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房山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
积累·运用
1. 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jū
n__________匀,没有重 dié__________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 xì__________。
(2)蟋蟀常常 shèn__________重地 xuǎn zé__________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
和的阳光。
(3)西门豹兴修了水利,让庄稼得到 guàn gài__________,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答案】
①. 均
②. 叠
③. 隙
④. 慎
⑤. 选择
⑥. 灌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
写完后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
“叠”、“隙”、“慎”、“灌溉”容易书写错误,需特别注意。
2. 把下列诗句、诗题、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别董大》
李商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嫦娥》
《出塞》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凉州词》
【
答
案
高适
王翰
王昌龄
】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以及对相关作者的识记和辨析,注意平时对相关
文学常识的积累,进行相应的连线即可。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全诗内容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全诗内容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全诗内容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李商隐的《嫦娥》,全诗内容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三个多音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梅兰芳是京剧梅派的创始人,创编了无数戏曲.,走遍了世界各地。他把京剧旦角.的优美旋.律
和舞台表演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
A. qū jué xuán
B. qǔ jiǎo xuàn
C. qū jiǎo xuàn
D. qǔ jué
xuá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戏曲[xì qǔ]
旦角[dàn jué] 旋律[xuán lǜ]
4. 把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选出来( )
A. 腾云驾雾
B. 精疲立竭
C. 奔流不息
D. 左顾右
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书写。
A.无误。腾云驾雾: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
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还形容有超自然的能力或技能等。
B.“立”字书写错误,正确应为“精疲力竭”。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
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C.无误。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D.无误。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5. “肃”字的第六笔是( )
B. 竖
C. 点
D. 横
A. 撇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笔顺和笔画,注意平时对汉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肃”字
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所以第六笔是竖。
6. 下面选项中形容“刚直公正,不畏权势,不讲情面”的词语是( )
A. 视死如归
B. 精忠报国
C. 铁面无私
D. 志存高
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B.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C.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D.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
故答案为:C。
7. 小明因表演能力出色,在课本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可以用下面哪个词语( )
B. 挑大梁
C. 占上风
D. 敲边鼓
A. 打头阵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解释。
A 打头阵,汉语词语,释义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B 挑大梁,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
C 占上风,汉语词语,是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D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8. 在下面句子括号里填入的正确关联词语是( )
(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我们看到牛,一点也不害怕。
A. 不但……而且……
B. 即使……也……
C. 因为……所以……
D. 不
仅……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关联词语的辨析,结合语境的要求进行辨析积累。本句话中可以得出前
后语境之间是因果关系,用因为所以连接。
9. 夕阳西下,当你站在江边会想起哪位诗人代表作里的哪句诗( )
A. 李白《望庐山瀑布》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李清照《夏日绝句》里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 范仲淹《江上渔者》里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D. 白居易《暮江吟》里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语境的要求进行辨析和理解。题干要求是
站在江边想起的诗人的代表作是 D 项,白居易《暮江吟》里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
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10. 下列诗句中,有两句诗告诉我们“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
真相与全貌”的道理。这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 )
A.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
香。
C.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理解和辨析,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理解即可。
A 项:出自诗歌《出塞二首·其一》,全诗内容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
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
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B 项:出自诗歌《雪梅·其一》,全诗内容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
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
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
清香。符合语境的要求
C 项:出自诗歌《题临安邸》,全诗内容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D 项:出自诗歌《题西林壁》,全诗内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
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
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1. 听了小文的话,你想到了哪个名句,先把最恰当的一句选出来,再把这个名句抄写在下
边的横线上。书写要规范,字距要合适。
小文:无论是谁,都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可见,学习和求教是增长
智慧的必由之路。
(1)(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D
②.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蜻蜓的飞行》,回答问题。
蜻蜓被誉为昆虫中的“飞行之王”。
蜻蜓的飞行
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即将来临时,蜻蜓成群地在空中飞舞。它的姿态似一架飞机,而飞
行的技巧却远远在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也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个一百
八十度的急转弯,还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分钟要扇动 30 至 50 次,做“8”
字形运动,就这一招,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都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可以
飞一百三四十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树梢上,转眼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蜻蜓飞得这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气
压相适应的缘故。蜻蜓的翅膀前缘有一块深色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翅膀
不致折损的关键。
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翼上设计了加厚部分,战胜了震颤,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即将——_____________
②姿态——_____________
③缘故——_____________
④快速——_____________
13. 联系上下文理解“望尘莫及”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14. 蜻蜓为什么被誉为“飞行之王”?请结合课文内容说出 2 条理由。
理由 1:__________
理由 2:__________
15. 阅读短文,请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 1:__________
问题 2:__________
【答案】12.
①. 马上
②. 状貌
③. 原由
④. 飞速
13. 比喻远远落
后。
14.
①.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也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还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 ②.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可以飞一百三四十里而不着陆,
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树梢上,转眼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15.
①. 蜻蜓为什么能够飞得如此自由自在?
②. 人们仿照蜻蜓,如何改造飞机的
机翼?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义词。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近义词相关方面的知识。
即将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正要;就要。
姿态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语出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五。
缘故,汉语词汇,意思是般是指原故、原因。
快速,指速度快,迅速。一般用来催促别人,常也用“速度”来催促人。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解释。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识记常见字词的字音及一些常见
词语的组成形式及意思,还要注意要联系上下文。
望尘莫及,汉语成语,指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
常用作谦词。出自《庄子·田子方》。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
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从以下语句:蜻蜓被誉为昆虫中的“飞行之王”。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即将来临时,蜻蜓成
群地在空中飞舞。它的姿态似一架飞机,而飞行的技巧却远远在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
忽快忽慢地飞行,也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还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
这时它的翅尖每分钟要扇动 30 至 50 次,做“8”字形运动,就这一招,大多数以飞翔著称
的鸟类都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可以飞一百三四十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
停在一个尖尖的树梢上,转眼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文章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
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联系
上下文。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
合题目要求。
阅读短文《“首善北京”彩车》,回答问题。
“首善北京”彩车
①“首善北京”彩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典上,群众游行队伍中的一辆彩
车,它走在地方彩车的最前列。
②“首善北京”彩车的整体设计凸显北京元素,突出“京味儿”,雨燕是北京人最熟悉
的候鸟,无数北京人小时候放飞的风筝就是雨燕的样子。雨燕镶嵌于车头,让整个车身远观
像凤凰
,在设计师眼中这也代表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代表“老北京”文化的标
志上,设计师们选择了天坛。它不仅是一个景观,还隐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对天、
地、人的认知。除此之外,彩车上的红墙、琉璃瓦、汉白玉栏杆,也尽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北
京的独特风貌。
③之所以选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个元素,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机场,更是中国的新国
门,是令人瞩目的伟大项目,被称为世界奇迹。彩车的另一个建筑是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
它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统一。
16. 短文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下来。
17. 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元素。
18. 联系短文内容为第②自然段中横线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A. 翩翩起舞
B. 浴火重生
C. 齐头并进
19. 如果你和“首善北京”彩车合影,你想选择彩车上的哪个元素?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首善北京”彩车的整体设计凸显北京元素,突出“京味儿”
17.
①. 雨燕
②. 天坛
18. B
19. 我想选择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因为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还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统一。而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是首都
与国际相交流的场所,展现了中国与世界的思想碰撞。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句。题干要求寻找段落中心句。段落中主要介绍了北京雨燕和北京天坛,都是
北京的标志,即北京元素。所以段落中心句是该段第一句。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提取。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彩车上的背景元素,主要介绍了北京雨燕和北京天
坛。段落第二三句介绍北京雨燕,第四五句介绍北京天坛。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成语释义。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浴火重生:指经历烈
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成语出自凤凰经过五百年便在烈
火中焚身,于死灰中重生的传说。齐头并进:意思是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