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云南红河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云南红河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并将答案前字 母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题号 答案 1 B 题号 12 答案 C 2 C 13 A 3 B 14 D 4 D 15 B 5 B 16 A 6 A 17 D 7 D 18 B 8 C 19 C 9 B 20 D 10 A 21 A 11 D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 作为加快转 A.科技进步与创新 C.改革开放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峰值速度 4700 万亿次、持续速度 2566 2.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 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 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C) A.和谐号 380A B.曙光星云 C.天河一号 D.天宫一号 3.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 枚金牌,连续十—届名列亚 运会金牌榜首位。 A. 168 八 (B) B. l99 八 C. l68 七 D. l99 七 4.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完成,经济总量年均增长 总值从 7809 元增加到 16065 16065 B. 11.2% D.11.8% A.12.3% C.11.2% 15919 15749 (D) 元。 ,人均生产 5.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 A.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C.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B)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消费与服务 6.张某和李某因工作产生矛盾,李某就用手机多次向同事发侮辱张某的短信,张某无法忍受 李某的行为,向法院起诉李某。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 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B.用手机发短信就会扰乱社会秩序 D.起诉是解决此类矛盾的唯一方式 7.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D) ①对人有礼貌 ③满足他人的一切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尊重他人的劳动 ④尊重他人的人格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过去;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 来……”这句话反映了: (C) ②只有人的生命才有价值 ④人的生命是顽强的,其他生命是脆弱的 B.②③ ①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③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③④ A.①② 9.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下列不属于自立行为的是: A.萌萌随父母去公园玩时,自己拿自己的东西 B.小兰把一个星期的脏衣服带回家让妈妈洗 C.小明每天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C.①③ (B)
D.丽丽妈妈病了,她照顾妈妈并料理家务 10.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 律制定的依据是: (A) A.宪法 C. 刑法 B.国家领导人的意图 D.治安管理处罚法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的行为有: (D) ①发表或转载的作品没有付稿酬 ②专利发明被用于商业用途而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 ③作品或发明被剽窃 A.②③④ ④日记被偷看并在同学中传播 C.①③④ D.①②③ B.①②④ 12.李某通过网络非法获取大量网民的个人信息资料,并出售获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 刑二年,并处罚金 5000 元。李某之所以受到法律的惩罚,是因为他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生命健康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3.公交车上,一位乘客丢失了钱包,为找回钱包,他一方面请司机打“ll0”报警,一方 面要求车上乘客不要离开。一些有急事的乘客为了能离开公交车,情急之下,应失主要求被 搜身后离开。这些乘客的行为是: (A) A.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维护自己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B.热心助人的表现 C.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表现 D.是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 14.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下列属于尊师行为的是:(D) A.小李热衷于打听老师的隐私 B.小辉在课堂上经常和同学讲话 C.面对老师的批评,小南大声顶撞 D.在数学课上,小强发现老师讲错了,课后主动我老师以善意的方式指出 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 度。它的确立,是由 决定的。 (B) A.政治制度 C.分配制度 B.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D.科技发展水平 16.小磊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男孩,经常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困难。年底,学校评选“助人为 乐好少年”时,小磊却未能选上。小磊虽然知道自己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评上什么奖,但他 还是觉得有点委屈。对这件事,正确的看法是: (A) ①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公平不可能达到 ②小磊可以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③对待公平,需要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 ④要实现公平合理,需要我们的积极行动 C.①②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17. 2011 年 3 月 5 日至 l4 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 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材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是: (D)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下列属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是: A.小张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 C.小王迟到却登记了同学小陈的名字 D.小赵破坏公物,因怕批评不敢承认 (B) B.小李放学后认真值日打扫卫生
19.下列关于人生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我们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B.要作出最佳选择,就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C.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就能作出最佳选择 D.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 20.九年级学生小强发现表哥有吸毒、贩毒行为,他正确的做法是: (D) ①要劝阻 A.①②③ ③要隐瞒 B.①②④ ③要远离 C.②③④ ④要报告公安机关 D.①③④ 21.关于吸毒对自身的危害,认识正确的是: (A) ①吸毒会摧毁人的意志,使人意志消沉 ②吸毒会摧毁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③吸毒会引发和传染艾滋病、肺炎、肝炎等多种疾病 ④吸毒会败坏社会风气,诱发刑事犯罪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题号 答案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22.人最常见的情绪分为“喜、怒、哀、乐”四大类。 23.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4.自信的人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25.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26.人生而平等。因此,人与人之间不能存在差异。 27.改革是硬道理,发展是动力,稳定压倒一切。 28.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29.笔名并非正式姓名,所以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他人的笔名。 (×) 30.过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 31.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三、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处,共 26 分) 32.(4 分)七年级学生小明有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爱睡懒觉不按时起床,今天的事拖到 明天做的不良习惯,他很想改正,但改了几次都半途而废。老师见状就耐心细致也引导他要 抑制不良诱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磨砺坚强的意志……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告诉小明怎样才能磨砺坚强的意志?(4 分) 答: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1 分) 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1 分) ③应善于管理自己。(1 分) 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1 分) (√) (×) (×) 33.(5 分)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 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友谊是天地 间最珍贵的情感。如果没有友谊,人无异于生活在沙漠之中,伴随的将是孤独和寂寞。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上述情景表明友谊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
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2 分) (2)我们要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3 分) 答:①克服闭锁心理,敞开心扉;②保持积极开放的态:③培养真诚、友好等受人欢迎 的品质,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④提高自己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⑤学会积极主动的交往; ⑥对他人真诚、友好、宽容、负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等。(言之有理,三点即可得满分)(3 分) 34.(5 分)青年小陈迷恋网络游戏,为筹钱打网络游戏和购买装备,他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 力手段,持刀拦路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1)本案中,审判机关是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小陈的法律责任?(2 分) 答:刑法。(1 分)刑事法律手段(或刑罚处罚)。(1 分) (2)为什么法律要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3 分) 答: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 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 具有重要意义。(3 分) 35.(6 分)2010 年 11 月 1 日零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2011 年 4 月底开始公布有关 的数据。以下是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 内容 次数 总人口数(亿) 数据 第五次(2000 年) 第六次(2001 年) 12.9533 13.7054 年平均增长率 (%) 1.07 0.57 粗文盲率(%) 6.72 4.08 60 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 比例(%) 10.33 13.26 (1)上述图表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4 分) 答: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4分) (2)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计划生育。(1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分) 36.(6分)通过建党九十周年“唱红歌”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村镇的典型和示范点。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分)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3分) (2)在你的学校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分) 答:文明班级的评选、文明学生的评选、德育标兵的评选、歌咏比赛、运动会、艺术节、读 书节等活动。(言之有理,打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分) 四、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处,共22分) 37.(10分)如今,人们走入农贸市场、超市,不会担心买不到东西,但在食品数量和品种 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出现了“苏丹红鸡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肉类”、“地 沟油上餐桌”等食品安全事件。为提高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以 中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并展开系列宣传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两个食品安全方面的调查问题。(2分) 答:①你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②你身边的垃圾食品有哪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 (2)你打算采取什么形式宣传食品安全。(至少写出三种形式)(3分)
答:展板、演讲比赛、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等。(言之有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3分) (3)请你谈谈中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分) 答:①炼就一双慧眼,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②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③与经营者 协商和解;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⑤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诉;⑤向媒体反映情况:⑦向人民 法院起诉等。(言之有理,答出五点即可得满分)(5 分) 38.(12 分)材料一: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于北京时间 2010 年 10 月 1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2011 年 1 月 14 日,201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 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 材料三:2010 年 5 月 25 日至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 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国 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 2020 年)》进行了全面部署。 (1)上述材料表明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写出三个观点)(3 分) 答:①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 进行列。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③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 精神。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⑤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 尊重创造。⑥国家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言之有理,答出三个观点,即可 得满分)(3 分)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6 分) 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 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 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4 分)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 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2 分) (3)联系自身实际,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你打算怎样做?(3 分) 答:①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③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养成 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③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多动手,多实践等。(言之有理,答 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