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A卷.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A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 七上·镇海期末)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描述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个球体,而后证明 地球是个椭球体,到近代人们对地球精确测量后发现地球是个“梨形体”。对此,下列认识 错误的是( ) A.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 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 C. “梨形体” 一定是人类对地球的最终认识 D.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 【答案】 C 【解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是在不断提 高的,故“梨形体” 不一定是人类对地球的最终认识。 故答案为:C 2.(2020·仙居模拟)1864 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 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 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答案】 C 【解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他们的分界线为莫霍 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假如有一天人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 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从最外层地壳再到地幔,再到地球的最内部地核。 故 答案为:C 3.(七上·新昌期末)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 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C.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 0.33% D. 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 【答案】 B 【解析】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故 A 正确不合 题意; 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只能模拟轮船桅杆越远越小的是原因,而不能
证明地球是圆形的,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仅相差 0.33%,说明地球接近一个正球体,故 C 正确不合 题意; D.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4.A、B 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 A、B 两图的描述错 误的是( ) A. A 图表示北半球 B. B 图表示南半球 C. 图中最大 的圆圈纬度是 0 度 D. ④点的经度是 90°E 【答案】 D 【解析】AB、由图可知,B 图顺时针转动,表示南半球,同理 A 图表示北半球;故 AB 正确; CD、图中最大的圆圈赤道,纬度是 0 度而④点在赤道上,故④点的经度是 4 点的经度应 该是 90°W;故 C 正确,D 错误; 故答案为:D。 5.地球上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范围是( ) A. 0°经线向东至 160°E B. 0°经线向东至 180° C. 160°E 向东至 180°经线 D. 20°W 向东至 160°E 【答案】 C 【解析】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E←180°←20°W,所以地球上既位于西半球、又属 于东经度的范围是 180°向西至 160°E. 故选 C。 6.p 点的经纬度是西经 100°南纬 20°,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是( ) A. C. B. D.
【答案】 B 【解析】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 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 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读图可知,符合西经 100°,南 纬 20°的是 B;故答案为:B。 7.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是( ) A. 28°N,145°E B. 21°N,19° W W 【答案】 C C. 56°N,15° D. 46°S,170°E 【解析】A、28°N,145°E,位于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 B、21°N,19°W,位于东半球、低纬度、热带; C、56°N,15°W,位于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 D、46°S,170°E、位于西半球、南温带、中纬度; 故答案为:C。 8.(七上·秀洲月考)珊瑚岩是形成于八千万年前的六边形柱体,地质学家称为柱状节理。 根据岩石的成因判断,珊瑚岩的岩石类型是( ) A. 岩浆 岩 岩 岩 【答案】 A B. 沉积 C. 变质 D. 大理岩 【解析】在距浙江台州市 桃渚十余公里的大堪头,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珊瑚 岩的总面积约 5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 火山岩又称喷出岩, 属于岩浆岩(火成岩)的一类,是岩浆经火山口喷出到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喷出岩。因此珊 瑚岩的岩石类型属于岩浆岩。 故答案为:A 9.(七上·三门期中)某矿物晶体存在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该矿物晶体在分类上最 可能是( )
A. 岩浆 岩 岩 岩 【答案】 A B. 沉积 C. 变质 D. 化石 【解析】A、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 晶体颗粒或气孔, A 符合题意。 B、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 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B 不符合题意。 C、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 成的新型岩石,C 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 为:A 10.鉴别不同种类的岩石的依据是( ) ①岩石的外貌特征 ②岩石的分布地区 ③组成岩石的物质特性 A. ①② 【答案】 C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比如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 物晶体颗粒或气孔, 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 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因为花岗岩是常能形成发育良 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或长石等矿物组成。 因此鉴别不同种类 的岩石可以通过岩石的外貌特征和组成岩石的物质特性鉴别, 岩石的分布地区对鉴别不 同种类的岩石作用不大。 故答案为: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B. 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C. 岩浆侵入地壳,经“变质”形成大理岩 D. 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答案】 B 【解析】A、大理岩是变质岩的一种,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 不符合题意。 B、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使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B 符合题意。 C、 大理岩是变质岩的一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 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C 不符合题意。 D、矿产是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且能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石灰岩和大理岩都 是矿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杭州中考)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⑴⑵⑶ B. ⑴⑵⑷ C. ⑴⑶⑷ D. ⑵⑶⑷ 【答案】 A 【解析】地壳不断变动是内力的作用; (1)高山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内力作用;故(1)符合; (2)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是内力的作用;故(2)符合; (3)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是内力的作用;故(3)符合; (4)风蚀的岩石,是风力的作用,即外力的作用;故(4)不符合; 故答案为:A。 13.(绍兴中考)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 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解析】A、板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 A 错误; 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 B 错误;
C、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内力的作用导致的;故 C 错误; D、海陆变化是内力作用导致的,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14.(金华中考)据统计,2018 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 119 次,与 2017 年相比,地震 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答案】 B 【解析】A、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和边缘地带,其分布是不均匀的;故 A 错误; B、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力所致,而地震是内力导致的现象之一;故 B 正确; C、发生地震时要远离建筑物;故 C 错误; D、地震的预测还不无法做到准确、及时的预报;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 15.(杭州中考)2018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 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答案】 A 【解析】A、泥石流发生时,要往两边山坡上逃生,避开泥石流;故 A 正确; B、 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都会上浮,所以要俯伏逃生;故 B 错误; C、 发生地震时,房屋、楼房容易发生坍塌,所以人要跑到室外开阔的地方逃生;故 C 错误; D、 煤气中毒的人,体内缺氧,所以中毒的人要先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A。 16.(衢州中考)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 10 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 生 B.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 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 注意避开吊 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答案】 D 【解析】A、地震时不可以乘坐电梯;故 A 错误; B、 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该找空旷的地方,而不能进入室内,建筑物有可能会倒塌;故 B 错误; C、 在室内的同学应该躲在墙角或桌子下面,不能去阳台,阳台有可能会损坏;故 C 错 误; D、 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在地震时有可能掉落,所以要避开;在躲避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等重点部位,防止受伤;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 17.(衢州中考)今年 4 月 12 日,浙江临安发生 4.2 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 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 现 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 离 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答案】 A 【解析】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A 正确; D. 所有 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B 错误; 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地震会导致停电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C 错误;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真正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 十次,D 错误。 18.(丽水中考)2017 年以来,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 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 品
B.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 坡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答案】 C D. 【解析】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 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 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 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 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 19.(台州中考)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 A. 大爆炸宇宙论 B. 大陆漂移学 说 说 【答案】 D C. 海底扩张学 D. 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 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故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来 正确解释地震.故选:D. 20.(温州中考)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 A. 流 水 川 力 冰 风 生物 B. C. D.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