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础知识与运用(共 23 分 绰.刀(chāo) 偌.大(nuò) 击磬.(qìng) 执拗.(niù ) 脊.柱(jí ) 归省.(xǐng) 顷.刻(qǐng) 归咎.(ji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萧瑟.(sè) B.攲.斜(qī) C.干瘪.(biē) D.静谧.(m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人的恃才放旷....。 B.对于少数政府官员打着为公为民的旗号贪污腐败败的恶劣行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C.你看她眉头紧皱,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垂涎.三尺(xián) 锲.而不舍(qiè) 断壁残垣.(yuán) 强聒.不舍(guō)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图难。 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变脸》————戏剧——魏明伦——川剧作家 B.《杨修之死》——小说——罗贯中——清代小说家 C.《海燕》————散文——高尔基——苏联作家 D.《未选择的路》—诗歌——莱蒙托夫—美国诗人 6.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 分) (qián)诚 (nì)名 一(xiè)千里 7. 综合性学习。(5 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 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初三(7)班准备开展“少年当自强”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务。
(1)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请你谈一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活。(1 分) (2)活动二:积累自强不息的名句 请你写出一句体现自强不息精神与风骨的诗句或名言。(2 分 (3)活动三: 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句式与“活动一”、“活动二”保持一致。(2 分) 二、名著阅读(4 分) 8.填空。(4 分) (1)“言论的花儿 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 这首哲理小诗出自_①_的著作《繁星・春水》,它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我 _②_的道理。 (2)“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 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 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这段文字出自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③》,表现了男主人公保尔 ④ 的精神。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 26 分) (一)古诗文积累(8 分) 9.默写。(8 分 (1)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 (温庭窍《商山早行》 ) (2)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3)日出而林羅开,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 (4)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 5 )《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 》 中 写 经 过 艰 苦 环 境 的 磨 练 从 而 获 得 益 处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歌阅读(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0~11 题。(4 分) 浣溪沙·咏菊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②三日手犹香。 【注释】①噀(xùn):喷。②吴姬:泛指江南女子。 10.对这首词的理解鉴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 A.上阕一二两句用经霜后的残菊、枯荷与新橘作对比,突出橘的耀眼生机。 B.“香雾”指女子房中焚烧香料时散出的袅袅烟雾,“清泉”是指洗橘时所用的清冽的泉
水。 C.“惊”、“怯”二字,活脱脱地刻画出女子尝橘时娇美的情态。 D.本词的描写生动细腻优美,反映出作者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11.本词最后一句“吴姬三日手犹香”的手法让人称道,请你赏析。(2 分) (三)文言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4 分) 裴子野①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 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 肴膳,以十五钱为率②,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 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 酒,数脔③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 “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 选自《颜氏家训》 ) 【注 释】①裴子野:南北朝时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②率:标准。③脔:切成小块的肉。 12.对划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B.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C.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D. 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 分) (1)冬至后女婚谒.之 (2)某郎好酒,故.汝常贫 1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2)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15. 邺下领军与南阳人人性中的弱点分别是什么?(2 分) 16.我们从裴子野身上能学到哪些优良品质?(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37 分)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 17~20 题。(14 分) 盛开在记忆里的花 杨祟演 ①晚上,小区突然停电,家中备有蜡烛,却没有火柴。于是,我下楼,接连走了几家小 超市,都未能如愿买到火柴。一位年轻的店主还用怪异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似乎我这个古董 之人在购古董之物。 ②转弯抹角踅进小巷深处。好不容,在一处曲暗的小店买了一登火。 ③揣摸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买到的火,我突然觉得,进入网络时代的我们离火柴越来 越远了,远得在市面上已很难觅其踪迹。
④由此,那个火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年代便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⑤早年,在农村有两样东西不能自给,一是盐,一是大乘。火,人称“自来大”,也称 “洋火”。那时,人们的生活须史不离它:描生大要用火,点煤油灯点烛要用火荣,大人们 抽烟要用火荣,小孩们过年放地要用火荣…火姓旁、饭来上、屋檐下、门標ロ、台阶顶、来 拒头、窝概里…一划一闪,跳动的火苗像爆出的一朵朵美丽的花,眼也跟着亮起来,心也跟 着暖起来。 ⑦点灯,是我幼时喜欢做的事。 ⑧ 天光渐暗。大人说,该点灯了。我抢着:“让我来。”火黄对着灯芯一吻,灯亮了, 满屋生辉。 ⑨火柴是一日三餐的保障。每当母亲在姓房划燃火,眼看着大阻,眼看着炊烟起,眼看 着饭菜香…… ⑩至于偷洋火烤地瓜,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每年秋收之后,由于大人们 的“粗心”,地里总有“漏网之鱼”,还不乏大块头的地瓜。于是,我们扛起锄头,挎着箩 筐,奔向已经光禿秀的地,而衣兜里谁也不会忘了偷塞一盒火柴。堆好了土窑,捡来了枯枝 千草,划亮了火柴,后把精心挑选的地瓜扔进去,只等着原生态的绝佳美味… ⑪大过年的,更少不了火柴。我经常是执竿侧耳头远远地挑着挂着的长长的红红的三 百响鞭炮,大哥在鞭炮引信末梢那头,但见他划亮火柴,颤巍巍的,那是我的手在抖,大哥 也颤巍巍地拢着火柴配合着……随着第一声炮响,大哥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到我身边。 .....,喜 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嗒吧嗒的 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辈子燃烧一次,只为我。” 言、火的发言,它燃烧的生命,好比高举鲜艳的旗帜…… 母亲宽慰的笑容,燃亮了父亲开敞的胸怀……每根火柴,一生虽只发言一次,但它是光的发 ⑫感于斯,我曾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一根小小的火柴,点燃了生活的岁月。它燃亮了 ⑬ 那在打火机日益繁荣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记得火柴呢? ⑭ 昨天看到一则微信:香烟决心嫁给火柴,打火机不服:“我时尚新潮,跟你是绝配 ⑮笑话归笑话,只不过,关于火柴的一切真的在逐渐变成一份美好的记忆——“嗤”, 啊!你为何选择土得掉渣的火柴?”香烟说:“一旦我香消玉殒,你就移情别恋,而火柴一 一朵神奇美丽的花绽放跳动,盛开在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里。 (选自《特别文摘》,文章有改动) 1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 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句子。(6 分) (1)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3 分) 火苗对着灯芯一吻,灯亮了,满屋生辉。 (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一旁,隔壁五爷坐在两边贴着红对联的门槛上,划亮一根火柴,将水烟抽得吧吧嗒的, 喜庆的气氛红暖红暖的。 9.说说本文题目的好处。(3 分) 20.文章第 12 段的内容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3 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21~24 题。(12 分) 木活字印刷术 雷碧玉 ①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北宋庆历年间毕界发明,称为“泥活宇印木”,后来经过发展、 完善,民间又出现了木活宇、铜活字、铅活宇等印刷术。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便是木活 字印刷术。“木活字”是用梨木、木或杨柳木等雕成的一个个单字,它国取材方像,制造简 单迅違,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由木活字印剩出来的成品,穿形焦秀,墨 迹清晰,保存时间可达一千年。 ②“木活字”制看似简单,但印刷工艺十分考究,单说那最基本的写字与刻字就会让时 下的年轻人望而生畏。它需要岁月的磨砺,根本无法投机取巧,没有一定的功力和对力是不 行的。 ③活字印刷末的字必须正字“反”写。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笔一 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亮的反字。写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完后,就要进行难 度最大的雕刻,只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雕刻出细致的笔锋,后用刻刀沿着字的边刻 入,着力必须精准、均。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本滑飞余中刻成。这种技艺加果没有 经过多年的练习,根本无法学成,长时间的制作还会让制作者手指担曲,腰背酸痛,眼睛千 涩。 ④紫杂的印利工序,也考验着制作者内心的承受力,它一共有开丁、事清(整理子)、 制字模、写字、刻字、排版、校对、啊印、打、划支、填字、分语、装线、封面、订这 15 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規范操作,其中刷印是最主要的工艺,所用纸张的湿度都有严格要 求,用墨量要刚好,用カ要均匀,用墨多了、用力重了,就会模成一块;用墨少了、用カ轻 了,又会看不清楚。几十上百页的语印好后,打图、划支、打洞孔、下纸捻、載边、上封面、 订外线,一册古色古香的木活宇印刷品才算国满完成。有时,木活字在使用多次后会失去校 角,字形变得模,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字块。 ⑤这样的过程漫长、乏味,而且无趣,它高要的不是一般的般力和时心。在如今的社会, 若要想对得住这种寂寞,内心的坚忍可想而知。可有一位老人却一直坚,无怒无悔。他就是 渐江瑞安最有名气的谱师、东源村木活字印利术第 14 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王超。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谐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老人说:“老祖宗传下 来的技艺不可丢。”因了这份爱,他们借助木活字印术将族谱重断翻印,依一套祖先流传下 来的口诀,口耳相传,将这项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技艺保存下来,而它也成为目前中国唯一 保留下来,并仍在使用的活字印例术。 21.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工序非常繁杂,其中作者重点介的工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选自《知识窗》,文章有刑改) 标号涂黑) A、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具有古色古香,字形势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长久等 特点。
B.雕成木活字单字所需的材料,多是一些质地坚硬的树木,所以木活字能反复使用而 不必更换。 C.木活字印刷技艺虽然被保留下来,但由于印刷工艺十分考究;需要岁月的磨砺,因 此现在已不再使用。 D.本文说明方法多样,说明顺序清断,语言准确凝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老文 化的敬畏之情。 2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1)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一笔笔,慢慢地 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2 分) (2)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2 分) 24.王超辉老人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不可丢。”他的话让人深受感动,根据文章内容, 请你说说老祖宗的这种技艺为什么能传承下来。(3 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25~29 题。(11 分) 要人脉圈,更要书脉圈 夏生荷 ①“人脉是风,人脉是雨,有了人脉我呼风唤雨;人脉是天,人脉是地,有了人脉我顶 天立地!这是一位游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口头科。在他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成 就辉煌的事业和人生,广博的人脉图是最重要和不可块少的。“人脉圈广,就能将很多难办 的事轻松搞定!” ②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将人生的成功与否与人脉图的广窄挂上的,甚至直接划上等 号。为此,他们特别热衷于交际,流连于饭局、牌局、异厅、KTV 等社交场所,只为能多结 交一些所谓的能人、名人、贵人以便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广博的人脉,为我所用。 ③人是高等社交动物,多文朋友,让人体广博一些,无可厚非。________一味地去追求 人脉圈,将人脉“神话”,________煞费苦心地去攀附名人、能人,________与之建立人脉 圈,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________值得商植了。 ④在我看来,在拓展人脉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多读书,与书做朋友,扩展自己的书 脉国,因为书脉图オ是真正値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 ⑤所谓的书脉图,就是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多少书。书脉图广不广直接说明一个人发 不爱读书一一书脉图越窄表明读书越少,反之,书脉越广表明读书越多,越发阅读。两者相 比,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从书脉中收获诸多益处,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书中更有许许多多良师益友助人完善自己。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大都是书脉图特 别广博的人,他们喜欢和书做朋友,意“结文”一本本好书,凿壁偷光的国街,明朝“开国 文臣之首”的宋濂,北家文坛领袖欧阳修等人,无一不是具有广博书脉圈的人,他们所读之 书可谓汗牛充栋,当今社会也不乏国喜爱读书而受益浅的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 举成名的武亦姝______________,他(她)们的人生之路因为书籍的陪伴而意加宽广。 ⑦此外,与人脉国相比,书脉图更容易建立,国为它很展价,即使你买不起书,也可以 去图书馆里借;:它也很平易近人,和它文往,不需讲排场,看脸色:它还很学纯,不需要 刻意详划、顾总和猜疑,只高你安安静静地捧读就可以了。
③当然,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物初底不去文际,远离人脉,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去建书 脉图,而是要我们放弃去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图,将空 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让书脉图将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同样,人脉圈里也有 不少读书之人,结文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括展书体圈,可谓是一举两得。 ⑩多读书吧,不断拓展自己的书脉图,坚持下去对我们的人生终将有所裨益。 (选自《思維与智慧》,文章有删改) 2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6. 第 3 段空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 分)(用 28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 A. 如果 并且 甚至 那么 B. 可是 基至 并且 那就 B. 因为 甚全 并且 那就 D. 可是 并且 甚至 那么 27. 请你根据语境在第 6 段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例子。(2 分) 28. 作者为什么认为书脉圈比人脉圈更容易建立?(3 分) 29. 作者提倡扩展书脉圈的同时,为什么也不反对超当拓展人脉圈?(2 分) 五、作文(60 分) 30.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 分) (1)阅读下面的“字语”,按要求作文。 “路”这个字是由“足”与“各”组成的。 路 “足”说明世上所有的路都在足下,都是用脚走出来的,有足便有路,无足便无路。千 里之行,万里之路,均始于足下。 “各”说明世上虽有千条万条路,但是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要走各人的路,各路有各 自不同的曲折,各条路有各自不同的风景,各人走各条路走出不一样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理解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2)题目:语文让我变得更_____________ 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5、DBDCA 6、匿 虔 泻 7、( 1) 自 强 不 息 精 神 , 指 的 就 是 一 个 人 的 处 境 即 使 再 糟 糕 , 也 能 通 过 持 之 以 恒 的 努 力 和 付 出 , 成 就 一 个 强 大 的 自 己 。 坚 持 , 不 放 弃 , 是 自 强 不 息 的 关 键 。 ( 2) 示 例 : 男 儿 千 年 志 , 吾 生 未 有 涯 。 --〔 宋 〕 文 天 祥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地 势 坤 ,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 --《 周 易 》 ( 3) 示 例 : 阅 读 自 强 不 息 的 故 事 8、( 1) ① 冰 心 ; ② 行 胜 于 言 ( 2) ③ 《 钢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 ④ 顽 强 不 屈 9、( 1) 凫 雁 满 回 塘 ( 2) 夜 阑 卧 听 风 吹 雨 ( 3)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 4) 朔 气 传 金 柝 ( 5)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 曾 益 其 所 不 能 ( 6) 夕 阳 西 下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10、 B。 11、 用 了 夸 张 的 修 辞 手 法 , 突 出 橘 果 之 香 。 12、 C 13、 ① 谒 : 拜 访 ; ② 故 : 所 以 。 14、 ① 他 跟 大 家 一 块 儿 喝 , 脸 上 从 来 没 有 显 露 出 厌 烦 的 表 情 。 ② 等 到 他 死 后 , 几 个 儿 子 相 互 争 夺 财 产 , 结 果 兄 长 把 弟 弟 给 杀 了 。 15、 邺 下 领 军 的 弱 点 是 贪 婪 , 南 阳 人 的 弱 点 是 吝 啬 。 16、 为 人 善 良 , 安 贫 乐 道 。 17、 火 柴 18、① 句 子 运 用 拟 人 的 修 辞 ,赋 予 火 苗 以 人 的 情 感 动 作 ,形 象 生 动 地 表 现 出 火 苗 与 灯 芯 之 间 的 关 系 亲 密 , 也 表 达 出 作 者 对 火 柴 献 身 精 神 的 赞 美 。 ② 句 中 的 “吧 嗒 吧 嗒 ”这 个 表 示 声 音 的 叠 词 ,形 象 地 表 现 了 五 爷 看 着 我 们 点 爆 竹 时 的 快 乐 ,他 也 为 新 年 的 到 来 而 快 乐 。“红 暖 红 暖 ”象 征 着 新 一 年 的 生 活 红 红 火 火 , 快 快 乐 乐 。 19、① 运 用 生 动 的 比 喻 ,以 “盛 开 在 记 忆 中 的 花 ”来 比 喻 记 忆 深 刻 的 火 柴 ,形 象 生 动 ,激 发 读 者 的 阅 读 兴 趣 ;② 标 题 暗 含 了 作 者 对 火 柴 的 赞 美 与 思 念 之 情 ,点 明 文 章 的 主 旨 。 20、 示 例 : 写 作 来 源 于 生 活 , 是 生 活 的 反 映 , 是 生 活 真 实 感 受 的 抒 发 。 21、 写 字 与 刻 字 , 刷 印 。 22、 A。 23、 ① “不 足 ”意 思 是 不 充 足 , 不 够 , 说 明 模 板 的 小 , 强 调 “木 活 字 ”制 造 看 似 简 单 , 但 印 刷 工 艺 十 分 考 究 , 这 个 词 体 现 了 说 明 文 语 言 的 准 确 性 与 严 密 性 。 ② 句 中 的 “飞 舞 ”一 词 说 明 了 刻 字 的 精 准 、 均 匀 ; 体 现 了 说 明 文 语 言 的 生 动 性 , 形 象 性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