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上海闵行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0 分)
1.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
A.Al
B.Ag
C.Mg
D.Hg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来源:学§科§网]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
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Al 是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B、银的元素符号是 Ag,故选项正确.
C、Mg 是镁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D、Hg 是汞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
关键.
2.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盐汽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 .蒸馏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
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
【解答】解:A、盐汽水中有盐、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
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 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液氧 B.臭氧 C.金刚石 D.石墨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依据概念分析选项.
【解答】解: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液氧是液态的氧气,
与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金刚石、石墨都不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臭氧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题目较简单.
4. SiO2 中 Si 的化合价是(
)
A.﹣4
B.﹣2
C.+2
D.+4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
价为 x,则:x+(﹣2)×2=0,则 x=+4;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原则的应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
小.
5.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
A.KCl
B.NaCl C.CaCl2 D.CuCl2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钾[来源:
钠
钙
钡
铜
学§科§网
Z§X§X§K]
焰色
紫色
黄色 砖红色 黄绿色
绿色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焰色反应时火焰是紫色,故 A 错误;
B、NaCl 含有钠元素,火焰的颜色呈黄色,故 B 正确;
C、氯化钙中含有钙元素,焰色反应显砖红色,故 C 错误;
D、氯化铜中含有铜元素,焰色反应显绿色,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焰色反应的应用,熟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现象
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葡萄糖 B.干冰 C.碳酸 D.木炭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机物就是指含
有碳元素的物质.
【解答】解:A、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B、干冰是固体;
C、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D、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属于单质;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7.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
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 CuSO4•5H2O 的俗名是(
)
A.食盐 B.烧碱 C.胆矾 D.纯碱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名称和俗称进行分析.
【解答 】解:A、NaCl 的俗名是食盐,故 A 错误;
B、NaOH 的俗名是烧碱、火碱、苛性钠,故 B 错误;
C、CuSO4•5H2O 的俗名是胆矾、蓝矾,故 C 正确;
D、Na2CO3 的俗名的是纯碱,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化学名称和俗名的记忆,难度不大.
9. K2CO3 是常用的肥料,它属于(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
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
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0. 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
A.花生油 B.食盐 C.白糖 D.白酒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 题】化学规律的类比;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A 正确;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B 错;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C 错;
D、白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D 错.
故选 A.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
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1.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产生耀眼白光 B.产生黑色固体
C.产生蓝紫色火焰 D.产生大量白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 激性气味的
气体.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
时,需要注意物质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区别.
12. 化学反应 C+H2O
H2+CO 中的还原剂是(
)
A.C
B.H2O
C.H2
D.CO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
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指的是反应物.
【解答】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
化反应,在 C+H2O
H2+CO 中,C 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
答案:A
【点评】此题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主要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属基础性知识考
查题.
13. 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ClO3
2KCl+O2↑ B.2KClO3
2KCl+3O2
C.2KClO3
2KCl+3O2↑ D.2KClO3
2KCl+3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
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KClO3
2KCl+3O2↑.
B、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KClO3
2KCl+3O2↑.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lO3
2KCl+3O2↑.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
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
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
14. 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装入粉末状固体
D.
装入块状固体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数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
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
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
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
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 用“●”表示一个氢原子,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A、该图示表示 4 个氢原子,故 A 错误;
B、该图示表示 2 个氢分子,故 B 正确;
C、该图示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C 错误;
D、该图示表示 1 个氢分子,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通过分析、观察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
16. 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是摩尔 B.等于物质的量乘以质量
C.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D.表示单位积物质的质量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
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