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9 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动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 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 断, 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 B.相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认知结构 4. 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 为( ).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5.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 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6.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 A.物质性 B.外显性 C.可观性 D.开展性 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映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 A.可逆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 再学习“金属”概念, 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 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 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 ).
A.示范法 B.系统脱敏 C.代币奖励法 D.认知调适法 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 努力属于内部、( )因素: A.稳定、可控 B.不稳定、可控 C.稳定、不可控 D.不稳定、不可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 _________. 12.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 在道_________自我的过程. 13.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 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_______. 14.在团体辅导中,_________是领导者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对成员的一种移情性理解, 并 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15.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 学. 16.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 17.在测验中, 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直性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 18.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 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_. 19.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_________得标准. 2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管判断称为_________ 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6 分, 先判断正误, 再简述说明理由. 2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2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2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2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 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 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5.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2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27.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 28 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势性与问题. 五.论述题:本小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0.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选 B。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 2.选 B。 【解析】晕轮效应,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3.选 B。 【解析】略 4.选 C。 【解析】要区别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同,有时指对经常表
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的,形成性评价则常在教学过 程中实施。 5.选 D。 【解析】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进行归类学习都属于组织策略。 6.选 C。 【解析】操作性技能的三个特点:物质性、展开性、外显性,观念性、简略性、内隐性是 心智技能的特点。 7.选 D。 【解析】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事物反应越多,流畅性越好。 8.选 A。 【解析】在概括程度比较低的观念基础上学习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时,产生上位学习。 9.选 C。 【解析】用小红花、小卡片等象征强化物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方法是代币奖励法。 10.选 B。 【解析】努力是个体自身内部的不稳定但可以控制的因素。
二、填空题 11.职业倦怠。 【解析】常见教师心理问题中。 12.心理。 【解析】略 13.程序性知识。 【解析】考察知识的分类。 14.同理心。 【解析】略 15.学与教。 【解析】考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能写错顺序,学在前。 16.高原现象。 【解析】注意高原现象的定义,是在学习中期的学习暂时停顿的现象。 17.信度。 【解析】此题考察信度的概念。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 程度。
18.功能固着。 【解析】这是功能固着的概念。 19.行为。 【解析】略 20.自我效能感。 【解析】略 三、判断说明题 21.正确。 参考答案: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 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 得的首要环节。 【解析】略。 22.正确。 参考答案: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言语进行的,不必像 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实际动作都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解析】考察心智技能的热点。
23.错误。 参考答案: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是 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可能会起阻碍作用。 【解析】定势的影响有利有弊。 24.正确。 参考答案: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样培养新年的适应行为,所 以两者合结合效果会更好。 四、简答题 25.参考答案: 答: (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 U 型。 【解析】略。 26.参考答案: 答: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解析】略。 27.参考答案: 答: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1)时间管理策略:学习者统筹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时间和灵活运用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将环境设置为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3)努力管理策略:为了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4)社会利用策略: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帮助自己学习。 【解析】略。 28.参考答案: 答: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