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业务信息及其编码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1 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1.1.1 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1.1.2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1.1.3 地面开路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1.1.4 微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1.2 多媒体家庭平台与交互电视
1.2.1 机顶盒与 DVBMHP
1.2.2 MHP 软件体系结构
1.2.3 MHPAPl
1.2.4 交互式电视
1.3 数字电视节目指南
第 2 章 数字视频与数据广播
2.1 数字视频压缩 MPEG-2 标准
2.1.1 MPEG-2 标准简介
2.1.2 MPEG-2 的编码方式
2.2 MPEG-2 传送流系统层
2.2.1 MPEG-2 系统层协议规范
2.2.2 MPEG-2 传送流包语法结构
2.2.3 MPEG-2 传送流的无缝拼接技术
2.3 数字视频广播
2.3.1 DVB 标准体系结构
2.3.2 DVB 音频/视频的特点
2.3.3 MPEG-2 与 DVB
2.4 DVB 数据广播
2.4.1 DVB 数据广播
2.4.2 DVB 数据广播的基本原理
2.4.3 DVB 数据广播的优点
第 3 章 数字电视节目专用信息
3.1 节目专用信息概述
3.1.1 节目专用信息的基本概念
3.1.2 节目专用信息的分段映射
3.1.3 节目专用信息的应用实例
3.2 节目关联
3.3 节目映射
3.4 条件访问
1
1
1
3
4
5
5
6
9
10
12
14
17
17
18
20
23
24
25
38
41
41
43
45
46
47
47
51
52
52
52
53
54
55
58
62
第 4 章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
4.1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概述
4.1.1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的基本概念
4.1.2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的构成
4.2 网络信息
4.3 业务与业务组描述
4.3.1 业务描述表
4.3.2 业务组关联表
4.4 节目段信息
4.5 时间与日期
4.5.1 时间与日期表
4.5.2 时间偏移表
4.6 数字电视其他业务信息
4.6.1 运行状态表
4.6.2 填充表
4.7 存储媒体互操作性测量
4.7.1 不连续信息表
4.7.2 选择信息表
4.8 几种数字电视业务信息表综述
第 5 章 各种业务信息描述符
5,1 描述符的标识与定位
5.2 节目专用信息描述符
5.2.1 视频流描述符
5.2.2 音频流描述符
5.2.3 体系描述符
5.2.4 注册描述符
5.2.5 数据流对准描述符
5.2.6 目标背景栅格描述符
5.2.7 视频窗口描述符
5.2.8 条件访问描述符
5.2.10 系统时钟描述符
5.2.11 多路复用缓冲区使用描述符
5.2.12 版权描述符
5.2.13 最大比特率描述符
5.2.14 私用数据指示器描述符
5.3 传输系统与网络描述符
5.3.1 网络名称描述符
5.3.2 传输系统描述符
5.3.2 地面传输系统描述符
5.4 业务及其描述符
5.4.1 业务描述符
5.2.9 IS0639 语言描述符
65
65
66
66
71
75
75
78
81
85
85
86
87
87
89
90
90
91
93
97
97
99
99
100
101
102
102
103
104
104
105
106
107
108
108
109
109
109
110
113
115
115
5.4.2 业务列表描述符
5.4.3 业务移动描述符
5.4.4 时间平移业务描述符
5.4,5 业务组名称描述符
5.5 节目段及其描述符
5.5.1 扩展节目段描述符
5.5.2 短节目段描述符
5.5.3 时间平移节目段描述符
5.5.4 成分描述符
5.6 时间与频率列表描述符
5.6.1 本地时间偏移描述符
5.6.2 频率列表描述符
5. 7 数据广播及其描述符
5.7.1 数据广播描述符
5.7.2 数据广播 id 描述符
5.8 国家与语言相关的描述符
5.8.1 国家获得性描述符
5.8.2 多语言业务组名称描述符
5.8.3 多语言成分描述符
5.8.4 多语言网络名称描述符
5.8.5 多语言业务名称描述符
5.9 传送流与拼接描述符
5.9.1 部分传送流描述符
5.9.2 流标识符描述符
5.9.3 链接描述符
5.9.4 镶嵌描述符
5.10 其他业务类型描述符
5.10.1 准视频点播参考描述符
5.10.2 私有数据说明符描述符
5.10.3 字幕描述符
5.10.4 电话描述符
5.10.5 图文电视描述符
5.11 其他描述符
5.11.1 CA 标识符描述符
5.11.2 内容描述符
5.11.3 父收视率描述符
5.11.4 短平滑缓存描述符
5.11.5 填充描述符
5.11.6 部分传送流描述符
第 6 章 业务信息实现机制
6.1 网络信息表的使用与实现
6.1.1 网络信息表信息
6.1.2 网络信息表中的描述符
117
118
118
119
119
119
121
122
122
125
125
126
127
127
129
129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4
135
135
137
140
140
141
143
144
146
147
147
148
153
153
156
157
158
158
158
159
6.2 业务组关联表的使用与实现
6.2.1 业务组关联表信息
6.2.2 业务组关联表中的描述符
6.3 业务描述表的使用与实现
6.3.1 业务描述表信息
6.3.2 业务描述表中的描述符
6.4 节目段信息表的使用与实现
6.4.1 节目段信息表信息
6.4.2 节目段信息表中的描述符
6.5 其他业务信息表的使用与实现
6.5.1 节目映射表及其涉及的描述符
6.5.2 时间偏移表及其涉及的描述符
6.5.3 不涉及描述符的几个表的实现
6.5.4 可用于 SI 表的其他描述符
6.5.5 IS013818-1 描述符
6.5.6 未知的描述符
6.6 业务信息的更新与传送的频度
6.6.1 节目专用信息与 DVBSI 运行的相互作用状态
6.6.2 表的更新机制
6.6.3 业务信息表传送的频度
6.7 地面传输系统
6.7.1 为多路复用使用可选择的频率
6.7.2 地区或本地业务
6.8 文本串格式化
6.8.1 在名称中控制代码的使用
6.8.2 在文本中控制代码的使用
6.9 业务信息的应用示例
6.9.1 NVOD 业务
6.9.2 镶嵌业务
6.9.3 在广播传输媒体边界处的转换
6.10 存储媒体
第 7 章 条件接收原理
7.1 收费电视条件接收概述
7.2 DVB 中的加解扰
7.2.1 DVB 加扰算法
7.2.2 MPEG-2 环境中使用加扰算法的表示
7.2.3 条件访问数据
7.3 条件接收原理
7.3.1 发送端加密原理
7.3.2 密钥的传输
7.3.3 接收端解密原理
7.3.4 DVB 对条件接收的要求
7.4 条件接收与业务信息
161
161
161
163
163
163
167
167
170
173
173
174
174
175
175
175
176
176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1
182
183
183
185
187
188
190
190
191
191
192
193
195
196
196
197
198
199
第 8 章 多路数字电视节目复用
8.1 概述
8.2 多路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原理
8.2.1 节目复用
8.2.2 信道(系统)复用之 PID 及各 PSI/SI 表
8.2.3 时间标记与时钟参考
8.2.4 空包的定义与填充机制
8.2.5 输入传送流的监视
8.2.6 复用的几个基本要求
8.3 复用器系统功能与特点
8.3.1 复用器系统的主要功能
8.3.2 复用器的技术参数
8.3.3 复用器的特点
附录 A 文本字符编码
附录 B CRC 解码器模型
附录 C 时间与日期习惯之间的转换
参考文献
缩写词
201
201
203
203
204
206
210
211
212
212
213
214
214
216
223
225
227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