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10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宋词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1004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1.________、________和燕乐,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三个不同的音乐时代。
2.填词用的谱有两类,一为________,一为词谱。唐宋时人们填词主要依从前者。
3.一均是乐曲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相当于词中的一________。
4.《菩萨蛮》、《八拍蛮》等曲调被认为是来自________,故被称之蛮曲。
5.大曲入破以后的部分叫做________,往往是曲中最为紧张和精彩的部分。
6.________是词调异体变格的一种,指将本调再重叠一遍,即由小令叠为长调。
7.唐宋词人选声择调,主要包括择声情、________和择曲名等含义。
8.柳永词上承________曲,下开金元曲子,在其间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
9.秦观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________的妍丽俊逸。
10.向子諲的《酒边词》,以南渡为分界线,分为“江南新词”和“________”。
11.张炎《词源》中说姜夔的词“不惟清空,又且________”。
12.宋代的词论词评可分为专著和________两类,前者如《词源》,后者如各家词集序跋。
13.《四库全书总目》中将词籍分为五类,包括别集、总集、________、词谱和词韵。
14.《乐府雅词》的编者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
)
)
均无分。
1.唐宋时,号称燕乐之首的乐器是(
A.琵琶 B.羌笛
C.箫 D.笙
2.四声之中,词中最重视的是(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3.所谓“过遍”,指的是双调词中(
A.上片的首句 B.上片的结句
C.下片的首句 D.下片的结句
4.对乐曲本调在音乐上节短乐句或简化节奏,在歌辞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这叫做
(
A.偷声 B.摊声
C.转调 D.犯调
5.下列词调中,在宋代常用作祭祀水神之曲的是(
A.《黄河清》 B.《满江红》
C.《水龙吟》 D.《长寿仙》
6.下列题材中,由苏轼新开辟的领域是(
A.咏物词 B.怀古词
C.登临词 D.农村词
7.在南北宋词风转变中处于关键地位、成为维系南北宋词脉的重要纽带的词人是(
)
)
)
)
)
)
)
)
)
)
A.李清照 B.秦观
C.苏轼 D.周邦彦
8.常被看作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的南渡重要词人是(
A.张元干 B.岳飞
C.李清照 D.赵鼎
9.辛弃疾的词作在宋人中数量最多,达到了(
A.五百多首 B.六百二十多首
C.八百五十多首 D.一千一百多首
10.“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段话批评的是(
A.张炎词 B.姜夔词
C.吴文英词 D.王沂孙词
11.宋人词话始于元丰年间杨绘的(
A.《本事曲》 B.《事物纪原》
C.《后山诗话》 D.《晁无咎词话》
12.元好问所编集的金人词集是(
A.《复雅歌词》 B.《草堂诗余》
C.《中州乐府》 D.《阳春白雪》
13.下列词作中,被看作是用词体写就之杭州赋的是(
A.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B.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C.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
14.李清照的下列词作中,以菊花自比的是(
A.《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B.《永遇乐》(落日熔金)
C.《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D.《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5.下列词作中,借咏月寄托故国之思的是(
A.蒋捷《贺新郎》(深阁帘垂绣) B.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C.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 D.吴文英《八声甘州》(听风听雨过清明)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
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有(
A.《瑞龙吟》 B.《贺新郎》
C.《水调歌头》 D.《青玉案》
E.《兰陵王》
2.宋代文人以自度曲用作词调的做法,包括(
A.先过片,后填词 B.先制腔,后实词
C.先撰词,后谱曲 D.先按谱,后依声
E.稍改旧谱,另立新名
3.下列词人中,因词风接近而导致词作往往相互混杂的有(
A.李煜 B.冯延巳
C.温庭筠 D.晏殊
E.欧阳修
4.苏轼对词所作的革新,主要反映为(
A.摆脱艳科,提高词品 B.意内言外,推尊词体
)
)
)
)
)
)
C.拓土开疆,扩大词境 D.刚柔相济,改变词风
E.发展词调,推进词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换头
2.摘遍
3.宋末遗民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说“依曲拍为句”标志着词体的确立?
2.何谓令、引、近、慢?
3.什么是敦煌词所表现的词体初期状态的特点?
4.周邦彦词为何能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5.从词论的角度看,欧阳炯《花间集序》的主要价值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析词在形式体制上主要有哪些特点?
2.李清照的创作对两宋词的发展有何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