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10 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有关物质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其吸热能力就较强
B. 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C.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容相同
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可能相同,譬
如冰和煤油,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其吸热能力较强,故 A 正确,D 错误;
B.比热容与热量无关,但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摄氏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越多,则比热容就越大,故 B 错误;
C.水和冰的构成物质相同,但状态不同,所以比热容不同,故 C 错误。
故选 A。
2.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A 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 B 后,验电器的两片
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 丝绸与玻璃棒 A 摩擦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负电荷
D. A、B 接触时,B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 A 上,瞬时电流方向为 A→B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 A 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在摩擦起电中并没有创造电荷,故 B 错误;
CD.当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玻璃棒上的正电荷吸引验电器上的负电荷,
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由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的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张开,瞬时电流方向是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所以为 A→B,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3. 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 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破镜难圆”是分子间距离太大,没有分子间作用力不同,故 A 不符合题意;
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小孔,并不是间隙,故 B 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 C 不符
合题意;
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4. 冬天,人们常搓手取暖,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
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们在冬天常常搓手取暖,是通过搓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手暖和,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汽油机工作中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5.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铜块(c 铝>c 铜), 吸收相等热量后,则(
)
A. 铝块的温度高
B. 铜块的温度高
C. 两者温度相等
D. 无法判
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铜和铝的质量、温度均相同,c 铝>c 铜,所以根据 Q=cm
t 可得
Qt
cm
则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值比铝升高的温度大,所以铜的温度会高于铝的
温度,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
B.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C. 不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D. 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导体中的电荷做无规则运动,则不会形成电流,不符合题意;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C.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符合题意;
D.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单独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
电流,不符合题意.
7. 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
B.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
C. 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D. 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热值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故 A 错误;
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在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大部分热量被水吸收,
故 B 错误;
C.试管中的水,通热传递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故 C 正确;
D.橡皮塞被冲开,是水蒸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故 D 错误。
故选 C。
8.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没有用电器,故 A 错误;
B.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通,发生电源短路,故 B 错误;
C.图是灯泡的简单电路,符合电路的组成,故 C 正确;
D.图中没有电源,故 D 错误。
故选 C。
9.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条件下,金属、人体、大地、陶瓷是导体
B. 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C.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能够移动的自由电子
D. 导体与绝缘体有绝对界限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陶瓷不能导电,所以不是导体,故 A 错误;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存在,故 B 错误;
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故 C 正确;
D.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变为导体,像玻璃在红炽状态下是能导电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
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应选择燃料种类相同,液体种类不同的甲和丙来进行,
故 A 正确,B 错;
C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液体种类相同,燃烧种类不同的甲和乙来进行,故 CD 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1.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
传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它所对应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
A 不正确;
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
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 B 不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即使温度更低也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
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不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发生热传递.故 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中考的热点.
12. 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 只要有电源,电路中就有电流
C. 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 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故 A 正确;
B.只要有电源,还需要闭合回路,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故 B 错误;
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故 C 正确;
D.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 D 错误。
故选 AC。
13. 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 0.2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8.4×103J/(kg•℃)
B. 加热 20min 时间内,水所吸收的热量是甲的两倍
C. 甲在前 10min 内吸收的热量是 5.04×104J
D. 每个电加热器每秒放出 42J 的热量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当物质甲和水都升高 60℃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是物质甲的两
倍,即水吸收的热量是的两倍,由公式Q
吸
cm t
,当其质量相同时,物质甲的比热容是
水的一半,即 2.1×103J/(kg•℃),故 A 错误,A 符合题意;
B.由于加热器相同,所以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故 B 错误,B 符合题意;
C.根据选项 A 的分析可知,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2.1×103J/(kg•℃),甲在前 10min 内升高
的温度为 60℃,由Q
吸
cm t
可得
Q
吸
cm t
故 C 错误,C 符合题意;
=2.1 10 J/ kg
3
℃
0.2kg 60
℃
4
2.52 10 J
D.由选项 C 的分析甲在前 10min 内吸收的热量是 2.52×104J,所以每放出的热量为
4
2.52 10 J
10 60s
42J/s
故 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4. 冬天到了,很多同学利用热水袋来取暖,一方面热水容易获得,成本低;另一方面水的
______较大,相同情况下降温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长时间取暖。
【答案】
①. 比热容
②. 慢
【解析】
【详解】[1][2]利用热水袋来取暖,一个原因是热水容易获得,成本低,另一原因是水的比
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在放出相同热量情况下,水降温较慢,有利于长
时间取暖。
15.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3,吸收热量之比为 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9:2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
1
m
2
Q
1
c t Q c
1
2
1
Q
c Q
2
1
2
t
c
2
=
3 3 9
2 1 2
=
16. 图所示的电路中,DL 是电铃,L 是小灯泡,同时闭合开关 1S 和 2S 后,小灯泡 ______(亮、
不亮),电铃 ______ (响、不响)。
【答案】
①. 不亮
②. 响
【解析】
【详解】[1][2]同时闭合开关 1S 和 2S 后,灯被短路不亮,电铃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响。
17. 如图所示是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的原理图,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
拆弹专家应在_________(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_________(填
“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答案】
①. a
②. 没有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知,a 部分是电流的必经之路,一旦断开,整个电路将不能接通,而 b 部
分将起爆器短路,因此,为使其停止工作应剪断线 a,拆除前起爆器由于与导线 b 并联被短
路,所以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
【点睛】根据电流的路径,判断 a、b 两段导线在电路变化中的连接情况,就可确定其在电
路中发挥的作用.
18. 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______(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