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安徽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噬菌斑 2、异型胞 3、反硝化作用 4、EMB 培养基 5、温和噬菌体 6、多角体 7、发酵(狭义) 8、类毒素与抗毒素
9、BOD5 10、传染 11、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12、stickland 反应 二、问答题(共 72 分) 1、DAP、teichoic acid、PHB、DPA、LPS 分别是什么?这些化合物分别出现在细菌细胞的什 么结构中?有何功能?(15 分) 2、某种细菌在一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培养,一培养液中微生物数目由开始的 12,000,经 4h 后 增加到 49,000,000,求∶ (1)该菌的繁殖代数(其中 lg2=0.301) (2)该菌的生长速率常数 R (3)该菌的代时 G(12 分)
3、什么是三域学说?三域分别指哪三个域?学说的总体观点是什么?(10 分) 4、什么是双重溶源菌?高频转导是如何进行的?(11 分) 5、试比较三类酒精发酵(从同型或异型、代谢途径、主要产物、代表菌种等方面比较)。 (12 分) 6、分别比较大肠杆菌与枯草杆菌、根霉与毛霉、曲霉与青霉在显微镜下的区别。(12 分) 三、实验设计题(共 42 分) 1、试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一个实验来论证"基因突变的不对应性"理论,图示实验流程 并写出具体实验步骤及结果判断依据。(15 分) 2、试设计一个检出溶源性细菌菌株的实验方案。(12 分) 3、将某种细菌的两株不同营养缺陷型 杂交, 结果发现有极少量重组子 出现,这必定是两株间发生了基因重组,重 组的原因可能是转化、转导或接合。请设计一套实验方案,以确定重组子的产生到底是 哪一种方式。(1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