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绽.开(zhàn) 相.机调控(xiàng)
锐不可当.(dāng)
B.卖弄.(nèng) 哺.育(fǔ)
外溢.效应(yì)
一气呵.成(hē)
C.栅.栏(zhà)
尴尬.(gà)
重.装上阵(chóng) 心无旁鹜.(wù)
D.骸.骨(hái)
确凿.(záo)
给.水系统(jǐ)
参.差不齐(cēn)
【解答】A.正确,不要把“锐不可当”的“当”读作“dàng”;
B.有误,“卖弄”应读作“mài nòng”,“哺育”应读作“bǔ yù”;
C.正确,不要把“栅栏”的“栅”读作“shān”;
D.正确,不要把“参差不齐”的“参”读作“cān”.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仗义 营改增 来势汹汹 洗耳恭听
B.荣膺 获得感 荒草萋萋 无可置疑
C.辛辣 新常态 鸦雀无声 变幻莫测
D.崔巍 地条钢 故名思议 味同嚼腊
【解答】A.正确,不要把“来势汹汹”写作“来势汹凶凶”;
B.正确,不要把“荣膺”写作“荣鹰”;
C.正确,不要把“鸦雀无声”写作“鸦鹊无声”;
D.有误,“故名思议”应写作“顾名思义”,“味同嚼腊”应写作“味同嚼蜡”.
故选:D.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同意向书.
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解答】A.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
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B.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
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C.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不符合句
意;
D.“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合乎题意,是正确的.
故选:C
4.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宛若吃粽子时,
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A.A
B.B
C.C
D.D
【解答】ABD 都是定语;C 是状语;故选 C.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 ”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
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
子推的故事.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
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A.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
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
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
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A.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 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
干着 80 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解答】A.否定适当,将“不是”改为“是”;
B.搭配不当,“演绎”改为“充满”;
C.去掉“虽然”;
D.正确.
故选:D
8.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池
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
老耄相助,师徒四人度过此河。
(1)上文中的甲指 通天河 (河名),乙指 金鱼 (动物名)。
(2)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思美人》是以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 屈原 (人名)为原型
创作的,其代表作有《天问》 《九歌》《九章》等,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
他。
(1)通天河 金鱼 (2)屈原 离骚 赛龙舟
9.(1)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约客》)
(3)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4)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能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
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5)(少年游•润州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
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这首词多处
化用前人诗句,请写出一句相关原诗: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青草池塘处处蛙;.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示例: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0.综合性学习
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
(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
式,结 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主题。
序曲
忆往昔
第一章
(A)
第二章
(B)
尾声
展未来
播放师生学习生
合唱:《每当我走过
爵士舞:《快乐崇拜》
舞蹈:《让梦飞起来》
活的视频。
老师窗前》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
歌曲:《夜空中最亮的
舞蹈:《老师妈妈》
武术:《风云》
星》
相声:《家访》
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朝诵:《少年中国说》
诗朗诵:《献给母校
的歌》
(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30 字)
(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 B
A.毕生心血哺新秀 桃李成荫四海春
B.日暖风和开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C.汗水染成千顷绿 一代桃李谱华章。
(1)示例 A.颂师恩 B.炫青春
(2)示例:忆往昔,岁月如歌.朵朵白云记录了入学的铮铮誓言;茵茵绿草闪烁着竞技的
滴滴汗水;依依杨柳倾听过青春的甜甜畅想…
(3)B
二、阅读
11.(一)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
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 3 分
(2)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
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 3 分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
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
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与“人不知而不温”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2)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1)B
(2)答案示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
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 共 3 分
13.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
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
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
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
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
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
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甫冠.,名闻四方 成年
②讽.富人自实栗 规劝
(2)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山行.六七里
B、腰.白玉之环
C、闻.寡人之耳者
D、父利.其然也
(3)解释下面句子。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
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
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
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
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
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
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
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
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
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
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
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
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
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
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
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
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
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
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
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
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
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
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
出力操办.
(1)成年 规劝
(2)D 共 2 分
(3)任齐州长官,他把迅速惩处恶势力、盗窃犯作为主要工作. 共 2 分
(4)劝说富人出售粮食,让百姓度过饥年;整治治安,打击豪强奸盗;改官舍为收容 所,
扶贫济困;奉养继母,抚恤弟妹.(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共 3 分
14.
亭
朱千华
①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
义为名。这是汉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
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意思是,扬州之风景,以园亭而著称。园亭,就是指园
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园传统园林建筑
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莲花状,聚集于一桥,
亭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
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
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逗,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
一篇文章没有号逗。明代袁中郎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
光千顷,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
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一亭,供三两知已摆点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