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陕西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概述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__。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培养自我同一性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A.3-6 岁
B.6-12 岁
C.12-18 岁
D.18-24 岁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
个全面”,即__。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4、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的好坏,主要看一一是否得以实现。( )
A:教育目的
B:教育理论
C:教育思想
D:教育价值
5、下面哪一种不是心理促动药物?__
A.兴奋剂
B.镇静剂
C.迷幻剂
D.葡萄糖
6、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在由我控制的环境中培
养他们,不论他们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
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E:重视个别差异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 年
B:1986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E:重视个别差异
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贝尔
9、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
“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
上“辶”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
的是____的教学原则。
A:斯金纳
B:苏霍姆林斯基
C:维果斯基
D:班杜拉
10、如果家里有人突发危险疾病。应拨打的电话是( )
A:110
B:120
C:119
D:122
11、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__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2、以下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经验的是____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
理原因,这表明( )
A:身体发展决定心理发展
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14、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膳食纤维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健康清道夫”
B:波长最长的光是黄光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反射弧
D:交通银行的英文名是 Bank of Transportation,简称 BOT
16、Look at that little boy wandering about—perhaps he his mother____
A:will lose
B:is losing
C:had lost
D:has lost
17、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 )
A:1978 年
B:1985 年
C:1988 年
D:1990 年
18、学生的需要是教育过程的。
A:结果
B:环节
C:目标
D:出发点
19、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纪律教育和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B: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C:艺术教育和培养审美情趣能力
D:体育教育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1、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A:鉴定功能
B:管理功能
C:研究功能
D:改进提高功能
22、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E:重视个别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
1、对所学过的材料用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归纳的是__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____
A:利他主义
B:以国家为重
C:大公无私
D:无私奉献
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____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4、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__。
A.如何教
B.如何评价
C.如何学
D.如何管理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____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6、美的基本形态是__
A.艺术美和自然美
B.艺术美和现实美
C.自然美和社会美
D.自然美和教育美
7、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
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
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9、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____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10、甲、乙、丙、丁、戊 5 个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丙没有乙高,戊没
有丁高,甲高于乙,而丁不如丙高。则成绩可能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
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
10%这说明____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12、直观教具可分为__。
A.实物教具
B.图形教具
C.模型教具
D.模象教具
13、__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4、”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发展论的影
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__。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6、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A.行动对抗
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
D.情感冲突
E.认知协调
17、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__。
A.杨贤
B.蔡元培
C.康有为
D.徐特立
E.陶行知
18、培养学生的(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
A:爱心
B:爱好
C:特长
D:能力
19、19 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__等
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20、百家争鸣出现在。
A:古希腊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古罗马时期
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21、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比如:“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
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C:“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左联五烈士”是 1931 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
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22、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 )
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
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
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