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 ) A.齐国管仲改革 C.楚国吴起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昆 明有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先生坡。 从右图的路牌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 ( ) 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3.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 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 ) A.泉州 B.广州 C.温州 D.明州 4.“此日漫挥无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 雄 (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5.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 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 ①五四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 此 1948 年 9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 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8.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 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9.50 年前,一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50 年后,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他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10.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 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下图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 ) 我国省级自治区一览表 自治区 成立时间 首府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5 月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 10 月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 3 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 10 月 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9 月 南宁 银川 拉萨 A.各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1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 此,1949 年 4 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 A.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3.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95 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 ( ) A.实施义务教育 C.恢复高考制度 B.开展“希望工程” D.科教兴国战略 14.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 公民之手。”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最高机构是 ( ) A.公民大会 B.最高法院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 15.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 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 16.1804 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此时在拉丁美洲,经过长期斗争赶走法国殖 民者,建立共和国的是 ( ) A.墨西哥 B.海地 C.巴西 D.阿根廷 1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D.“富国强兵” 18.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 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B.社会主义运动 D.共产主义运动 ( ) 19.“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201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在一战中 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与这些新式武器出现相关的是 ( ) A.蒸汽机的使用 C.电力的广泛应用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内燃机的发明 20.伏尔泰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撒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 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撒下种子的是 ( ) A.文艺复兴 C.进化论思想 B.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21.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下列关 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相一致 C.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D.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2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促进欧洲的进一步联合,某条约规定:“要通过建设欧 洲内部市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发行单一货币来实现经济的高度—体化。”该条约 是 A.《布鲁塞尔条约》 C.《北大西洋公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 23.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4.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 是 A.印度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B.埃及独立 D.古巴独立 ( ) 25.100 多年来,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普通影 片到数码影片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工业,它对现代的社会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为电影所代表的现代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
A.科技的发展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现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 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谁?(1 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 分)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 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 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 识。(3 分) 27.(14 分)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 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统一全国后,决定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嬴政时,“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 的名字都要避讳。皇帝称号确定以后,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自己死后传位给子孙,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什么制度。(1 分)有何特点?(2 分) ——摘自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 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意 ——摘自《权利法案》 义。(4 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9 月 l5 日) 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2 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 分) 28.(13 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 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得因中国状况,趁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 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 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有关于商务或经 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1)《九国公约》是在哪个国际会议上签署的?(1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摘自《九国公约》(1922 年 2 月 6 日) 分析该条约造成的影响。(2 分) 材料二 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大批美国青年自愿来到昆明,加入美国退役军官陈 纳德组织的飞虎队(后改名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1942 年 4 月,滇缅公路完全被日军
封锁,中国抗战急需的武器和物资只能从印度空运至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这条航 线全长约 1 100 千米,需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等 20 多座高山,被世人称为“驼 峰航线”。据统计,在整个驼峰空运中,共运输抗战急需物资近百万吨,中美两国共损 失飞机 500 多架,有 1 500 多名飞行人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 ——摘自云南教育出版社《昆明历史》 明发生变化的原因。(2 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 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 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国际形势”。(2 分)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中美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2 分) 29.(13 分)交通工具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 图 2 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轮船 图 3 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图 4 上海开通电车经过南京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及原因。(3 分) 材料二
图 5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桥梁建设方面的 主要成就,(2 分)并分析其意义。(2 分)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 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 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等等。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分) 材料四 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人们出于好奇心,纷纷围观,追随车辆,小孩在铁轨上 掷扔石子,甚至有人攀拉电车。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 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认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识。(3 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由平城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这一系列措施都属于北魏孝 文帝的改革内容。A、B、C 三项都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与题意无关。故选 D 项。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2.【答案】C 【解析】图中给出的有效信息是“贡院”“乡试”“秀才”,这些词语都与科举制有关。禅 让制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古代为了对地方进行行政管 辖而采取的政治制度。故选 C。 【考点】科举制。 3.【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造船技术以福建最好,广东次之,温州、明州更次一些。选项中位 于福建的港口是泉州。故选 A。 【考点】宋代的造船技术。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人物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民族英雄是邓世昌。戚 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将领,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 故选 D。 【考点】历史人物。 5.【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到 1949 年新中国成 立这段历史时期。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符合时间要求,①②正确。而“铁人”精神与“两弹 一星”精神都是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可排除③④。故选 A。本题易于出现错误的原 因是审题不清,认为选项中的四个精神都体现了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精神。但 要注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限定,通过分析可知只有①②符合题意。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历史。 6.【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首战东北”“1948 年 9 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地区,渡江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点均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