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数据结构双向链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实验名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实验类型 设计 实验学时 2+10 实验时间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在顺序存储结构基础上进行的插入、删除、查找等算法的思 想和实现; (2)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建立。在链表中插入、删除和 查找算法的思想和算法实现。 (3)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结构的基础进行的各种应用。 (4)掌握链表的定义和基础知识以及链表的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应用。 (5)掌握队列的基础知识,循环顺序队列、链队列及其应用。 (6)会用结构体正确描述每一条学生记录的信息,掌握链表结构存储所处理的数据。 (7)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菜单,通过相应的流程控制语句的正确使用,使得在主函数中体现对 各功能模块的调用,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小型管理系统。 要求:课内实验学时 2 学时,课后学时要求为 10 学时。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 微型计算机 P4 软件: Windows XP+Microsoft Visual C++6.0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实验题目 利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学生的成绩信息,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具有以下功能: (1)定义学生结构体类型 struct Student,每个学生包括学号、姓名、3 门功课(课 程名自己定义)、总分。 (2)建立双向循环链表:输入若干学生的信息(当输入学生的学号为 0000 时结束, 要求自动计算总分),并按输入的顺序建立双向循环链表; (3)输出学生成绩信息:遍历双向循环链表,输出所有学生的完整信息到屏幕; (4)查找指定学号的学生信息。如果查找成功,输出所有学生信息,否则输出失 败。 (5)插入学生信息:以队列的方式将新学生成绩信息插入到链表中;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6)删除学生信息:给出学生姓名,删除链表所有相同姓名的学生的信息(即姓名 相同的结点); (7)修改学生信息:给出学生学号,修改该生的三门课程成绩信息; (8)按总分排序:在原来的双向循环链基础上按总分降序进行就地排列。即不能增 加额外的空间开销; 实验前准备:完成上述(1)-(4)算法,并要求上机验证通过。 实验时完成(5)-(6)。 实验后,完成算法(7),(8) ,并要求上机验证通过。 实验解答: 1) 画出主函数的流程图 2)数据类型定义 (1)学生成绩信息结构体类型的定义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20]; int math; 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int chinese; int english; int sum; struct Student *prior,*next; }; 型? (2)双向链表结点的定义。是否将结点的数据类型定义为学生成绩信息结构体类 是的; 3)为了能够完成链表的各项操作,你给出的测试数据有哪些?主要用于测试哪些方 面? 1 菜单函数测试: 2 输入函数测试 3 查询函数测试 3
4 插入函数测试 5 删除函数测试 6 输出函数测试 7 修改函数测试 8 排序函数测试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4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4)你是否在实验前完成了算法(1)-(4)?如果完成了难点在哪儿?。如果没有完 成,理由是什么? 答:是;难点在于双向循环链表的创建,在最后需要把最后一个结点指向头结点,否则 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5)建立双向循环链表,你采用的是后插法还是前插法?写出 C++语言代码。 答:前插法,代码如下: void RDLink::Create() { Student *p,*s; int x; if((head=new Student)==NULL) {cout<<"分配内存失败..."<prior=NULL; head->next=NULL; p=head; cout<<"开始输入学生信息,输入时结束。"<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p->next=s; cout<<"请输入学生的学号:"; cin>>x; if(x==0000) break; else { s->num=x; cout<<"请输入学生的姓名:"; cin>>s->name; cout<<"请输入学生的数学成绩:"; cin>>s->math; cout<<"请输入学生的语文成绩:"; cin>>s->chinese; cout<<"请输入学生的英语成绩:"; cin>>s->english; s->sum=s->math+s->chinese+s->english; s->prior=p; s->next=NULL; p=s; } 6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 s->next=head; head->prior=s; cout<<"储存成功!"<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6)在遍历双向循环链表时,你是如何判断遍历结束的?如何控制对结点的访问?给 出算法的代码。 答:从头结点出发,当再次到达头结点时,则遍历结束; 首先创建结点p:Student *p=head->next; 用 while(p!=head)来控制循环;循环一次 p 再指向下一结点:p=p->next; void RDLink::DispList() { } Student *p=head->next; while (p!=head) { cout<<"学生的学号:"<num<name<math<chinese<english<sum<next; } cout<next;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