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福建华侨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8 分,共 40 分)∶
1、阴阳《春秋繁露》
2、《春秋繁露》
3、“三表法”
4、“致良知”
5、熊十力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大致包括了那些内容?
2、春秋战国的"百家之学"主要有那些学派?它们的"争鸣"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什么意义?
3、试析王弼所谓"得意而忘象"的含义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
4、张载的"民胞物与"主张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文献释读题(给下面的古文标点并加以简单述评,20 分)∶
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谓是与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观之事有合于
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于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已者也去非者非批
邪施也去忤于心者也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我未必不非于俗也至是之是无非至非之非
无是此真是非也
三、论述题(本题 30 分);
1、试析老子"道常无为"、"道法自然"的天道观与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的内在联系并加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