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个小题,1-10 小题,每题 2 分,11-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海水晒盐 D.铁矿石炼铁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He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NaOH
C.SO2 D.HNO3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CH4 和 CO
B.SO2 和 CO
C.SO2 和 NO2 D.CO 和 CO2
7.如图所示:小麦大面积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应适当补充下列物质中的(
)
A.NH4NO3 B.K2SO4
C.KNO3
D.Ca(H2PO4)2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
MgO2
B.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Na2CO3+H2O
C.硫酸的制备:Na2SO4+2HCl═2NaCl+H2SO4
1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2Hg+O2↑
9.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
10.某两种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
B.Cl 与 Cl﹣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12.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 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
推测 X 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O2 C.NO D.N2O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B.NaOH 溶液可以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Mg(OH)2 与 CaCO3 的混合物]
C.骨质疏松、佝偻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片治疗
D.新装修的房间内,常用炭包(装有活性炭)来除去甲醛等有害气体
14.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H2SO4、NaOH、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15.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完全相符的是(
)
实 验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
现 象
产生气泡
结 论
该固体为碳酸盐
2
B
C
D
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 CO2
将黄铜与铜片相互刻画
铜片上有明显刻痕
组成改变导致性能改变
电解水
生成的 H2 和 O2 的质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量比为 2:1
A.A
B.B
C.C
D.D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1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 和 NaOH
18.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
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 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8 个小题,共 30 分)
19.(4 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
;
3
(2)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
;
(3)天然气主要成分
(4)熟石灰中的阴离子
;
。
20.2018 年 5 月 31 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
作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
。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 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
号)
。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 种气体是
21.元素 X 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 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n 的值是
。
(2)X 与 O2 反应可生成化合物 X4O10.该化合物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 X 元素的化合价
是
。
22.(4 分)(1)金刚石、石墨、C6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
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
(2)写出石墨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
。
(3)木炭的主要成分与上述三种物质相同。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用化
学方程式进行说明)
。
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还洞庭湖区“一湾绿水”,益阳市所辖区、县(市)都已完善了污水处理
设施,并关停了如造纸厂等沿河污染企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厂中,生活污水中的难溶物,可以通过
方法去除。
(2)生活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所含有的(填字母代 号,下同)
会
导致水体发臭,水草疯长,鱼类死亡。
A.含氮化合物 B.含磷化合物 C.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4
(3)益阳市为加强河流、湖泊等水域治理,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拆除区域内各湖泊、河流、沟渠中设置的围网
B.严禁在所有水体中电鱼、药鱼
C.加大投入,再次整修涵闸,疏通河道与沟渠。
24.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试剂 A 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
25.(6 分)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NaCl
溶解度/g
NH4Cl
0
35.7
29.4
20
36.0
37.2
40
36.6
45.8
60
37.3
55.2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80
38.4
65.6
。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
26.(4 分)信息:家用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
烯(C4H8)等,象这类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烃类的是(填字母代号)
A.CH4
B.C2H5OH
C.CH3COOH
(2)结合你所学知识,写出烃类中乙烷的化学式
。
。
D.C6H12O6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6 分)
27.(6 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5
(1)若实验室需要制备 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
(2)若实验室需要制备 O2,请你选择一套发生装置,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填写所选装置字母代号
及对应反应方程式)。
(3)事实上,用 C 装置也可以收集 CO2,请你说明理由
(写一 条即可)。
28.(10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
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 的化学性∀质与 Ca(OH)
。
2 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组次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相互评价
产生白色沉淀,第 1 组同
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 2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2)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
都不溶于水。
第 3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 2 组
(3)你认为其理由是
。
同学认为猜想
②成立。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
(4)你认为实验中用点滴板比试管具
3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有更多的优点是
(写 1 条即可)。
【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5)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
。
6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0 分)
29.(4 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 素
的化学式为 C15H22O5.试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m(C):m(H):m(O)=
30.(6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 5g,
把 6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 不溶于水,也不与稀
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5
3.50
2
15
2.00
3
15
0.75
4
15
0.75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求原 60g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7
2018 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个小题,1-10 小题,每题 2 分,11-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海水晒盐 D.铁矿石炼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刚加热完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坏实验台,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
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