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10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 10 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真题 一、单选题 2.促进收入的公正分配、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中国古代最早开始设置“行省”的是( ) A.唐朝 B.元朝 C.汉朝 D.明朝 3.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的是( ) A.营造官 B.检察官 C.保民官 D.执政官 8.孟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 A.礼 B.仁政 C.无为而治 D.法治 10.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依据是( ) A.权能分立学说 B.权责统一学说 C.系统理论学说 D.中央集权学说 11.以公安机关对“110”报警电话的态度和出警时间为评估标准,这属于( ) A.数量标准 B.回应性标准 C.质量标准
D.成本标准 12.在行政组织横向分工中,相对更容易形成条条分割的是( ) A.按业务性质分工 B.按管理程序分工 C.按管理对象分工 D.按地区分工 13.下列机关中属于行政业务机关的是( ) A.省政府办公厅 B.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C.县教育局 D.区党委组织部 1.公民必须服从行政组织一切合法的规定和命令,不得与行政组织相抗衡,否则将受到强制 性制裁,这主要体现了行政组织的( ) A.阶级性 B.权威性 C.法治性 D.主动性 14.人们只关心政府的输出,而不关心其输入功能的行政文化类型是( ) A.参与型 B.依附型 C.血统论 D.法治论 15.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有内聚力的关键是( )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人员之间的关系 B.行政领导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C.行政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D.—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16.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信息和能量的互换,这要求行政组织的设 置必须遵循( ) A.法治原则 B.整体原则 C.经济原则
D.开放原则 17.机构管理主要是指对机构设置与调整的管理,下列不属于机构管理内容的是( ) A.机构名称 B.机构级别 C.机构规模 D.机构物资设备 18.用预算的方法来调节、控制行政编制的增长属于编制管理手段中的(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19.行政改革实践表明,机构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是应( ) A.以精简机构,优化流程为中心 B.以人员分流,公务员队伍建设为中心 C.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行政组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强调的是( ) A.以行政过程为中心 B.以效益为中心 C.以效率为中心 D.以行政行为为中心 22.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县级人 民政府实行( ) A.县委书记负责制 B.县委会负责制 C.县长负责制 D.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制 23.依据我国《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 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 ) A.法制局 B.办公厅 C.统计局
D.审计署 24.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行政组织结构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 A.从金字塔式结构趋向扁平化结构 B.从分权式结构趋向集权式结构 C.从扁平化结构趋向金字塔式结构 D.从整体式结构趋向碎片化结构 5.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国民参政会 B.立法院 C.行政院 D.国民党中政会 9.墨子主张的组织原则是( ) A.尚同 B.尚下 C.尚贤 D.尚亲 21.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群团规模的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呈现(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一一对应关系 D.随机反应关系 7.雷格斯认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组织模式是( ) A.棱柱型模式 B.过渡型模式 C.融合型模式 D.衍射型模式 6.梅奥认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手段更应该依靠( ) A.增加工作时间 B.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C.提高组织成员的满足度 D.扩大组织规模
25.我国近几次行政机构改革,始终坚持并突出强调的是( ) A.以提高行政人员素质为中心 B.以转变行政职能为中心 C.以减少行政机构数量为重点 D.以节省行政成本为目标 二、多选题 1.行政组织的精神要素主要有( ) A.经费 B.目标 C.人员 D.人际关系 E.权责结构 3.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A.共同的目标 B.合理的结构 C.协作的意愿 D.科学的分工 E.信息 4.商鞅的行政组织思想突出强调的是( ) A.以法为本 B.以人为本 C.组织和谐 D.道法自然 E.组织领导的统一性 6.美国名誉市长制的优点主要有( ) A.责权集中 B.机构精简 C.避免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冲突 D.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工作易于协调 E.有一个统一负责的行政首长 2.宋、元时期中央最重要的三大机关为(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枢密院 E.御史台 5.行政组织内部管理市场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权责明确 B.过程导向 C.结果导向 D.合同约束 E.用户至上 三、简答题 1.简述西蒙的行政组织思想。 4.简述市经理制的优缺点。 3.简述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优点。 5.简述增强群团内聚力的主要方法。 2.简述组织目标评估标准的种类。 四、论述题 1.试述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及良好国际社会环境的创建。 2.评述日本当代行政改革的主要做法。 五、材料分析题 2.(2)结合材料 2,从理顺行政组织内部职能关系的角度,概括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的方向。 1.材料 1: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分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随 着食品安全生产、流通及监管等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这种监管体制存在职能边界交叉、 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漏洞并存等弊端;各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监管和检测资源分 散、信息不共享、执法衔接难、效率较低,造成“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桌饭”的困境。 材 料 2:2013 年 4 月,《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正式出台,决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药品实行统一监督管 理。根据《意见》,福建省 2013 年 12 月将原体制由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 理;省、市、县政府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原来由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承担
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监管职能调整并入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次改革, 意味着该省将形成由地方政府统筹,以一个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职能相对集中的食品 药品监管格局。 (1)结合材料 1,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革的动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