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需求变化
2.沉淀成本
3.逆向选择
4.帕累托效率
5.工资刚性
6.总供给
二、计算题
1.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K、L 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和劳动,假定资本投入
是固定的,即 K=10。
(1)请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3)以本题为例说明,当 APL 达到极大时,为什么 AR=MPL?
2.假设某垄断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成本为 TC=q/3-40q'+1800q+5000,产品在两个市场上
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即三级价格歧视。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P1=800-2.5q1,
P=1200-15q2,且 qg=qu+q2.试计算∶
(1)厂商在两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和销售量;
(2)厂商获得的总利润。
3.在一个边际消费倾向为 0.8 的经济中,如果政府减少税收 2000 亿元,试计算该经济的公
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以及投资的变化量。
4.假定在一个经济中,消费函数是 C=100+0.8(Y-D).投资函数是 I=100-20r,政府购买为
120. 政府税收为 100,货币需求函数是(M/P)=Y-200r,货币供给量 M 是 2400,物价水平
P 是 4,试写出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均衡利润 r、均衡收入 Y 以及总需求
方程。
三、简答题
1.请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种现象。
2.为什么某厂商发生亏损后还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工厂?
3.简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异同。
4.简述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和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
5.简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6.简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原因,并说明其对政府
决策的实践意义。
2.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收入的不同影响及其宏观政
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