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6~7 题 6.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①B.② C.③ D.④ 可能含有古生物化石的岩石是 A.岩浆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沉积岩 9.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亚欧板块内部 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内部 读我国部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0-1)题 10.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1.日前,丙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酸雨 D.大气污染 1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1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14 读“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图 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成都 16.水源是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缓解该地区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过度利用地下水 B.海水淡化 C.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发展节水农业 17.影响青岛啤酒厂和上海信息产业园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A.劳动力和交通 B.技术和能源 C.市场和技术 D.环境和政策 18.甘肃省兰州市地处黄河谷地,城市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的需要 B.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矿产资源的分布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19.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型若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0.符合“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的是 A.白天教室无人,灯火长明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C.生活富裕,品尝珍禽异兽 D.外出旅行,随意刻画 21.5000 吨玉米从辽宁大连运到广东广州,最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空运 22.下列区域有明确界线的是 A.语言区 B.行政区 C.文化区 D.气候区 23.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雷达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24.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A.湖泊 B.河流 C.稻田 D.滩涂 25.关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广东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B.将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增强了城市热岛效应 D.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能源短缺问题 二、综合题(5 小題,每小题 10 分;无特殊说明,每空 1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右图为局部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 ① 日(冬至、夏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②。 (2)图中晨昏线 AB 为(晨线、昏线)。(2 分) (3)甲、乙、丙、丁四点昼长最长的是①,自转线速度最大 的是②,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③。 (4)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①(南、北)移动,乌鲁木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逐渐②(变 大、变小),喀什夜长将逐渐③(变长、变短)。 27.读“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①,乙风带的名称是②。 (2)常年受乙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①,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是②。 (3)在 A、B 两条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①(填字母),属于暖流的是②(填字母) (4)在 C、D 两条洋流中,C 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①(2 分),D 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 影响是②(2 分)。28.读“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回答下列 问题。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①和②。 (2)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①体制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国内人 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②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 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①、②、水和矿广等,经济因素主要有 ③、④和通信等。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2 分) 29.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区位因素有“土壤、气候、生产技术、交通”四种,通过读图分析 A、 B、C、D 各自正确对应的区位因素。 A.①,B.②,C.③,D.④。 (2)阅读上图中“技术经济因素”的四个方面,说出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技术经济因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许多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职工①;新疆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②。 (3)读图,分析下列农业活动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填字母): 新疆瓜果特別甜①;在天山山区发展牧业、林业,而在天山山麓、洪积扇地带发展种植业 ②。 (4)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5)综上所述,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原 则。 30.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荒漠化主要表现为①退化、②退化、③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 盐碱化。 (2)读图,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首要因素是。 (3)新疆干旱的农作区,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①,防治的主要措施 是②。
(4)在绿洲与沙漠的过渡地带,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其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 施有(在下列给定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上):A.农田防护林网 B. 节水农业 C.封沙育草 D.沙障工程 E.防沙林带 F.退耕还 林 G.退耕还牧 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①,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②,在绿洲内部建 立③,在铁路、公路两侧的流沙地区设置④,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2018 年地理参考答案 3 D 18 D 4 C 19 B 5 A 20 B 6 B 21 C 7 D 22 B 8 D 23 D 9 A 24 C 10 C 25 A 11 B 26 12 A 27 13 B 28 14 A 29 15 A 30 2 C 17 C 1 B 16 D 二、 26.(1)冬至 25°26′S (2)晨线 (3)丁 丁 甲 (4)北 变大 变短 27. (1)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3)B A (4) 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28.(1)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2)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 (3)气候 土壤 经济发展 交通 (4)经济 29.(1)A 气候 B 土壤 C 生产技术 D 交通 (2)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3)气候 地形 (4)气候 (5)因地制宜 30.(1)耕地 林地 草地 (2)过度樵采
(3)次生盐渍化 推广节水农业 (4)C E A D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