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河南焦作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河南焦作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请用 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 项目填写清楚。 1〜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题号 分数 选择题(共 20 小题,20 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 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右图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 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 3.“l903—1908 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 265 家,平均每年约 44 家。l912—1921 年注册的公司有 794 家,平均每年约 80 家。 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l914 年有 l69 家,l915 年增至 206 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B.结束了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 ”,由此判 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力这首诗写于 l935 年 10 月,叙述的长征 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D.巧渡金沙江
7 .1948 年 10 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 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C.发展国民经济 B.进行三大改造 D.巩固新生政权 9.1984 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 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 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971 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 些都体现了【】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1.l986 年 3 月,四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迅 速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863 计划纲 要》。 材料反映了【】 ①邓小平的果断决策②科学家的时代责任感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2.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 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13.某法律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由此可知该文件 【】 A.结束了英王的君主身份 B.受到了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影响 C.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D.保留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 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发动了“雾月政变”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5.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 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 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 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16.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 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 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7.斯大林说过:“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 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农业 8.优先发展轻工业 D.优先发展商业 18.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法西斯的暴行 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C.欧洲战场的残酷 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此后,以色列和中东地 区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多次 进行战争,史称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 地。”该材料叙述的内容中不包含【】 A.以色列建国 B.列强争夺中 东地区的原因 C.中东战争 D.印巴分治 20.20 世纪 70 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 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A.资源问题 B.毒品问题 C.环境问题 D.战争问题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5 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2 分)
(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 子。(2 分) (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1 分) 22.(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 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 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 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 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 等。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 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 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4 分) 23.(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 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 分)
(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3 分)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24.(5 分)19 世纪下半期到 20 世纪初 ,一大批发明家在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发 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以下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 叙述他的贡献。(提示:内容应包括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 25.(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 由权争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 一旦破坏这些目标和原则,人民就有权力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并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材料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自 1863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 由,可以参加联邦军。 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 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1)材料一内容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 分) (2)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材料一的什么思想?该宣言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政府为什么要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上述三个文件在美国历史上的共 同作用是什么?(2 分) 注意事项: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评分 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 1 答案 B 题号 11 答案 A 2 C 12 D 3 A 13 C 4 B 14 A 5 D 15 C 6 B 16 B 7 A 17 A 8 D 18 A 9 C 19 D 10 D 20 C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5 分) (1)佛教;(1 分)A 或印度(1 分) (2)方式:和平(或友好)(1 分。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举例:鉴真东渡、玄奘两行等。(1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得分) (3) 实物史料。〈1 分) 22.(7 分) (1)民族危机加深。分)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2 分。每点一分,答出 任意两点,即可得分,多答不加分) (3)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 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 分) 23.(7 分) (1)图一: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或社会主义逬路探索时期,“大跃进”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1 分) 图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1 分) (2)引进技术,引进符理经验,学习外国知识,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3 分。答出一点给 1 分, 最高 3 分) (3)高速增长;(1 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 分) 24.(5 分) 关键词: 国家:德国(1 分) 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气时代)(1 分) 成就:汽车(或内燃机)(1 分) 影响: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 分。每点 l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得 2 分) 评分说明:如果出现与关键词不相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25.(6 分) (1)自由,平等,反抗压迫,天赋人权,人民主权。(2 分。每点 l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2 分) (2)自由(或平等);(1 分)扭转了战局(或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 分) (3)防止出现生产过剩(或缓解经济危机,防止出现盲目竞争的局面);(1 分)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