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3月11日甘肃省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 3 月 11 日甘肃省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案例分析 1、请根据下面这幅漫画,回答有关问题: 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3 分) [参考答案] 这幅漫画反映了: 以前,一些领导干部在为号众办事时,往往会“吃拿卡要”,再替号众办事。 然而,十 八大以来,反腐重拳之下,官场气氛一时肃然,出现了“无礼可收”、 “无利可图”。正视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官员抱着“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 自保逻辑, 认为事情做得多、动静大,必然要把自己推向公众的眼前,生怕重蹈 覆辙,被“揪出来”, 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乌纱不保,因而“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不敢作为。
(2)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危害?(3 分) [参考答案]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危害是显著且恶劣的。对个人而言,不做事、 不想事,不给社会创造价值,却能拿工资,势必导致价值观扭曲、职业道德沦丧; 对于单位 而言,一个没有干事创业激情、没有改革创新勇气的团队,势必犹如一 潭死水,没有生气;对于社会而言,号众在办事过程中总遇到“踢皮球”,认可 度和满意度 就会逐渐降低,最终将丧失号众信任,从而导致社会不安定;对于执 政党而言,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当执政党丧失号众基础后,取代将成必然。 (3)如果整治以上问题,你该怎么做?(9 分) [参考答案] 扼制“无礼可收”、“无利可图”官场现状下滋生的“多做多错”、“不做 不错”的懒政怠政现象,以及解决好其衍生的责权失调之问题,需多层面、多举 措联合开 展,从制度角度入手进行重点处理: 一是单位要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到个人,要有意识的历练“清闲”职工,让 其有成功干事创业的机会并从中获取成就感,提升工作激情。 二是要完善问责与容错机制,对不想事、不做事的要有严厉的问责机制,但 对做了很多事且做成过很多事的职工,对其偶尔的工作失误,要根据其错误性质 健全容错 机制,确保不做事的有鞭策,做事多的无后顾之忧。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升职和加薪机制。在升职加薪途径上建立另外的加薪 渠道,可参考企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模式,让升职无望的公职人员能通 过认真、努力工作取得合法合纪的经济收入。 [深度链读] 出现“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 当不做不错”属于典型的懒政、惰政,然却在体制内逐渐流传,纠其因:一是反 腐与改革双双步入攻坚期、深水区,“潜规则”未完全打破,“显规则”未完全 立起来,什 么事都“缓一缓、放一放、再看看”的明哲保身做法成为“明智”的选择。二是在现实工作 分配中存在不均衡问题,众多单位中都存在着勤快的人事 越来越多,清闲的人始终那么 “闲 ”的现象,导致事多的人心里失衡 ;三是吃“大 锅饭”薪酬与工作量无关,不能调动积 极性;四是上升空间和途径不足,在基层 单位工作人员,由于职数少,存在着百千人过“独 木桥”争升职现象,众多公职 人员可能终其一生也未必能争到一个副科级。 2、某官员在某一会上发表讲话的把“滇藏铁路”念成“镇藏铁路”,视频被 传到网上,在网络和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影响,造成这一严重事故的是某秘 书没有按中央下发的某文件(大概就是领导干部的讲话材料要用拼音)规定去做, 而用的是五笔打字造成的错误,最后是对秘书进行了警告处罚。 问题:
(1)从守纪律讲规矩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6 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政策理论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第一,守纪律讲规矩是党中央从严治党、严明纪律的明确要求。人不以规矩 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的就是 严明的纪律和规矩。 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 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 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 铁的纪律必须得到刚性执行,该秘书没有按中央下发的某文件规定去做,而 是按照自 己的想法和规矩去做,违背了工作惯例,既没有守好工作纪律,也没有讲好规矩。 (2)你是如何看待极少数官员在极特定场合念错字或说错话的?(9 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该题在往年公选中有考察过,再次证明了历年 真题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第一,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 也有其个性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 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 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 第二,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 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 他们一个 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三,要秉持严肃的态度,不能一味姑息。公众人物讲了错话,就应当接受 公众和媒体的监督、评论和批评。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 主动承认 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 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 第二题:大作文写作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和干部,你如何抉择,树立良好的家风?写一篇议论 文,题目自拟,1000 字以上。 [参考范文 1](1311 字) 党员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党的各级 干部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家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修身、 齐家之于治国、平天下关系重大。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在社会上 的言行举止如何,号众是十分关注的。如果党员干部连自己的家属子女都不能管 住管好,又如何能够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 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 国家法律,时时事事处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自觉履行好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充分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符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举手投足维护自身良好形象。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 下,要切实筑牢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的精神防线,提高明是非、知荣辱、 守规矩的认识水平,增强“拒腐蚀、永不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经常进行政 治理论学习,特别要加强法规法纪知识的学习,常常用法规敲敲警钟,始终保持 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扑下身子,尽心尽责地干工作,坚决摒弃形式主 义和弄虚作假,不给腐败创造机会,只有坚守家教道德防线、廉洁从政底线、党 纪国法红线,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兢兢业业为民谋利,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一身正 气、两袖清风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 时刻对自己家人要在思想、情感上给予正确引导,经常向家人宣传党的纪律和政 策法规,帮助家人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界限,立好家规、正好家风、管好家人、 理好家事,自觉把好家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出现时, 要及时制止,给予批评指正。同时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修 养,遵规守法,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与革命气节,珍惜 自己的名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做到洁身自好、公道正派,做一个干干净 净的人,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家风不良、亲情错位,最终导致了家族式腐败, 既毁了自己又毁了亲人。因此,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 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家庭主心骨,要在工 作、生活中,注重把家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展现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 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在生活待遇上不超标准。在社会交往中要自觉抵制“酒绿灯 红”的影响,洁身自好。在工作岗位上不谋私利,认真履行职责,勤奋为党工作, 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时刻 把人民号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号众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为官一 任,振兴一方。 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正好 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党员干部要拿起纪律戒尺,严格自我约束,在思想 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在行动上当好表率;家庭成员要进一步强化廉 洁自律意识,积极建设崇尚廉洁、反对腐败、学习先进的家庭廉政文化,带头抵 制各种不良风气,为净化家庭环境、营造廉洁家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范文 2](1093 字) 党员干部要涵养好家风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殷实的家底,也是 无形的财富。好家风犹如生命里的春风,把阳光和温暖带进我们的精神世界,日
积月累,凝聚精华,孕育出人生的美丽和精彩,培筑起家庭的精神家园。家风正 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 传递的简朴家风。好家风,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习 近平总书记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治家更严。开国元勋毛泽东率先垂范,树立了廉洁 的好家风:73 个补丁的睡衣、穿了 20 几年的皮拖鞋,孩子不搞特殊„„胡耀邦要 求家人严格,他的哥哥全家一辈子在乡下务农;周恩来总理亦是如此。新中国成 立初期,一些亲戚想托周恩来帮助办事,这让他很伤脑筋。同时,身边还有三个 “女儿”、侄女和烈士遗孤。周恩来担心:三个“女儿”能够像普通公民一样遵 守国家法纪,不搞任何特殊吗?在自己的亲友中,会不会有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去 谋取私利?这成了周总理日夜思考的“家庭”问题。于是,周恩来给大家立规矩。 他说;“我这里拟了十条家训,念给你们听听,如果没有意见,每个人就抄一份 放在身上,便于随时提醒自己,以后我们周家的亲朋戚友来了,也要发一份给他 们,大家都要严格遵守”。从“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到“在任何场合都不说出 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这十条家规为其亲属所恪守,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实践证明:良好的家风如同一道无形的“防护网”,能将贪腐恶习拒之门外。 反之,则会自毁“家门”。从近年来披露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 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他们己身不正、家门不清,对家人收钱敛财的行为 不加约束,甚至包庇纵容,坐享其成。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教育”儿子, “要学会走捷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一人当官全家捞钱,上演“全家腐”„„ 正所谓“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教训发人深省。 家庭是生活之所,家风是作风之基。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风,是共产党人 由家及国、报效祖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家庭圆满、亲情和顺的根本保障。古 人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良好家风的养 成与修身养生一样,都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相比普通人,党员干部的家风更 需要时刻砥砺,不断修炼。“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正身必须正心,正心 必须修心。惟有如此,方能不因失意而失志,不因腾达而失节,不因日久而失省, 不因卸职而失德,才能有“风斜雨急处,方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 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清醒与定力,始终永葆政治本色,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