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2 分)细胞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 分)根尖的分生区和茎的形成层都属于(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3.(2 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植物体
4.(2 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
B.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5.(2 分)同学们学习被子植物相关知识后,理解错误的是(
)
A.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桃花的子房将发育为果实
6.(2 分)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
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7.(2 分)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水绵
B.木瓜
C.蘑菇
D.华南虎
8.(2 分)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
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题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 3 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9.(2 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10.(2 分)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氧气
B.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C.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D.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1.(2 分)题(a)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题(b)
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12.(2 分)题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
的是(
)
A.0→t2
B.t1→t2
C.t1→t3
D.t2→t4
13.(2 分)题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听觉感受器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 分)下列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是(
)
A.画饼充饥
B.谈虎色变
C.闻鸡起舞
D.入口生津
15.(2 分)有关哺乳动物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骨之间的摩擦
C.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D.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16.(2 分)在观鸟活动中某同学看到几只鸭在游水和潜水,鸭的足类似于(
)
A.
C.
B.
D.
17.(2 分)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
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8.(2 分)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
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
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甲
乙
丙
20
20
20
光照
光照
黑暗
竖放
横放
竖放
上浮数(只)
(不统计)
死亡数
(只)
(不统
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19.(2 分)题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基因 A 和 a 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 A 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基因型)有 3 种可能
20.(2 分)关于人体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Y 染色体上有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
B.女性细胞都含有 XX 两条染色体
C.含有 X 染色体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D.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都是 Y 染色体
21.(2 分)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题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
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
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 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 a、b 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22.(2 分)下列各组生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为相似的是(
)
A.海带、榕树
C.葫芦藓、肾蕨
B.木耳、银杏
D.紫菜、芒果
23.(2 分)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下列剪纸图案所示动物最低等的是(
)
A.
C.
B.
D.
24.(2 分)“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
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
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属
科
纲
门
稻
稻属
小麦
大豆
小麦
大豆属
属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
亚科)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 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25.(2 分)广东省是草鱼的养殖和消费大省,其中与草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
A.用鳃呼吸
C.用鳍游泳
B.体温不恒定
D.身体呈流线型
26.(2 分)格兰特在 1976~1985 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
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
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27.(2 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入侵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异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28.(2 分)制作酸奶的顺序是(
)
①密封瓶口
②牛奶煮沸后冷却
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
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A.⑤②④①③
B.⑤④②①③
C.④②⑤①③
D.②④③⑤①
29.(2 分)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以提高牛奶品质。应用的关键生物技术
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杂交技术
30.(2 分)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毒品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损害大脑
B.吸毒和贩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
C.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
D.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并难以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 4 小题,共 40 分)
31.(10 分)读图理解
题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
(1)A 系统为
系统。过程①中,胸廓容积扩大时,人体处于
(填“吸气”
或“呼气”)状态;进行过程②时,血液的氧含量将会
。
(2)B 系统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
,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过程③中,无机盐由 B 系统进入 C 系统的过程称为
。
(3)C 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
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C 系统的动力器官
是
。
(4)在 D 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
作用和④的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32.(10 分)资料分析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的去世备受关注。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轻症仅有低热而无瘫痪;重
症发热较高,肢体疼痛,数天内出现软瘫,偶尔也可危及生命。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唯一自然宿主,患者多为 1﹣6 岁儿童。可通过在婴幼儿时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小儿麻痹糖丸)来有效预防,从婴儿出生 2 个月开始,每月服用一次,连服三次。
(1)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
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脊髓灰质
炎 病 毒 属 于
。 感 染 脊 髓 灰 质 炎 病 毒 的 儿 童 属 于 传 染 病 的 三 个 基 本 环 节 中
的
。
(2)婴幼儿通过有计划地口服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称为
,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
施中的
。
(3)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结合的
,从而
提高机体对该病毒的抵抗力,这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33.(10 分)实验探究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 3 个
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
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