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山东青岛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资料共3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山东青岛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80 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36 小题。第 I 卷为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30 分;第 II 卷为非选择题,共 6 小题,50 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 I 卷(共 3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鲳鱼 B. 青蛙 C. 壁虎 【答案】D 【解析】 D. 大熊猫 【分析】(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 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 【详解】A.鲳鱼是鱼类,属于变温动物,A 不符合题意。 B.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B 不符合题意。 C.壁虎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C 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下列关于基因、DNA 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 每条 DNA 分子上有 1 个基因
C.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 物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 上决定 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AC.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 DNA 分子和很多个蛋白质分子,A 正确、C 正确。 B.1 条染色体上有 1 个 DNA 分子,1 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B 错误。 D.基因是 DNA 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 正确。 故选 B。 3. 将黑色关西螈的体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在适宜的 环境中,融合细胞发育成黑色美西螈个体。这说明控制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的是()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A. 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 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 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把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 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 控制的。因此,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会遇到不同情况,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将较暗的视野调亮---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对光 B. 将视野右侧边缘的物像移至中央---向右移动坡片标木
C. 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 D. 镜筒下降时,避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从侧面注视物镜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显微 镜使用时注意事项。 【详解】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视野 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 正确。 B.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方, 只有向右方移动玻片,物像才能向左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 正确。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 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 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 在物镜上,C 错误。 D.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碰破玻片标本,D 正确 故选 C。 5. 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 ) B. 食物泡 C. 口沟 D. 仲缩泡 A. 纤毛 【答案】A 【解析】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 等生命活动。
【详解】A.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所以,草履虫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 系统的结构是纤毛,故 A 符合题意。 B.草履虫的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故 B 不符合题意。 C.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故 C 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的伸缩泡和收集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故 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 A。 6. 输血时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 ( ) A. 红细胞 【答案】A 【解析】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分析】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成分 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 【详解】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 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故选 A。 7.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结核杆菌等病菌中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不再敏感的“超级细菌”。下 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 B. 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 C. 滥用抗生素使细菌群体中耐药菌的比例增加 D. “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 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 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细菌群体中本来就有耐药菌和不耐药菌,只是抗生素的 滥用使得耐药菌存活并繁殖下去,A 正确,B 错误。
C.滥用抗生素,细菌群体中耐药菌存活下来,不耐药菌被淘汰,这样,耐药菌一代代地繁 殖下去,比例增加,C 正确。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超级细菌”是抗生素对细菌定向选择的结 果,D 正确。 故选 B。 8. 下列叙述与青春期身心发育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 B. 出现第一性征 C. 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D. 性意识开始萌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 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 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心肺 功能增强等,故 A 正确。 B.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 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 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故 B 错误。 C.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特点包括独立意识增强,心理方面变得成熟起来,故 C 正确。 D.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开始萌动性意识,从疏远异性到逐渐渴望接近异性,或对异性 产生朦胧的依恋,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B。 9.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有利于指导人们合理膳食。下列有关分析不科学的是 ( )
A. e 层食物富含油脂,应控制其摄入量 B. 青少年应适当增加 c、d 层食物的 摄入 C. a 层食物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各层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及 占比均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 宝塔形式表示出来,a 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 为瓜果蔬菜类主 要提供维生素;c 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 为奶制品、豆制品,cd 主要提供蛋白质;e 为油 脂类。 【详解】A.e 层食物富含油脂,应控制其摄入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A 正确。 B.第 c、d 层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 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应适当增加 c、d 层食物的摄入,B 正确。 C.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物质,糖类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即 a 层食物可为人体生 命活动提供能量,C 正确。 D.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量不同,各层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及所占的比也是不 同的,D 错误。 故选 D。 10. 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番茄果实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来自液泡 B. 番茄的果皮主要上皮组织构成 C. 番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 D. 番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 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没有系统。 (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 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中储存着辣味、甜味、色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番茄植物中的 酸味物质也主要储存在液泡中,A 正确。 B.番茄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果肉部分,植物没有上皮组织,B 错
误。 C.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 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 作生殖器官,C 错误。 D.番茄植株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属 于动物,其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 结构层次,D 错误。 故选 A。 11. 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下列物质 不能通过血浆运输的是( ) A.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B. 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 C. 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 D. 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 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详解】A.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故能通过血浆运输,A 不符合题意。 B.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是人体体内产生的废物,故能通过血浆运输,B 不符合题意。 C.胃腺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在胃中起消化作用,不会进入血液,故不能通过血 浆运输,C 符合题意。 D.人体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人体体内产生的废物,故能通过血浆运输,D 不符合题 意。 故选 C。 12.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 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 其他生物 C.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D. 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 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 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详解】A.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促进水循环,A 正确。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 正确。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 衡,C 正确。 D.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引起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 D 错误。 故选 D。 13.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子宫、子宫 C. 输卵管、子宫 【答案】C 【解析】 B. 卵巢、子宫 D. 输卵管、卵巢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 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 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详解】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其功能是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男性睾 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叫做生殖细胞,二者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叫做受精,故受精卵形成场所是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 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故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践基地种植了大豆,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并对有关问题进 行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B. 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发育成茎,胚芽发育成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