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某同学选取目镜为 5×、物镜为 16×的显
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
)
A.200 倍
B.80 倍
C.35 倍
D.8 倍
2.扭角羚是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珍稀动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3.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婴儿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
)
(
(
)
)
5.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是细胞壁,起支持保护作用
B.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⑤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D.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6.酿制葡萄酒时,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的是
A.青霉
B.根瘤菌
C.酵母菌
D.醋酸菌
B.强光下看书
D.课间远眺几分钟
7.下列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
A.躺着看手机
C.在公交车上看书
8.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
(
)
)
)
9.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某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 c 遮光部分变蓝
C.丙中 b 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10.中考进入考场前,小明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此时他体内含量增多的激素主要是
(
)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11.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
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农田及时松土
B.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后入仓
12.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 B 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时,应输入
A.A 型血
B.O 型血
C.B 型血
D.AB 型血
1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与皱粒
C.人的卷舌与双眼皮
B.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蕃茄的红果与黄果
14.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写出的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
D.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15.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
(
)
)
(
)
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16.有一种生物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从生物分类角
度来说,它是下列哪种生物
(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植物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
C.接种乙肝疫苗
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
)
18.人被针扎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③是中枢神经,起控制作用
C.该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D.刺激⑤,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19.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B.正常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 XY
C.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形态上有差异
D.正常女性的体细胞只有一条 X 染色体
20.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探索与研究,下列科学家与科研成就匹配正确的是
(
)A.列文·虎
克——巴氏消毒法
B.袁隆平——杂交水稻
C.孟德尔——发明显微镜
D.巴斯德——豌豆杂交实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2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和神经组织。
2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3.绿色植物制造的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其通过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
,这就是自然选择。
25.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拭干净载玻片,然后在中央滴一滴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26.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
两部分。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与
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27.传染病是指由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
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
和
三个方面。
三、识图题(本题包括 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
28.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 A—D 表示心脏腔室;1—10 表示血管,a、b 表示人
体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输送血液的“泵”是
。图中 D 的名称为
,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
。
(2)血管 5 的名称是
,其内流动的是
“动脉血”或“静脉血”)。
(3)血管 1 的名称是
,其内的血液流回到右心
(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食物中的
,人体
该物质的场所有
。用餐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
(填数字)。
( 填
房。
分 解
管 是
四、简答题(本题包括 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29.人类肤色的正常与白化为一对相对性状,某个家庭中肤色正常、白化(显性基因用 B 表示,
隐性基因用 b 表示)的遗传情况是:儿子小明是白化,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肤色都正常(如图)。
(1)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人的肤色正常
化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
(2)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为
,奶
基因组成为
。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
染色体上。已知人类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3 条,则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条。
(4)小明的肤色与父母不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和白
状。
奶的
位于
是 2
四川省广元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生物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某同学选取目镜为 5×、
物镜为 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5×16=80(倍)。故选:B。
2.【答案】A
【解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扭角羚
是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珍稀动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A。
3.【答案】C
【解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人体的发育包括
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
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精子和卵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
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4.【答案】D
【解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
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
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
能量的流动,D 正确。
【考点】生物圈的内容。
5.【答案】B
【解析】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
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
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③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细
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⑥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⑦是呼吸作用的
场所,据此解答。A、①细胞壁的作用是支持保护作用,A 正确;
B、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④细胞核,不是⑥细胞质,B 错误;C、⑤液泡内含细胞液,西瓜甜甜的
物质就在液泡中,C 正确;D、②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D 正确。故选:B。
【考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6.【答案】C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制葡萄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
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7.【答案】D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
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日常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
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
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
保持在 33cm 左右;看书写字 40 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
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
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
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故选项 D 属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故选:D。
【考点】眼睛使用和保护。
8.【答案】A
【解析】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疾
病无疗效,A 错误;流感具有传染性,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B 正确;患者在打喷嚏
时应掩住口鼻,防止病毒的传染,C 正确;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D 正确。
9.【答案】B
【解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
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
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
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A、甲所示的为暗处理:
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
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A 正确;B、丁中叶片被黑纸片遮盖
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B 错误;C、丙中 b 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C 正确;D、淀粉遇碘变蓝,加入碘液后叶片变蓝,可以证明光
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 正确。故选:B。
【考点】“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0.【答案】A
【解析】中考进入考场前,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
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
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
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激素的一种,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
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
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可见 A
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肾上腺素的作用。
11.【答案】A
【解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
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植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
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
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
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
对有机物的消耗;C、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藏粮食的仓库中充入
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粮食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储
藏时间;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
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
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
选项 ACD 的目的都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选项 B 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故选:A。
【考点】植物的呼吸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
12.【答案】C
【解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
时才采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 A 型血的人输 A 型血,B 型血的人
输 B 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 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
的时候要慢而少。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 O 型血的人只能接受 O 型血。某人需
要大量输血,已知其血型为 B 型,此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即输入 B 型血。故选:C。
【考点】输血的原则。
13.【答案】D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
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A、豌豆的高茎与皱粒是两种性状,
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 不正确。B、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
对性状,B 不正确。C、人的卷舌和双眼皮,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 不正确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D 正确。故选:
D。
【考点】相对性状的概念。
14.【答案】B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
始点是生产者。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不正确;B、该食
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正确;C、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正确;D、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不正确。故选:B。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5.【答案】D
【解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中
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
红细胞能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A、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正确;B、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
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人体内白细胞明显增多,说明人体内患有急性炎症,
正确;C、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正确;D、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
细胞核,错误。故选:D。
【考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16.【答案】C
【解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
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BD、细菌、真菌、植物
都有细胞结构,ABD 不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 正确。故选:C。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
17.【答案】C
【解析】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为一种先天性的免疫,主要受遗传
因素的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没有特殊的针对性。A、第一道
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
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
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 错误;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
异性免疫,B 错误;C、接种乙肝疫苗有特殊的针对性,为特异性免疫,C 正确。D、吞噬细
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错误。故选:C。
【考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分。
18.【答案】A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
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
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
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缩手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属于非条
件反射(简单反射),故 A 正确;③是神经中枢而不是中枢神经,故 B 错误;缩手反射的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而不是大脑皮层,故 C 错误;在该缩手反射中,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①→②→③→④→⑤,故 D 错误。故选 A。
【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9.【答案】D