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一(20 分)
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 l0 年,建设期 2 年,第 3 年投产,第 4 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建设投资 2800 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 l 年投入 1000 万元,第 2 年投入 1800 万元。
投资方自有资金 2500 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 l000 万元,余下的 500 万元
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 6%,从第 3
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 5 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 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综合折旧年限为 10 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 5%,无形资产按 5 年平均摊
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 3 年的经营成本为 1500 万元、第 4 年至第 10 年的经营成本为 1800 万
元。设计生产能力为 50 万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 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年总成本的
4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答题纸表 l.1 所列项目填写相应
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3 年、第 4 年、第 8 年的总成本费用。
4.以计算期第 4 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
析。
(除问题 4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解析:
问题 1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800+24)×85%×(1-5%)]÷10=228.038(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费=(2800+24)×15%÷5=84.720(万元)
表 1.1
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
问题 2
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
(2800+24)×85%一 228.038×(10-2)=576.096(万元)
或:228.038×(10 一 8)+2824×85%×5%=576.096(万元)
问题 3
第 3 年总成本费用: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 万元第 4 年总成本费用:
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第 8 年总成本费用:1800+228.038=2028.038(万元)
问题 4
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BEP(Q)=2152.310×0.4÷(54-2152.310×0.6÷50)=30.56(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 30.56 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 30.56 万件
时,项目开始盈利。
试题二(20 分)
某咨询公司受业主委托,对某设计院提出的 8000m2 工程量的屋面工程的 A、B、C 三个
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该工业厂房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40 年。咨询公司评价方案中设置功能实
用性(F1)、经济合理性(F2)、结构可靠性(F3)、外形美观性(F4)、与环境协调性(F5)
等五项评价指标。该五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Fl、F3、F2、F5、F4,各方案的每项
评价指标得分见表 2.1.各方案有关经济数据见表 2.2.基准折现率为 6%,资金时间价值系
数见表 2.3.
表 2.1
各方案评价指标得分表
表 2.2
各方案有关经济数据汇总表
方案
含税全费用价格(元/m2)
A
65
B
80
年度维护费用(万元)
1.40
1.85
大修周期(年)
每次大修费(万元)
5
32
10
44
表 2.3
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
C
115
2.70
15
60
n
5
10
15
20
25
30
35
40
(P/F,6%,n)
0.7474 0.5584 0.4173 0.3118 0.2330 0.1741 0.1301 0.0972
(A/P。6%,n
0.2374 0.1359 0.1030 0.0872 0.0782 0.0726 0.0690 0.0665
问题
1.用 0-1 评分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把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 2.4.
2.列式计算 A、B、C 三个方案的加权综合得分,并选择最优方案。
3.计算该工程各方案的工程总造价和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从中选择最经济的方案(注:
不考虑建设期差异的影响,每次大修给业主带来不便的损失为 1 万元,各方案均无残值)。
(问题 l 的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问题 1
表 2.4
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
F1
×
0
0
0
0
F1
F2
F3
F4
F5
合计
F2
1
×
1
0
0
F3
1
0
×
0
0
F4
F5
得分
修正得分 权重
1
1
1
×
1
1
1
1
0
×
4
2
3
0
1
5
3
4
1
2
10
15
0.333
0.200
0.267
0.067
0.133
1.000
问题 2
A 方案综合得分:9×0.333+8×0.200+10×0.267+7×0.067+8×0.133=8.80(分)
B 方案综合得分:8×0.333+10×0.200+9×0.267+9×0.067+10×0.133=9.00(分)
C 方案综合得分:10×0.333+9×0.200+8×0.267+9×0.067+8×0.133=8.93(分)
所以,B 方案为最优方案。
问题 3
(1)各方案的工程总造价:
A 方案:65×8000=520 000(元)=52(万元)
B 方案:80×8000=640 000(元)=64(万元)
C 方案:115×8000=920 000(元)=92(万元)
(2)各方案全寿命周期年度费用:
A 方案:1.4+52(A/P,6%,40)+(32+1)[(P/F,6%,5)+(P/F,6%,l0)+
(P/F,6%,l5)+(P/F,6%,20)+(P/F,6%,25)+(P/F,6%,30)+(P/F,
6 % , 35 ) ] ( A / P , 6 % , 40 ) =1.4+52 × 0.0665+33 ×
(
×
0.0665=1.4+3.458+5.644=10.52(万元)
0.7474+0.5584+0.4173+0.3118+0.2330+0.1741+0.1301
)
B 方案:l.85+64(A/P,6%,40)+(44+1)[(P/F,6%,l0)+(P/F,6%,20)
+(P/F,6%,30)](A/P,6%,40)=1.85+64×0.0665+45×(0.5584+0.3118+0.1741)
×0.0665=1.85+4.256+3.125=9.23(万元)
C 方案:2.70+92(A/P,6%,40)+(60+1)[(P/F,6%,l5)+(P/F,6%,30)]
(A/P,6%,40)=2.70+92×0.0665+61×(0.4173+0.1741)×0.0665=2.70+6.118+2.399=
11.22(万元)
所以,B 方案为最经济方案(或最优方案)。
试题三(20 分)
某总承包企业拟开拓国内某大城市工程承包市场。经调查该市目前有 A、B 两个 BOT 项
目将要招标。两个项目建成后经营期限均为 15 年。
为了顺利进行投标,企业经营部将在该市投标全过程按先后顺序分解为以下几项工作:
(1)投标申请;(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
现场踏勘;(6)编制投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
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
经进一步调研,收集和整理出 A、B 两个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 3.1.
表 3.
A、B 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表
1
项目名称 初始投资(万元)
运营期每年收益(万元)
1~5 年
6~10 年
11~15 年
A 项目
10000
B 项目
7000
2000
1500
2500
2000
基准折现率为 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 3.2.
n
(P/F,6%,n)
(P/A,6%,n)
5
0.7474
4.2123
10
0.5584
7.3601
3000
2500
15
0.4173
9.7122
问题
1.经营部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
2.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 A、B 两个项目总收益的净现值。
3.据估计:投 A 项目中标概率为 0.7,不中标费用损失 80 万元;投 B 项目中标概率为
0.65,不中标费用损失 l00 万元。若投 B 项目中标并建成经营 5 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
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 4000 万元,扩建后 B 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 1000 万元。
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
(1)计算 B 项目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
(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
(3)判断 B 项目在 5 年后是否扩建?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小数。)
解析:
问题 l
不妥之处有:
(1)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参加现场踏勘之前;
(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
(3)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
问题 2
各项目总收益净现值计算:
A 项目:PVA=一 10 000+2000(P/A,6%,5)+2500(P/A,6%,5)(P/F,6%,5)
+ 3000(P/A,6%,5)(P/F,6%,l0)=-10 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
3000×4.2123×0.5584=-10000+8424.60+7870.68+7056.44=13351.72(万元)
B 项目 PVB=-7000+1500(P/A,6%,5)+2000(P/A,6%,5)(P/F,6%,5)+2500
(P/A,6%,5)(P/F,6%,l0)=-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
4.2123×0.5584=-7000+6318.45+6296.55+5880.37=11495.37(万元)
问题 3
(1)B 项目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
PVB=11495.37+[1000(P/A,6%,l0)一 4000](P/F,6%,5)=11495.37 4-[1000
×7.3601 一 4000]×0.7474=11495.37+3360.10×0.7474=14006.71(万元)
(2)绘制决策树
(3)5 年后应该扩建。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做出投标决策:
点①:0.7×13351.72+0.3×(-80)=9322.20(万元)
点②:0.65×14006.71+0.35×(-100)=9069.36(万元)
所以,应投 A 项目。
试题四(20 分)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固定总价施工承包
合同,合同工期 390 天,合同总价 5000 万元。合同中约定按建标[2003]206 号文综合单价
法计价程序计价,其中间接费费率为 20%,规费费率为 5%,取费基数为人工费与机械费之
和。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图 4.1)。
图 4.1 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天)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事件:
(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图纸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
A 持续时间延长 l0 天,增加人工费 2 万元、材料费 4 万元、机械费 3 万元。
(2)基坑开挖时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造成工作占持续时间延长 l5 天,增加人工费 l
万元、材料费 l 万元、机械费 2 万元。
(3)因不可抗力而引起施工单位的供电设施发生火灾,使工作 C 持续时间延长 10 天,
增加人工费 1.5 万元、其他损失费 5 万元。
(4)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 4 万元、材料
费 6 万元、机械费 5 万元,工作 E 持续时间延长 30 天。
(5)因施工期间钢材涨价而增加材料费 7 万元。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问题
1.按照图 4.1 的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该工程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并说明按此计划该
工程是否能按合同工期要求完工?
2.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分别说明理
由。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租赁土方施工机械用于工作 A、B,日租金为 1500 元/天,则施工单位可以
得到的土方租赁机械的租金补偿费用是多少?为什么?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企业管理费补偿是多少?
解析:
问题 1
采用标号法计算如下:
关键路线:①→③→⑤→⑥,计算工期为 390 天,按此计划该工程可以按合同工期要求
完工。
问题 2
事件(1):不能获得工期补偿,因为工作 A 的延期没有超过其总时差;可以获得费用补
偿,因为图纸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属于建设单位风险的范畴。
事件(2):不能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基坑边坡支撑失稳坍塌属于施工单位施工方
案有误,应由承包商承担该风险。
事件(3):能获得工期补偿,应由建设单位承担不可抗力的工期风险;不能获得费用补
偿,因不可抗力发生的费用应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的费用损失。
事件(4):能获得工期和费用补偿,因为建设单位工程变更属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5):不能获得费用补偿,因该工程是固定总价合同,物价上涨风险应由施工单位
承担。
问题 3
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延期补偿为 30 天,因为考虑建设单位应承担责任或风险的事件:
(1)工作 A 延长 l0 天;(3)工作 C 延长 l0 天;(4)工作 E 延长 30 天,新的计算工期为
420 天,420-390=30(天)。
问题 4
施工单位应得到 l0 天的租金补偿,补偿费用为 10 天×1500 元/天=1.5 万元,因为工
作 A 的延长导致该租赁机械在现场的滞留时间增加了 l0 天,工作 B 不予补偿。
问题 5
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企业管理费用补偿计算如下:
20%一 5%=15%(2+4+3+5)×15%=2.1(万元)。
试题五(20 分)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某施工单位为中标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
包合同,合同工期 3 个月。
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的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两个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 4500m3,乙项 31 000m3,
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 200 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 l2.93 元/m3,乙项综合单价的
单价分析表见表 5.1.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超出 10%时,应调整单
价,超出部分的单价调整系数为 0.9;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 10%以
上时,对该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调整单价,单价调整系数为 1.1.(2)措施项目清单共有
7 个项目,其中环境保护等 3 项措施费用 4.5 万元,这 3 项措施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计价合计为基数进行结算。剩余的 4 项措施费用共计 l6 万元,一次性包死,不得调价。全
部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后的第 1 个月末和第 2 个月末按措施项目清单中的数额分两次平均支
付,环境保护措施等 3 项费用调整部分在最后一个月结清,多退少补。
(3)其他项目清单中只包括招标人预留金 5 万元,实际施工中用于处理变更洽商,最
后一个月结算。
(4)规费综合费率为 4.89%,其取费基数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
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税金的税率为 3.47%。
(5)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款的 10%,在开工前支付,开工后的前两个月平均扣除。
(6)该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金为签约合同价款的 3%,自第 l 个月起,从承包商的进度
款中,按 3%的比例扣留。
合同工期内,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签证确认的工程量如表 5.2 所示。
表 5.1
(乙项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部分) 单位:元/m3
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直接费
0.54
0
反铲挖掘机
1.83
履带式推土机 1.39
轮式装载机
自卸卡车
1.50
5.63
10.89
管理费
费率(%)
金额
利润
利润率(%)
金额
12.93
综 合 单
价
12
1.31
6
0.73
1.该工程签约时的合同价款是多少万元?
2.该工程的预付款是多少万元?
3.该工程质量保证金是多少万元?
4.各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是多少万元?并对计算过程做必要的说明。
5.各月需支付的措施项目费是多少万元?
6.承包商第 1 个月应得的进度款是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问题 1
该工程签约合同价款:
(4500×200+31000×12.93+45 000+160 000+50 000)×(1+4.89%)(1+3.47%)= 168.85
(万元)
问题 2
该工程预付款:168.85×10%=16.89(万元)
问题 3
该工程质量保证金:168.85×3%=5.07(万元)
问题 4
第 1 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600×200+8000×12.93)=42.34(万元)
第 2 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600×200+9030X 12.93)=43.64(万元)
截至第 3 个月未,甲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 l600+1600+1000=4200m3,与清单工程量
4500 m3 相比,(4500-4200)/4500=6.67%<10%,应按原价结算;乙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
程量 25 000m3,与清单工程量 31 000m3 相比,(31 000-25 000)/31 000=19.35%>10%,
按合同条款,乙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应按调整后的单价计算,第 3 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
清单计价合计应为:
1000×200+25 000×12.93×1.1-(8000+9000) ×12.93=33.58(万元)
问题 5
第 1 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5+16)÷2=10.25(万元)
须支付措施费:10.25×1.0489×1.0347=11.12(万元)
第 2 个月须支付措施费:同第 1 个月,11.12 万元环境保护等三项措施费费率为:45 000
÷ ( 4500 × 200+31 000 × 12.93 ) × 100 % =3.46 % 第 3 个 月 措 施 项 目 清 单 计 价 合 计 :
(42.34+43.64+33.58)×3.46%-4.5= -0.36(万元)
须支付措施费:一 0.36×1.0489×1.0347=-0.39(万元)
按合同多退少补,即应在第 3 个月末扣回多支付的 0.39 万元的措施费。
问题 6
施工单位第 1 个月应得进度款为:
(42.34+10.25)×(1+4.89%)(1+3.47%) ×(1-3%)一 l6.89÷2=46.92(万元)
试题六(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