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黑龙江双鸭山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3 年黑龙江双鸭山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5 题,共 24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广袤.农村田间地头,在重大工程施工现场,在高新企业生产一线,在科 研院所实验室里,广大劳动者大力宏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日夜奋战。其 中有众多年轻的身影,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时间摩砺本领,把大有可为的事业变成大有作为的成就,谱写 出一曲曲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 无私奉献,日夜奋战。 (2)给加点字注音。(2 分) 广袤.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浇灌.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利哈乔夫《论教养》) B.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像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契 诃夫《变色龙》) C.那一刻四周杳无音信....,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杨利伟《太空一日游》) D.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 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B.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D.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4.古诗文默写。(10 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 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远大的政治抱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总是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情思,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月”的 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近名著。(4 分) (1)下列名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西游记》——吴承恩 B.《儒林外史》——吴敬梓 C.《水浒传》——罗贯中 D.《朝花夕拾》——鲁迅 (2)《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口吻创作的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简·爱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9 题,共 10 分) XX 中学九年一班将举行主题为“我爱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2023 年 4 月 23 日,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 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谆谆教导、殷 切嘱托,极大激发了全党全国全社会读书学习的热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 展明显,读书学习蔚然成风。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主要内容。(2 分) 7.请给此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8.请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3 分) 示例:举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一: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 9.为了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九年一班定于 6 月 29 日上午 8 点 30 分在班级举行“诵 读经典经验交流会”。作为班长去邀请李校长参加活动,你怎么说?(3 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25 题,共 36 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 【古诗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 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 分) 【古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 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薪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 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 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 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 (2)尝.采药至衡山。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有人迹,异之。 13.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两文作者这样写暗示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愿望?(2 分) (二)阅读《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一文,回答第 14~17 题。(共 8 分) 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 ①膨化食品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口 感酥脆,咀嚼起来“咔哧”作响,味道或香甜、或咸香、或香辣,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爆米花、薯片、果蔬片 等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者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其 为挤压食品、喷爆、轻便食品等。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原粮 的外形,又能提高原粮的口感,让人们在食用时,不会像食用原粮那样难以下咽。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 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虽 然可口,但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②首先,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与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是强制要 求标出的项目,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 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③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以鲜虾条的蛋白质为例,吃 30 克虾条会摄入 2.1 克蛋白质,占人体全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 4﹪。鲜虾条和芝士味玉米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 “份”来标示的(一份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按照鲜虾条净含量 80 克、芝士味玉米片净含量 140 克,我们可以计算出吃一袋膨化食品所获取的营养素占人体全天所需营养的百分比。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 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吃下一袋鲜虾条或一袋芝士味玉米片,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 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 盐”。 ④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 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 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 包装袋等。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果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⑤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 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14.文章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2 分) 15.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6.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7.小明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2 分) (三)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第 18~21 题。(共 9 分) 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①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大禹谟》中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当今时代, 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②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方面,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 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 养。勤俭节约的美德如金子般闪光。 ③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家庭在粮食、衣物、住房、 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观,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从儿时抓起、不从小处着眼、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孩子根 深蒂固的习惯,就有可能积重难返。因此,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节约的生活习惯,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和 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应谨记: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④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很多人儿时都背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碗里饭菜要吃干净”。延续至今,从落实“光盘行动” 到拒绝过度包装,再到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言传身教,就能把节 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⑤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舌尖上的浪费”更是要不得。 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 费行为,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9.第①段画线句属于哪种论据?有什么作用?(2 分) 2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1.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 风上”。(3 分) (四)阅读《花香中的外婆》一文,回答第 22~25 题。(共 9 分) 花香中的外婆 ①还未踏进小院,就嗅到了温暖空气里淡淡的花香。循着花香走进院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外婆。 ②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稀稀疏疏地落在外婆身上,只见她那一头银白色的发丝泛着粼粼的光, 被暖风撩起又落下。这位眼角溢满笑意的老人,正幸福地侍弄着她那些宝贝花。见我走来,她才缓慢地放下手 中的浇水壶,笑着对我说:“今年的花开得真好。” ③外婆喜欢养花。她的小院里一年四季都开着各色的花,就连小小的角落里,也会长着一簇簇不知名的小 野花。所以,不管何时踏进小院,夹杂着泥土香气的芬芳总会扑鼻而来。村里人家都知道外婆爱花。每当他们 出远门或者很长时间不在家时,都会委托外婆帮忙照看他们的花,外婆总会自信地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有时,小院里同一品种的花开得太旺了,她就会移栽到几个盆里,送给左邻右舍。她相信,花能带来幸运。 ④记得一个秋天,外婆小院里大部分的花在霜降那一晚后都枯萎了,院子里一下子变成了灰色调,我看了 之后不禁难过起来,垂下眼帘问外婆:“花都死了,怎么办?”外婆黯淡的眼神中忽的闪过一抹亮色,她轻轻 对我说:“花死了变成泥土,泥土再重新让它开花。它们都是有价值的呀!”外婆没读过什么书,甚至不认得几 个方块字,但我却觉得外婆心里装着的,是比知识更伟大的东西。 ⑤有段时间,外婆搬到了我家来住。对于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都市环境,她这位地地道道的农家人,很 不适应。她每天能干的事情,也就只有下楼走走。每次回来,她手里总会握着一束淡黄色的小野菊,进门后将 它们养在窗台的花瓶里。几天之后,它们竟也开得灿烂。每当傍晚,她都会静静地趴在窗台上。我问她:“外 婆,你在干吗?”“哦,我在看花呢。”其实我知道,妈妈已经到了下班点,却还没回家,这个向窗外张望的身 影,是在担心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当我放学回家时,抬头总能看到厚厚的玻璃窗后向我招手的外婆。每当 这时,我就觉得这窗户好像一个画框,框住了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⑥如今外婆已年近古稀,但她眼睛里依旧闪耀着太多的美好,像十八岁少女的心事。看着眼前的外婆,忽 然忆起我小时候拉着她的衣摆问她:“外婆,你为什么喜欢养花呀?”这个如花般的老人抿了抿嘴,在淡淡的 花香里笑着告诉我:“你不懂,今世养花,来世漂亮!” (选自《作文通讯》) 22.阅读第④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事件。(2 分) 23.第③段画线句体现了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24.为什么说“这窗户好像一个画框,框住了这世间最美的风景”?(2 分) 25.文中的外婆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却给予我生活的启示。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的人给予你的生 活启示。(3 分) 四、写作(第 26 题,共 50 分) 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爱是前行的动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2023 年 6 月 4 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出差”半年,圆 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安全“回家”。作为中国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成员,航天员邓清明在接受采访时激动 地说:“25 年的飞行经历让我坚信梦想的力量,更加相信坚持的力量。” 请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 600 字以上。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5 题,共 24 分) 参考答案 1.(1)(2 分)评分标准:用楷书准确、规范书写 1 分;抄错、涂改、标点不写或不规范均扣 1 分。 (2)(2 分)mào ɡuàn (3)(2 分)“宏”改为“弘” “摩”改为“磨” 2.(2 分)C(杳无音信的意思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与句意情境不符。应改为“寂静无声”) 3.(2 分)C(A 语义重复,应删掉“约”或“以上”。B 介宾短语取消句子独立性,去掉“通过”或“让”。D 一面对两面,在“崇德风清”前加“能否”。) 4.(1)断肠人在天涯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5.(1)(2 分)C (2)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热忱刚烈。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9 题,共 10 分) 6.示例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读 书学习蔚然成风。 示例二:全民阅读工作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全国上下形成了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 7.示例一:读先哲经典,咏华彩篇章。 示例二:与书为友,健康成长。 8.活动一:举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主题班会 活动二:举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征文比赛 活动三:举行“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知识竞赛 9.李校长,您好!我是九年一班的班长,我班定于 6 月 29 日上午 8 点 30 分在班级举行“诵读经典经验交流会”。 诚挚邀请您参加,如果您有时间,期待您的光临指导!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25 题,共 36 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 10~13 题。(共 10 分) 10.运用典故(引用典故、借用典故)的写作手法。作者在结尾句表现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 国精神。 11.(1)整齐的样子 (2)曾经 1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13.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二)阅读《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一文,回答第 14~17 题。(共 8 分) 14.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15.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举了鲜虾条的蛋白质的例子和具体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了膨化食品 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 16.不能删去,“几乎”起限制作用,说明大部分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 部分氢化油脂。去掉以后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7.示例:小明,膨化食品是不健康的零食。因为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膨化食品是“高 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膨化食品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过量 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所以,我们应该少吃或不吃膨化食品。 (三)阅读《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一文,回答第 18~21 题。(共 9 分) 18.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19.道理论据,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或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20.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勤俭节约的品格比作金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勤俭节约品格的可贵,进而论证了本文 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1.示例:读了本文,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落实“光盘行动”,拒绝过度包装,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 式。以前,我上学都是爸爸开车送我,现在开始我要自己步行上学,还要劝爸爸妈妈少开车,我们一起努力将 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四)阅读《花香中的外婆》一文,回答第 22~25 题。(共 9 分) 22.我因花死难过,外婆劝慰我。 23.外婆是一个喜欢养花(养花技术好、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热心)、自信的人。 24.因为窗户的后面有外婆张望妈妈和我的身影。外婆对子女和晚辈的关心和期盼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25.示例: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有一次乘客把最新款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爸爸怕乘客找不到他着急,在 原地等待了好久,甚至拒绝拉客赚钱。有人说爸爸太傻,爸爸却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多贵重都不能要。”爸爸 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是“拾金不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