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系统误差
6.指示电极
2.置信水平
7.单色器
3.基准物
8.保留时间
4.条件稳定常数
9.基线
5.化学计量点
10.pH 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1.满足滴定分析的 4 个要求是什么?
2.按统计规律处理,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什么规律?
3.简单说明反滴定法的操作步骤
4.举出朗伯-比尔定律仅能适用于稀溶液的三个理由
5.按化学反应区分,指出四种滴定分析方法
6.指出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流程和相应的仪器部件
三.选择题(每题一个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数字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0.0132
B,
pH=11.24
C, π=3.141
D,
1.014
2.Q 检验方法是用于可疑值的弃舍,Q 值大说明
A, 置信水平高,测量次数多 B, 置信水平低,测量次数多
C, 置信水平高,测量次数少 D, 置信水平低,测量次数少
3.如果酸碱的解离常数为 pKa, 则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A,
pH=pKa±1
B,
pH=pKa±0.1
C,
pH =±pKa
D,
pH =14± pKa
4.配位滴定时,滴定突跃增加的条件是
A, 条件稳定常数大,金属离子浓度小 B, 条件稳定常数大,金属离子浓度大
C, 条件稳定常数小,金属离子浓度小 D, 条件稳定常数小,金属离子浓度大
5.氧化还原滴定的化学计量点是
A,两电极电位差等于 0
B,按氧化态电极电位计算 C,按还原态电极电位计算
D,按实际浓度计算
6.最科学地表示测量数据精密度的方式是
A,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B,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C,误差和相对误差 D, 偏差和相对偏差
7.电位分析法测量的根据是
A,电流和电位关系 B,电流为 0,测量电位 C,电位为 0,测量电流
D,电阻为 0,测量电位
8.极谱分析法测量的根据是
A,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B,电阻和电位的关系 C, 电流和电位关系
D,电流大小
9.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
A,2000-4000nm
B,150-380nm
C,200-800nm
D,4000-8000nm
10.气相色谱分析含有电负性强元素的有机物最好用的检测器是
A, 氢火焰 B,热导 C,电化学 D,电子捕获
四.计算题(共 64 分)
1.纯碱试样 0.1680 克,溶于水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 0.1612mol/LHCL 标准溶液
滴定,终点时用去 18.25ml.求试样中 Na2CO3 的百分含量.[M(Na2CO3)=106.0](8 分)
2. 大理石试样 0.3200 克,用 0.2950mol/LHCL 32.00ml 溶解,过量酸用去 0.1640mol/L
的 NaOH19.50ml.求 CaCO3%.[M(CaCO3=100.1)](8 分)
3. 用 0.1056mol/LNa2C2O4 溶液标定 10.60mol KMnO4 溶液,用去 26.84ml,求 KMnO4 溶液浓
度.(10 分)
4. 测定(NH4)2SO4 中含 N 量为 20.01,20.03,20.04,20.05.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
对标准偏差.(8 分)
5.计算 0.010mol/L 二氯代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Ka=3.32×10-2](8 分)
6.维生素 C 0.05060 克溶于 50ml 稀硫酸中,以 1ml 比色皿于 245nm 处测定的吸光度为 0.551.
已知吸光系数ε=600ml/g﹒cm,计算维生素 C 的百分含量.(11 分)
7, 电化学法测定铜离子,试样 0.3460 克,定容为 100ml,再取 2ml 定容为 20ml, 用极谱法测得
峰高 54mv,浓度为 2.0×10-6 mol/L 含量的铜离子标准溶液,同样条件用极谱法测得峰高 30mv .
求样品中铜含量.[M(Cu)=64].(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