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共 4 大题,38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 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 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作图时,可先用 2B 铅笔,确定无误后再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Mn-55 6.本卷计算中 g 取 10 牛/千克。 温馨提示:看清题目再作答,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20 小题,共 6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 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列生活方式对健康不利的是( ) A.不抽烟不酗酒 B.迷恋网络游戏 C.注意膳食平衡 D.与人和睦相处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今年 4 月,雅安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 C.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 ) 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D.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 4.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5.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下图 ) 的反射弧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 C.神经中枢 B.传入神经 D. 效应器 6. 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
A.①和② C. ⑤和⑥ B.③和④ D. ⑦和⑧ 7.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下列设备利用 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8.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处应挂与 A 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A. 6 个 B.4 个 C. 3 个 D.2 个 ) 9.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 B.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 C.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 D. 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 会减少 10.2013 年 2 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 PM2.5 严重超标。部分 PM2.5 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 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 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B. 气管、支气管、肺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 11.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 ) 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12.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 ) 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 B 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3.关于科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 2 B.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 2 C.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D. 2  Mg 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14.如图表示 a、b、c 三个概念之问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 ( ) A.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B.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
C.简单机械、滑轮、动滑轮 D.物态变化、汽化、蒸发 15.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量度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 实验没有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16.如图所示,R1=10 欧姆,电流表 A1 示数为 0.5 安培,电源电压为 10 伏特。下列叙述不 ) 正确的是( A.R1 与 R2 并联 C.R1 两端电压为 10 伏特 B.R2 阻值为 20 欧姆 D.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0 安培 17.下列是同学们身边的事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包背带做得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 C.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18.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 ) 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19.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 A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B.t℃时 B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 C.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 D.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 20.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 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 两份直接放入 A、B 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 C 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 地点,A、C 培养皿接受光照,B 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问后,观察到 A 培养皿中产生气 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 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皿 A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 B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 A、C 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 A、B 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选择题结束,请仔细检查填涂!★ 卷 Ⅱ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18 小题,共 100 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 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简答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标记) 21.为保护衢州的青山绿水,2012 年开始我市启动“绿色出行”计划,一批以天 然气为燃料的环保公交车投入使用。 (1)如图所 示,公交车 内金属地板 表面设计 成凹凸不平 ,目的是为 了增大 ________,防止乘客滑倒。 (2)公交车行驶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22.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 质设计了如图 A、B、C 三个步骤。 (1) B 步骤称为________。 (2) C 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 该____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23.截至 5 月 16 日,我省累计报告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确诊病例 46 例,其中死亡 9 例,痊 愈 27 例。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 H7N9 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___。 (2)预防流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进入体内的疫苗属于 ___________。 (3)新药帕拉米韦对 H7N9 禽流感有显著疗效,它的化学式是 C15H28N4O4。如图是帕拉 米韦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其中表示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填字母)。 24.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 ABC,其中 AB 段表面粗糙,BC 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 A 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 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 经过 B 点后将作_________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25.周末,小明在家里利用矿泉水瓶做了有关大气压强和液 体压强的实验(如图)。 实验一: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 下;再将矿泉水瓶瓶口朝左、朝右等方向放置,纸片都不会落下。该 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在矿泉水瓶侧壁开三个同样大小的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瓶 中注满水。放开手指,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 的水越急。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人体中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如图为人体中部分系统之间关系的模式图。
(1)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在________中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2)葡萄糖被吸收后,血糖含量暂时上升。这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__增加,使血 糖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 (3)血液流经 x 系统后,代谢废物含量明显下降,x 系统是___________系统。 27.聪聪同学为了比较铁、铜和未知金属 X 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金属丝 X 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未知金属用 X 表示)。 28.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 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 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29. 小徐利用如图实验来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 一高度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斜面底部,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 验 次 数 钢 球 质 量 m(克) 钢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 v(米/ 秒) 木 块 移 动 的 距 离 s( 厘 米) 1 2 3 20 40 60 1.8 1.8 1.8 30 59 87 (1)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说明了钢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小徐对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进行深入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比较钢球推动木块移动 距离的大小来反映钢球对木块_______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二、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 15 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_____” 标记) 3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它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龙龙、 开开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表方案进行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龙龙 开开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几滴_________溶液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硝酸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适量稀硫酸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人适量氯化钡溶液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白色沉淀不消失 ①无明显现象 ②产生白色沉淀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待测溶液是硫酸钠溶液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龙龙同学滴加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_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2) 龙 龙 同 学 认 为 开 开 同 学 方 案 存 在 缺 陷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 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 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 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_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 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__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 A、B 中各加入 10 牛的水, 再将 B 盆放入 A 盆,B 盆漂浮。这时 B 盆所受浮力:F 浮=GB 盆+10N>10N。继续往 B 盆 内 加 30 牛 水 , B 盆 仍 漂 浮 。 小 常 此 实 验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 A.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 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 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32.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____________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 _______装置更易成功。 (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 应。他们先关闭 K1,打开 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 600 毫升二 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 K1,关闭 K2, 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出现浑浊(通 常情况下 1 体积水大约能吸收 1 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 现象,可以推断本实验中二氧化碳________。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3. 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 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 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 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 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 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 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____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 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 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 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 可靠。 你 认 为 老 师 这 样 判 断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小柯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其中电源电压为 4.5V、小灯泡额定电压 为 3.8V。 (1)请按照实物图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发现小灯泡逐渐变暗。你认为小柯 是 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 操 作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3)实验时小柯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 3.8V(如图乙)。于是他做了 3 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 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表示数/A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1 2 3 0.30 0.29 0.31 1.140 1.102 1.178 P 额=(1.140+1.102+1.178)/3=1.140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5 题 6 分,第 36 题 8 分,第 37 题 9 分,第 38 题 7 分, 共 30 分) 35.据《衢州晚报》报道,我市常山县引进并试种了名为“竹 稻”的粮食新品种。竹稻是青皮竹与水稻杂交所得,它们的 生殖细胞能进行染色体配对,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竹稻 种子。请回答: (1)青皮竹与水稻杂交得到竹稻,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 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若某竹稻田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从生态系 统 的 成 分 来 看 , 竹 稻 属 于 __________ 。 写 出 其 中 最 短 的 食 物 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通过多年的努力,今年 5 月,我国正式获得北极圈观察员国身份。破冰船是赴北极考察 的重要工具。如图是我国“雪龙”号破冰船。该破冰船自身质量约 10000 吨,满载时总质 量约 20000 吨,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 36 千米/小时,在 1 米厚冰层海域 破冰航速1米/秒。已知破冰船在最大航速时受到的阻力为 1.5×106 牛, 在 1 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所受的阻力为 l.5×l07 牛。试计算: (1)“雪龙”号破冰船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 1 昼夜通过的距离。
(2)“雪龙”号在 1 米厚冰层海域破冰前行 1O00 米,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破冰时,船头的一部分压在冰面上,利用巨大的压强使冰层破裂。若船头压在冰面上 的受力面积是 10 米 2,冰面受到的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 0.1 倍。那么船对冰 面的压强是多少。 37.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 参加反应),小衢称取 4.0g 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 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 温后,得到 0.23 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 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 ______克(保留 2 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 D.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先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 38.电压力锅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是现代人喜欢的厨房用具。图甲是某品牌电压 力锅的简化电路图,R1 为加热电阻,R2 为保温电阻,S1 为电源开关,S2 为压力开关。加热 时 S2 与触点 a 接通,R1 工作;保温时 S2 与触点 b 接通,R2 工作。电压力锅的其他参数见 电压力锅的铭牌 额定电压 220 伏 加热功率 1000 瓦 保温功率 100 瓦 气压设定值 175 千帕 铭牌。 (1)当电压力锅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水沸腾。此时,水的温度______100℃(选填“>”、 “=”或 “<”)。 (2)计算保温电阻 R2 正常工作时的阻值。 (3)图乙表示电压力锅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阴影部分面积表示_________,并列式计 算它的大小。 浙江省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 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